《論語·學而篇第一》
1-1、【學而時習之】
【翻譯】學過的内容要經常複習它。
【原文】《論語·學而》(1·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2、【不亦樂乎】
【翻譯】不是很高興的嗎?
【原文】《論語·學而》(1·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3、【犯上作亂】
【翻譯】犯:幹犯。封建統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
【原文】《論語·學而》(1·2):“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1-4、【巧言令色】
【翻譯】巧言:花言巧語;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語,虛僞讨好。
【原文】《論語·學而》(1·3):“巧言令色,鮮矣仁!”
1-5、【一日三省】
【翻譯】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原文】《論語·學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1-6、【三省吾身】
【翻譯】省:檢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檢查自己,後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
【原文】《論語·學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1-7、【入孝出悌】【入孝出弟】
【翻譯】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
【原文】《論語·學而》(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漢·桓寬《鹽鐵論·授時》:“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1-8、【行有餘力】
【翻譯】做了事情以後,還有剩餘的精力和時間。
【原文】《論語·學而》(1·6):“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9、【賢賢易色】
【翻譯】多指尊重賢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原文】《論語·學而》(1·7):“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緻其身。”
1-10、【言而有信】
【翻譯】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原文】《論語·學而》(1·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1-11、【慎終追遠】
【翻譯】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後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原文】《論語·學而》(1·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12、【溫良恭儉讓】
【翻譯】原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也形容态度溫和而缺乏鬥争性。
【原文】《論語·學而》(1·10):“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1-13、【小大由之】
【翻譯】指用途可大可小。
【原文】《論語·學而》(1·12):“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1-14、【敏于事慎于言】
【翻譯】敏:奮勉,慎:小心。辦事勤勉,說話謹慎。
【原文】《論語·學而》(1·1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15、【貧而樂道】
【翻譯】家境貧窮,卻以獲得知識、懂得道理為樂事。
【原文】《論語·學而》(1·15):“子貢曰:'貧而無谄,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1-16、【精益求精】
【翻譯】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原文】《論語·學而》(1·15):“《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複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複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1-17、【告往知來】
【翻譯】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系,據此知彼。
【原文】《論語·學而》(1·15):“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論語·為政篇第二》
2-1、【衆星拱北】
【翻譯】拱:環繞,拱衛;北:指北極星。天上衆星拱衛北辰。舊指有德的國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擁戴。
【原文】《論語·為政》(2·1):“為緻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2-2、【北辰星拱】
【翻譯】北辰:北極星;拱:環繞。北極星高懸不動,群星四面環繞。舊時比喻治理國家施行德政,天下便會歸附。後也比喻受衆人擁戴的人。
【原文】《論語·為政》(2·1):“為緻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2-3、【一言以蔽之】
【翻譯】蔽:遮,引伸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
【原文】《論語·為政》(2·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4、【三十而立】
【翻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原文】《論語·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5、【而立之年】
【翻譯】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原文】《論語·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2-6、【不惑之年】
【翻譯】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原文】《論語·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2-7、【知命之年】
【翻譯】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原文】《論語·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2-8、【耳順之年】
【翻譯】六十歲時聽别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原文】《論語·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2-9、【從心所欲】
【翻譯】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原文】《論語·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2-10、【犬馬之養】
【翻譯】供養父母的謙辭。
【原文】《論語·為政》(2·7):“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
2-11、【因材施教】
【翻譯】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原文】《論語·為政》“子遊問孝”(2·7)、“子夏問孝”(2·8)。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遊能養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2-12、【溫故知新】
【翻譯】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原文】《論語·為政》(2·1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13、【君子不器】
【翻譯】君子不應該成為像器皿一般隻具有單一用途的人。
【原文】《論語·為政》(2·12):“君子不器。”
2-14、【周而不比(bì)】
【翻譯】周:親和、調合;比:勾結。關系密切,但不勾結。指與衆相合,但不做壞事。
【原文】《論語·為政》(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2-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翻譯】隻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隻學習卻不讀書,就會缺乏信心。
【原文】《論語·為政》(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16、【異端邪說】
【翻譯】指和正統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學說。
【原文】《論語·為政》(2·16):“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2-1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翻譯】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原文】《論語·為政》(2·1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18、【多聞阙疑】
【翻譯】聞:聽;阙疑:有疑問的地方要保留。雖然見多識廣,有不懂之處,還應存有疑問。指謙虛謹慎的治學态度。
【原文】《論語·為政》(2·18):“多聞阙疑,慎言其餘,則寡尤。”
2-19、【言寡尤,行寡悔】
【翻譯】指說話做事很少犯錯誤。
【原文】《論語·為政》(2·18):“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2-20、【舉直措枉】
【翻譯】舉:選拔,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選用賢者,罷黜奸邪。
【原文】《論語·為政》(2·19):“舉枉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2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翻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原文】《論語·為政》(2·2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22、【見義勇為】
【翻譯】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原文】《論語·為政》(2·24):“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語·八佾篇第三》
3-1、【是可忍,孰不可忍】
【翻譯】是:這個;孰:那個。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麼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
【原文】《論語·八佾》(3·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杞宋無征】
【翻譯】指資料不足,不能證明。
【原文】《論語·八佾》(3·9):“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
3-3、【了如指掌】【了若指掌】【如指諸掌】
【翻譯】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裡給人家看一樣。
【原文】《論語·八佾》(3·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3-4、【告(gù)朔饩(xì)羊】
【翻譯】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隻殺一隻羊應付一下。後比喻照例應付,敷衍了事。
【原文】《論語·八佾》(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饩羊。”
3-5、【愛禮存羊】
【翻譯】由于愛惜古禮,不忍使它廢弛,因而保留古禮所需要的祭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
【原文】《論語·八佾》(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3-6、【樂而不淫】
【翻譯】快樂而不過分。指表現的情感有節制。
【原文】《論語·八佾》(3·20):“《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3-7、【哀而不傷】
【翻譯】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原文】《論語·八佾》(3·20):“《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3-8、【成事不說】
【翻譯】說:解說。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說;後指事情已過,不要再解說。
【原文】《論語·八佾》(3·21):“成事不說,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9、【既往不咎】【不咎既往】
【翻譯】咎:責怪。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
【原文】《論語·八佾》(3·21):“成事不說,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3-10、【盡美盡善】
【翻譯】盡:極。極其完善,極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無缺。同“盡善盡美”。
【原文】《論語·八佾》(3·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論語·裡仁篇第四》
4-1、【裡仁為美】
【翻譯】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原文】《論語·裡仁》(4·1):“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4-2、【造次颠沛】
【翻譯】流離失所,生活困頓。
【原文】《論語·裡仁》(4·5):“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3、【觀過知仁】
【翻譯】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
【原文】《論語·裡仁》(4·7):“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4-4、【朝聞夕死】
【翻譯】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原文】《論語·裡仁》(4·8 ):“朝聞道,夕死可矣。”
4-5、【惡衣惡食】
【翻譯】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原文】《論語·裡仁》(4·9 ):“士之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6、【無适無莫】
【翻譯】适:厚;莫:薄。待人處事不分厚薄,沒有偏向。
【原文】《論語·裡仁》(4·10):“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于比。”
4-7、【一以貫之】
【翻譯】貫:貫穿。用一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原文】《論語·裡仁》(4·15):“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4-8、【見賢思齊】
【翻譯】賢:德才兼備的人;齊:相等。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原文】《論語·裡仁》(4·1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
4-9、【遊必有方】
【翻譯】要是出遊,必須要告知去處。
【原文】《論語·裡仁》(4·19):“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4-10、【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翻譯】一方面高興,一方面又害怕。
【原文】《論語·裡仁》(4·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4-11、【讷言敏行】
【翻譯】讷言:說話謹慎;敏:敏捷。指說話謹慎,辦事敏捷。
【原文】《論語·裡仁》(4·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公冶長篇第五》
5-1、【瑚琏之器】
【翻譯】瑚琏: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擔當大任。
【原文】《論語·公冶長》(5·4):“子貢問日:'賜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5-2、【聞一知二】
【翻譯】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原文】《論語·公冶長》(5·9):“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5-3、【聞一知十】
【翻譯】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原文】《論語·公冶長》(5·9):“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5-4、【朽木不彫】【朽木難雕】【朽木不可雕】
【翻譯】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
【原文】《論語·公冶長》(5·10):“宰予晝寝,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
5-5、【朽木糞土】【朽木糞牆】
【翻譯】朽木:爛木頭;糞土:髒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對社會沒有用處的人。
【原文】《論語·公冶長》(5·10):“宰予晝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
5-6、【聽其言而觀其行】
【翻譯】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隻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
【原文】《論語·公冶長》(5·10):“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5-7、【敏而好學】
【翻譯】敏:聰明;好:喜好。天資聰明而又好學。
【原文】《論語·公冶長》(5·1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5-8、【不恥下問】
【翻譯】樂于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原文】《論語·公冶長》(5·1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5-9、【善與人交】
【翻譯】善于與别人交朋友。
【原文】《論語·公冶長》(5·17):“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5-10、【三思而行】【三思而後行】
【翻譯】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複考慮,然後再去做。
【原文】《論語·公冶長》(5·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5-11、【愚不可及】
【翻譯】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
【原文】《論語·公冶長》(5·21):“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12、【斐然成章】
【翻譯】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原文】《論語·公冶長》(5·22):“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5-13、【不念舊惡】
【翻譯】念:記在心上。不計較過去的怨仇。
【原文】《論語·公冶長》(5·23):“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5-14、【安老懷少】
【翻譯】安:安頓;懷:關懷。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服。
【原文】《論語·公冶長》(5·2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5-15、【計過自訟】
【翻譯】檢讨自己的過錯而内心自責。
【原文】《論語·公冶長》(5·27):“已矣乎,吾未能見其過而内自訟者也。”
《論語·雍也篇第六》
6-1、【行不貳過】
【翻譯】指犯過的錯誤不再犯。
【原文】《論語·雍也》(6·3):“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6-2、【遷怒于人】
【翻譯】受甲的氣向乙發洩或自己不如意時拿别人出氣。
【原文】《論語·雍也》(6·3):“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朱熹注:“怒于甲者,不移于乙。”
6-3、【肥馬輕裘】【乘肥衣輕】
【翻譯】裘:皮衣。騎肥壯的馬,穿輕暖的皮衣。形容生活奢侈豪華。
【原文】《論語·雍也》(6·4):“赤之适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6-4、【周急繼乏】【周急濟貧】【周貧濟老】
【翻譯】周:接濟。繼:幫助。救濟幫助有急難和貧乏的人。
【原文】《論語·雍也》(6·4):“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濟富。”
6-5、【犁生骍角】
【翻譯】指雜色牛生純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賢明的兒女。
【原文】《論語·雍也》(6·6):“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邢昺疏:“雜文曰犁。骍,純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棄也。諸,之也。仲弓父賤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稱謂仲弓,……言仲弓父雖不善,不害于子之美也。”
6-6、【一箪(dān)一瓢】
【翻譯】一箪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
【原文】《論語·雍也》(6·11):“一箪食,一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7、【箪(dān)食瓢飲】
【翻譯】一箪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
【原文】《論語·雍也》(6·11):“一箪食,一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8、【陋巷箪(dān)瓢】
【翻譯】陋:簡陋,窄小;箪: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住在陋巷裡,用箪吃飯,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極為窮苦。
【原文】《論語·雍也》(6·11):“一箪食,一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9、【不改其樂】
【翻譯】不改變自有的快樂。指處于困苦的境況仍然很快樂。
【原文】《論語·雍也》(6·11):“一箪食,一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10、【不堪其憂】
【翻譯】憂:愁苦。不能忍受那樣的愁苦。
【原文】《論語·雍也》(6·11):“一箪食,一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11、【行不由徑】
【翻譯】徑:小路,引伸為邪路。從來不走邪路。比喻行動正大光明。
【原文】《論語·雍也》(6·14):“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
6-12、【祝鮀(tuó)之佞(nìng)】
【翻譯】祝鮀,春秋衛人,能言善辯,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後因以為佞人的典型。
【原文】《論語·雍也》(6·16):“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6-13、【文質彬彬】
【翻譯】文:文采;質:實質;彬彬:形容配合适當。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後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原文】《論語·雍也》(6·18):“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6-14、【敬而遠之】
【翻譯】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願接近。也用作不願接近某人的諷刺話。
【原文】《論語·雍也》(6·22):“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6-15、【先難後獲】
【翻譯】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後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
【原文】《論語·雍也》(6·22):“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6-16、【樂山樂水】
【翻譯】樂:喜愛,愛好。有人喜愛山,有人喜愛水。比喻各人的愛好不同。
【原文】《論語·雍也》(6·23):“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6-17、【從井救人】
【翻譯】從:跟從。跳到井裡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對别人沒有好處的行為。現多比喻冒險救人。
【原文】《論語·雍也》(6·26):“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6-18、【博文約禮】
【翻譯】博:廣;約:約束。廣求學問,恪守禮法。
【原文】《論語·雍也》(6·27):“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6-19、【中庸之道】
【翻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态度。
【原文】《論語·庸也》(6·29):“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6-20、【博施濟衆】
【翻譯】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衆以恩惠和接濟。
【原文】《論語·雍也》(6·30):“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
6-21、【立人達人】
【翻譯】立:建樹,成就;達:發達,顯貴。舊指幫助人建立功業,提高地位。
【原文】《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6-22、【能近取譬】
【翻譯】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原文】《論語·雍也》(6·30):“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論語·述而篇第七》
7-1、【述而不作】
【翻譯】述:闡述前人學說;作:創作。指隻叙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創作。
【原文】《論語·述而》(7·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7-2、【信而好古】
【翻譯】信:相信;好:愛好。相信并愛好古代的東西。
【原文】《論語·述而》(7·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7-3、【愛素好古】
【翻譯】指愛好樸質,不趨時尚。
【原文】《論語·述而》(7·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7-4、【學而不厭】
【翻譯】厭:滿足。學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原文】《論語·述而》(7·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5、【誨人不倦】
【翻譯】誨:教導。教導人特别耐心,從不厭倦。
【原文】《論語·述而》(7·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6、【不憤不啟】
【翻譯】憤:心裡想弄明白而還不明白。啟:啟發。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他。
【原文】《論語·述而》(7·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7-7、【不悱不發】
【翻譯】悱:心裡想說而說不出來。發:啟發。指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
【原文】《論語·述而》(7·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7-8、【舉一反三】
【翻譯】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原文】《論語·述而》(7·8):“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7-9、【一舉三反】
【翻譯】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原文】《論語·述而》(7·8):“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7-10、【一隅三反】
【翻譯】從一件事物的情況、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情況、道理。
【原文】《論語·述而》(7·8):“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7-11、【用行舍藏】
【翻譯】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這是早時世大夫的處世态度。
【原文】《論語·述而》(7·11):“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7-12、【一虎不河】
【翻譯】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後在元劇中比喻不顧一切。。
【原文】《論語·述而》(7·11):“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源自《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7-13、【暴虎馮河】
【翻譯】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原文】《論語·述而》(7·11):“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源自《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7-14、【死而無悔】
【翻譯】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堅決。
【原文】《論語·述而》(7·11):“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7-15、【臨事而懼】
【翻譯】臨:遭遇,碰到;懼:戒懼。遇事謹慎戒懼。
【原文】《論語·述而》(7·11):“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7-16、【執鞭随蹬】
【翻譯】手裡拿着馬鞭,跟在馬镫旁邊。比喻因敬仰而願意追随在左右。
【原文】《論語·述而》(7·12):“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7-17、【不知肉味】【三月不知肉味】
【翻譯】三個月之内吃肉不覺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
【原文】《論語·述而》(7·14):“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7-18、【求仁得仁】
【翻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願望實現。
【原文】《論語·述而》(7·15):“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19、【飲水曲肱】
【翻譯】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
【原文】《論語·述而》(7·1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7-20、【飯蔬飲水】
【翻譯】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
【原文】《論語·述而》(7·1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7-21、【曲肱而枕】
【翻譯】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着。枕着彎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無憂無慮。
【原文】《論語·述而》(7·1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7-22、【樂在其中】
【翻譯】喜歡做某事,并在其中獲得樂趣。
【原文】《論語·述而》(7·1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7-23、【富貴浮雲】
【翻譯】意思是不義而富貴,對于我就象浮雲那樣輕飄。比喻把金錢、地位看得很輕。
【原文】《論語·述而》(7·16):“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
7-24、【發憤忘食】
【翻譯】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原文】《論語·述而》(7·19):“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雲爾。”
7-25、【樂以忘憂】
【翻譯】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形容非常快樂。
【原文】《論語·述而》(7·19):“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雲爾。”
7-26、【不知老之将至】
【翻譯】不知道老年即将來臨。形容人專心工作,心懷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原文】《論語·述而》(7·19):“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雲爾。”
7-27、【生而知之】
【翻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
【原文】《論語·述而》(7·20):“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8、【怪力亂神】
【翻譯】指關于怪異、勇力、叛亂、鬼神之事。
【原文】《論語·述而》(7·21):“子不語怪、力、亂、神。”
7-29、【三人行必有我師】
【翻譯】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别人學習。
【原文】《論語·述而》(7·22):“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30、【擇善而從】
【翻譯】從:追随,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原文】《論語·述而》(7·22):“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泰伯篇第八》
8-1、【戰戰兢兢】
【翻譯】戰戰:恐懼的樣子;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原文】《論語·泰伯》(8·3):“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源自《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8-2、【如臨深淵】
【翻譯】臨:靠近;淵:深水坑。如同處于深淵邊緣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極為謹慎。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原文】《論語·泰伯》(8·3):“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源自《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8-3、【如履薄冰】
【翻譯】履:踐、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原文】《論語·泰伯》(8·3):“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源自《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8-4、【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翻譯】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
【原文】《論語·泰伯》(8·4):“曾子言曰:'鳥之将死,其鳴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5、【犯而不校】
【翻譯】犯:觸犯;校:計較。受到别人的觸犯或無禮也不計較。
【原文】《論語·泰伯》(8·5):“以能問與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8-6、【六尺之孤】
【翻譯】六尺:古代尺短,“六尺”形容個子未長高;孤:死去父親的小孩。指沒有成年的孤兒。也形容某人可以托付撫養自己兒女的重任。
【原文】《論語·泰伯》(8·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8-7、【托孤寄命】
【翻譯】指受遺命托付輔助幼君;或君主居喪時,受命攝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
【原文】《論語·泰伯》(8·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8-8、【任重道遠】
【翻譯】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曆長期的奮鬥。
【原文】《論語·泰伯》(8·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8-9、【死而後已】
【翻譯】已:停止。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鬥終身。
【原文】《論語·泰伯》(8·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8-10、【笃信好學】
【翻譯】笃信:忠實地信仰。指對道德和事業抱有堅定的信心,勤學好問。
【原文】《論語·泰伯》(8·13):“子曰:'笃信好學,守死善道。’”
8-11、【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翻譯】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範圍内的事情。
【原文】《論語·泰伯》(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8-12、【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翻譯】學習好像追趕什麼,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原文】《論語·秦伯》(8·17):“子日:'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8-13、【巍巍蕩蕩】
【翻譯】形容道德崇高,恩澤博大。語出
【原文】《論語·泰伯》(8·19):“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蕩蕩,廣遠之稱也。”
8-14、【卑宮菲食】
【翻譯】指宮室簡陋,飲食菲薄。舊時用以稱美朝廷自奉節儉的功德。
【原文】《論語·泰伯》(8·21):“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緻孝乎鬼神,惡衣服而緻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論語·子罕篇第九》
9-1、【斯文掃地】
【翻譯】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掃地:比喻名譽、信用、地位等完全喪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原文】《論語·子罕》(9·5):“天之将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類鈔·三十四》:“巡檢作巡撫,一步登天;監生作監臨,斯文掃地。”
9-2、【空空如也】
【翻譯】空空:誠懇,虛心。原形容誠懇、虛心的樣子。現形容一無所有。
【原文】《論語·子罕》(9·8):“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9-3、【仰之彌高】
【翻譯】愈仰望愈覺得其崇高。表示極其敬仰之意。
【原文】《論語·子罕》(9·11):“顔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誘人。”
9-4、【循循善誘】
【翻譯】循循:有次序的樣子;善:善于;誘:引導。指善于引導别人進行學習。
【原文】《論語·子罕》(9·11):“夫子循循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9-5、【欲罷不能】
【翻譯】欲:想;罷:停,歇。想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原文】《論語·子罕》(9·11):“夫子循循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9-6、【韫椟而藏】
【翻譯】把玉裹在匣子裡藏起來。比喻懷才待用或懷才隐退。
【原文】《論語·子罕》(9·13):“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9-7、【待賈而沽】【待價而沽】
【翻譯】沽:賣。等有好價錢才賣。比喻誰給好的待遇就替誰工作。
【原文】《論語·子罕》(9·13):“沽(賈)之哉!沽(賈)之哉!我待賈(價)者也。”
9-8、【善賈而沽】
【翻譯】賈:通“價”。善賈:好價錢;沽:出賣。等好價錢賣出。比喻懷才不遇,等有的賞識的人再出來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職。。
【原文】《論語·子罕》(9·13):“沽(賈)之哉!沽(賈)之哉!我待賈(價)者也。”
9-9、【衒(zuì)玉自售】
【翻譯】比喻自誇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原文】《論語·子罕》(9·13):“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何晏集解引包鹹曰:“沽之哉,不衒賣之辭。”
9-10、【逝者如斯】
【翻譯】用以形容光陰如流水一去不返。
【原文】《論語·子罕》(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9-11、【不舍晝夜】
【翻譯】舍:放棄。不放棄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原文】《論語·子罕》(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9-12、【為山止篑】
【翻譯】比喻功敗垂成。
【原文】《論語·子罕》(9·19):“譬如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9-13、【苗而不秀】
【翻譯】苗:指莊稼出苗;秀:莊稼吐穗開花。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
【原文】《論語·子罕》(9·22):“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9-14、【秀而不實】
【翻譯】秀:莊稼吐穗開花;實:結果實。開花不結果。比喻隻學到一點皮毛,實際并無成就。
【原文】《論語·子罕》(9·22):“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9-15、【後生可畏】
【翻譯】後生:年輕人,後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原文】《論語·子罕》(9·23):“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9-16、【年富力強】
【翻譯】年富:未來的年歲多。形容年紀輕,精力旺盛。
【原文】《論語·子罕》(9·23):“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宋·朱熹注:“孔子言後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
9-17、【知過必改】
【翻譯】認識到自己錯了就一定要改。
【原文】《論語·子罕》(9·25):“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18、【不忮不求】
【翻譯】忮:嫉妒;求:貪求。指不妒忌,不貪得無厭。
【原文】《論語·子罕》(9·27):“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源自《詩經·邶風·雄雉》:“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9-19、【松柏後凋】
【翻譯】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艱險的環境中奮鬥到最後。。
【原文】《論語·子罕》(9·28):“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9-20、【歲寒松柏】
【翻譯】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操的人。
【原文】《論語·子罕》(9·28):“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9-21、【歲寒知松柏】
【翻譯】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隻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原文】《論語·子罕》(9·28):“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9-22、【勇者不懼】
【翻譯】懼:害怕。有膽量的人無所畏懼。
【原文】《論語·子罕》(9·2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鄉黨篇第十》
10-1、【侃侃而談】
【翻譯】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原文】《論語·鄉黨》(10·1):“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10-2、【侃侃訚訚(yín)】
【翻譯】形容和悅而從容不迫地談話。
【原文】《論語·鄉黨》(10·1):“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10-3、【鞠躬屏氣】
【翻譯】指彎腰曲體,屏住呼吸,一副恭謹畏葸的樣子。
【原文】《論語·鄉黨》(10·3):“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10-4、【斂容屏氣】
【翻譯】斂容:收起笑容,态度變得嚴肅。屏氣:閉住氣不敢出聲。比喻有所畏懼而恭敬謹慎,不敢稍微放肆。
【原文】《論語·鄉黨》(10·3):“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10-5、【屏氣凝神】
【翻譯】屏氣:抑制呼吸;凝神: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違心一緻。
【原文】《論語·鄉黨》(10·3):“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莊子·達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10-6、【屏聲斂息】
【翻譯】形容靜悄悄不出聲息。
【原文】《論語·鄉黨》(10·3):“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10-7、【食不厭精,脍不厭細】
【翻譯】厭:滿足;脍: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細做。
【原文】《論語·鄉黨》(10·6):“食不厭精,脍不厭細。”
10-8、【适可而止】
【翻譯】适可:恰好可以。到适當的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
【原文】《論語·鄉黨》:“不撒姜末,不多食。”宋·朱熹注:“适可而止,無貪心也。”
《論語·先進篇第十一》
11-1、【三複白圭】
【翻譯】指慎于言行。
【原文】《論語·先進》(11·6):“南容三複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11-2、【三複斯言】
【翻譯】三複:多次反複;斯言:這句話。反複朗讀并體會這句話。形容對它極為重視。
【原文】《論語·先進》(11·6):“南容三複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朱熹注:“《詩經·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一日三複此言。”
11-3、【不得其死】
【翻譯】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對惡人的詛咒。
【原文】《論語·先進》(11·13):“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1-4、【一仍舊貫】
【翻譯】一:都,全;仍:因襲,依照;貫:習慣的辦法。執照老規矩辦事,沒有絲毫改變。
【原文】《論語·先進》(11·14):“魯人為長府,闵子骞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11-5、【言必有中】
【翻譯】中:正對上。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
【原文】《論語·先進》(11·14):“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1-6、【登堂入室】【升堂入室】
【翻譯】堂、室:古代宮室,前面是堂,後面是室。登上廳堂,進入内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達到很高的水平。
【原文】《論語·先進》(11·15):“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1-7、【過猶不及】
【翻譯】過:過分;猶:象;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适的。
【原文】《論語·先進》(11·16):“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 '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11-8、【鳴鼓而攻】【鳴鼓而攻之】
【翻譯】比喻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讨。
【原文】《論語·先進》(11·17):“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11-9、【理屈詞窮】
【翻譯】屈:短,虧;窮:盡。由于理虧而無話可說。
【原文】《論語·先進》(11·25):“是故惡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于口以禦人耳。”
11-10、【一日之長】
【翻譯】年齡大或資格老的自謙說法。
【原文】《論語·先進》(11·26):“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11-11、【有勇知方】
【翻譯】有勇氣且知道義。
【原文】《論語·先進》(11·26):“子路率爾而對曰: '千乘之國……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義方。”
11-12、【春風沂水】
【翻譯】原意是大人和兒童在沂水洗個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指放情自然,曠達高尚的生活樂趣。
【原文】《論語·先進》(11·26):“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11-13、【沂水弦歌】
【翻譯】指知時處世,逍遙遊樂。
【原文】《論語·先進》(11·26):“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11-14、【沂水舞雩(yú)】
【翻譯】指知時處世,逍遙遊樂。
【原文】《論語·先進》(11·26):“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論語·顔淵篇第十二》
12-1、【克己複禮】
【翻譯】克:克制。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于“禮”。
【原文】《論語·顔淵》(12·1):“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譯】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别人。
【原文】《論語·顔淵》(1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12-3、【内省不疚】
【翻譯】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沒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原文】《論語·顔淵》(12·4):“内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2-4、【司馬牛之歎】
【翻譯】比喻對孑然一身、孤立無援的感歎。
【原文】《論語·顔淵》(12·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12-5、【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翻譯】指萬事皆由天命注定。
【原文】《論語·顔淵》(12·5):“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12-6、【恭而有禮】
【翻譯】恭:恭敬;禮:禮節。恭敬又有禮節。
【原文】《論語·顔淵》(12·5):“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2-7、【四海之内皆兄弟】
【翻譯】普天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
【原文】《論語·顔淵》(12·5):“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2-8、【浸潤之谮】
【翻譯】比喻暗中诽謗别人的壞話。
【原文】《論語·顔淵》:“浸潤之谮,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
12-9、【足食足兵】
【翻譯】食:糧食;兵:武器。糧食充足,武備修整。
【原文】《論語·顔淵》(12·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10、【必不得已】
【翻譯】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勢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無可奈何的意思。
【原文】《論語·顔淵》(12·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12-11、【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翻譯】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原文】《論語·顔淵》(12·8):“夫子之說君子也,驷不及舌。”
12-12、【驷不及舌】
【翻譯】驷:古時由四匹馬拉的車;舌:指說的話。一句話說出口,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
【原文】《論語·顔淵》(12·8):“夫子之說君子也,驷不及舌。”
12-13、【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翻譯】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着;讨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原文】《論語·顔淵》(12·10):“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12-14、【片言折獄】
【翻譯】片言:極少的幾句話;折獄:判決訴訟案件。原意是能用簡單的幾句話判決訟事。後指能用幾句話就斷定雙方争論的是非。
【原文】《論語·顔淵》(12·12):“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12-15、【成人之美】
【翻譯】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原文】《論語·顔淵》(12·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2-16、【風行草偃】
【翻譯】風吹過的時候,草就倒伏。舊時比喻用仁德感化,人們自然心悅誠服。
【原文】《論語·顔淵》(12·19):“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2-17、【化若偃草】
【翻譯】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風過草倒一般。
【原文】《論語·顔淵》(12·19):“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2-18、【察言觀色】
【翻譯】察:詳審。觀察别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原文】《論語·顔淵》(12·20):“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2-19、【一朝之忿】
【翻譯】朝:早晨;忿:氣忿。一時的氣忿。
【原文】《論語·顔淵》(12·21):“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12-20、【以文會友】
【翻譯】指通過文章來結交朋友。
【原文】《論語·顔淵》(12·24):“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人。”
《論語·子路篇第十三》
13-1、【名正言順】【名不正言不順】
【翻譯】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
【原文】《論語·子路》(13·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13-2、【手足無措】【無所措手足】
【翻譯】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原文】《論語·子路》(13·3):“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13-3、【魯衛之政】
【翻譯】比喻情況相同或相似。魯是周朝周公的封國,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
【原文】《論語·子路》(13·7):“魯衛之政,兄弟也。”
13-4、【勝殘去殺】
【翻譯】感化殘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惡,便可廢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原文】《論語·子路》(13·11):“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
13-5、【一言興邦】
【翻譯】指一句話可以興國。
【原文】《論語·子路》(13·15):“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13-6、【一言喪邦】
【翻譯】指一句話可以亡國。
【原文】《論語·子路》(13·15):“一言而喪邦,有諸?”
13-7、【近悅遠來】
【翻譯】使近處的人受到好處而高興,遠方的人聞風就會前來投奔。舊指當權者給人恩惠,以便籠絡人心。
【原文】《論語·子路》(13·1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
13-8、【悅近來遠】
【翻譯】使近者悅服,遠者來歸。
【原文】《論語·子路》(13·1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
13-9、【迩安遠至】
【翻譯】謂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歡樂,遠地之民則聞風而附。指政治清明。。
【原文】《論語·子路》(13·1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
13-10、【欲速不達】【欲速則不達】
【翻譯】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原文】《論語·子路》(13·17):“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3-11、【父為子隐】
【翻譯】父親為兒子隐藏劣迹。
【原文】《論語·子路》(13·18):“父為子隐,子為父隐,直在其中矣。”
13-12、【子為父隐】
【翻譯】兒子為父親隐瞞劣迹。
【原文】《論語·子路》(13·18):“父為子隐,子為父隐,直在其中矣。”
13-13、【言必信,行必果】
【翻譯】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原文】《論語·子路》(13·2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3-14、【鬥筲之人】
【翻譯】鬥:容器,一鬥=十升;筲:竹器,容一鬥兩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原文】《論語·子路》(13·20):“噫!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13-15、【鬥筲之器】
【翻譯】筲:僅容一鬥二升的竹器。比喻氣量狹窄的人。
【原文】《論語·子路》(13·20):“噫!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13-16、【和而不同】
【翻譯】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随便附和。
【原文】《論語·子路》(13·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17、【剛毅木讷】
【翻譯】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樸;讷: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
【原文】《論語·子路》(13·27):“子曰:'剛、毅、木、讷,近仁。’”
《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14-1、【危言危行】
【翻譯】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原文】《論語·憲問》(14·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14-2、【沒齒無怨】
【翻譯】比喻永無怨言。
【原文】《論語·憲問》(14·9):“奪伯氏骈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14-3、【見危授命】
【翻譯】授命:獻出生命。在危急關頭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
【原文】《論語·憲問》(14·12):“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14-4、【谲而不正】
【翻譯】谲:欺詐。詭詐而不正派。
【原文】《論語·憲問》(14·15):“子曰: '晉文公谲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谲。’”
14-5、【一匡天下】
【翻譯】匡:糾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統治所及的地方,即整個中國。糾正混亂局勢,使天下安定下來。
【原文】《論語·憲問》(14·17):“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
14-6、【披發左衽(rèn)】
【翻譯】左衽:衣襟向左掩。披頭散發,衣襟左開,借指異族入侵為主。孔子
【原文】《論語·憲問》(14·17):“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14-7、【匹夫匹婦】
【翻譯】平民男女。泛指平民。
【原文】《論語·憲問》(14·17):“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渎而莫知之也。”
14-8、【匹夫溝渎】
【翻譯】指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節。
【原文】《論語·憲問》(14·17):“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渎而莫知之也。”
14-9、【匹夫小諒】
【翻譯】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節小信。
【原文】《論語·憲問》(14·17):“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渎而莫知之也。”
14-10、【文子同升】
【翻譯】指家臣奴仆與主人同居官職。
【原文】《論語·憲問》(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14-11、【大言不慚】
【翻譯】說大話,不感到難為情。
【原文】《論語·憲問》(14·20):“子曰: '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宋·朱熹注:“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踐其言,其不難哉!”
14-12、【思不出位】
【翻譯】思:考慮;位:職位。考慮事情不超過自己的職權範圍。比喻規矩老實,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闖勁。
【原文】《論語·憲問》(14·26):“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4-13、【夫子自道】
【翻譯】指本意是說别人好處,而事實上卻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卻正指摘了自己。
【原文】《論語·憲問》(14·28):“子曰:'
君子有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14-14、【以德報怨】
【翻譯】德:恩惠。怨:仇恨。不記别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原文】《論語·憲問》(14·34):“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4-15、【以直報怨】
【翻譯】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對待自己怨恨的人。
【原文】《論語·憲問》(14·34):“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4-16、【以德報德】
【翻譯】德:恩惠。用恩惠報答恩惠。
【原文】《論語·憲問》(14·34):“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4-17、【怨天尤人】
【翻譯】天:天命,命運;尤:怨恨,歸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報怨天,責怪别人。
【原文】《論語·憲問》(14·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14-18、【循序漸進】
【翻譯】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原文】《論語·憲問》(14·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
14-19、【下學上達】
【翻譯】指學習人情事理,進而認識自然的法則。
【原文】《論語·憲問》(14·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14-20、【知其不可而為之】
【翻譯】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原文】《論語·憲問》(14·38):“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14-21、【深厲淺揭】
【翻譯】厲:連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淺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沒有用,隻得連衣服下水。比喻處理問題要因地制宜。
【原文】《論語·憲問》(14·39):“深則厲,淺則揭。”源自《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
14-22、【老而不死】
【翻譯】本是孫子罵舊友原壤年老無德可稱述的話,後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會國家或拖累後輩。
【原文】《論語·憲問》(14·43):“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
15-1、【在陳之厄】
【翻譯】指饑貧等困境。
【原文】《論語·衛靈公》(15·2):“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15-2、【君子固窮】
【翻譯】君子:有教養、有德行的人;固窮:安守貧窮。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
【原文】《論語·衛靈公》(15·2):“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15-3、【無為而治】
【翻譯】無為:無所作為;治:治理。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後泛指以德化民。
【原文】《論語·衛靈公》(15·5):“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
15-4、【參前倚衡】
【翻譯】意指言行要講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見“忠信笃敬”四字展現于眼前,乘車就好象看見這幾個字在車轅的橫木上。泛指一舉一動,一切場合。
【原文】《論語·衛靈公》(15·6):“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雖州裡,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15-5、【志士仁人】
【翻譯】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原文】《論語·衛靈公》(15·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5-6、【求生害仁】
【翻譯】指因謀求活命而有傷仁德。
【原文】《論語·衛靈公》(15·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