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誠信的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關于誠信的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12:05:35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古代禮儀之“信”:不要為一時的利益毀掉了聲譽!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五常”。這“五常”貫穿于中華倫理的發展中,他與五行說“金木水火土”,古人創作的“梅花篆字”梅報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樂、長壽)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信”既是儒家實現“仁”這個道德原則的重要條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養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信”,是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互守信用,借以調整統治階級之間、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儒家把“信”作為立國、治國的根本。“信”作為儒家的倫理範疇,意為誠實,講信用,不虛僞。來看三個小故事:

關于誠信的勵志小故事大道理(三則誠信小故事)1

明山賓賣牛

明山賓,南朝梁人。明山賓生性淳厚老實,家裡曾經因為貧困,賣掉了所乘坐的牛。收了牛錢以後,于是對買主說:“這頭牛曾經得過漏蹄病,治好很長時間了,恐怕它以後還會複發,不得不告訴你。” 買主急忙要求退還一部分牛錢。隐士阮孝緒聽說後,感歎說:“這段話足以使人回歸淳樸,遏制浮薄的世風。”後來,人們都對明山賓的做法贊不絕口,争相傳頌,誇大是一個品德高尚、講信用的人。

關于誠信的勵志小故事大道理(三則誠信小故事)2

孟母教子

孟子的母親教子有方,在孟子很小的時候就注意糾正孟子的壞習慣,這使他從小就養成了誠實守信、勤儉好學的好習慣。之後孟子成為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大哲學家,由于他品德和學問都很好,被人們稱為“亞聖”。他的塑像在孔廟裡排在第二位,僅次于孔子。

關于誠信的勵志小故事大道理(三則誠信小故事)3

季布“一諾千金”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十分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之後,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缍使他免遭禍殃。

關于誠信的勵志小故事大道理(三則誠信小故事)4

古代有人做過這樣的比喻:人的壞品德一旦養成,就會像決堤的大河,成為習慣,一發不可收拾。而道義之心仿佛是一盞燈光培育成像日月那樣的光芒。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其實是毀了自我的聲譽,是得不償失的。

關于誠信的勵志小故事大道理(三則誠信小故事)5

反觀我們現在的社會,很多不良商家貪圖一時的利益,各種以次充好、濫竽充數的産品被生産出來,欺騙了消費者,尤其是各種違禁的食品添加劑,嚴重威脅着人們的生命健康……人們之間越來越缺乏安全感,少了彼此的信任,人們變得越來越漠然,見到老人不敢扶、遇到壞事不敢管、遭遇傷害不敢說……這樣下去,傷害的隻會是我們自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