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
關于孩子使用電子産品的讨論不絕于耳
最近,河北秦皇島一中學
在校門口擺上桌子、放錘子
說是“免費碎手機”
如果有學生偷帶手機入校
老師會當場将手機砸了
此舉引發熱議
中學門口擺桌“碎手機”
學校:隻是震懾
近日,秦皇島一所中學在學生報到時,在校門口的桌子上擺放了一把錘子和一張紙,紙上印着“免費碎手機”字樣。
學校工作人員表示:“學校不允許孩子帶手機進校園,帶了可以交給班主任,一旦沒有報給老師,自己把手機偷摸拿進學校了,那不好意思,我們就給你砸了。學校賠給家長錢。”
此舉引發了廣泛關注。該校校長表示,此舉是為了震懾學生,目前還沒有出現把學生手機砸碎的情況。
有網友表示支持這樣的做法,不帶手機,孩子可專心學習,也防止沉迷網絡。但也有不少網友認為這樣做太極端了。
校園手機管理成共識
如何落實待探索
近年來,校園手機管理成為新課題,存在着學生私藏手機發現難、手機上交保管難,學生生活完全脫離手機難等困擾。
為了不讓學生帶手機進校園進課堂,一些學校可謂煞費苦心,有手機進水桶、鐵錘砸手機的;也有一票否決,在課堂上玩手機勒令退學的。
△資料圖
2021年4月,河南信陽一中學甚至舉行了一場砸手機大會,也引發了大量争議。
砸了,
真就能讓學生遠離手機了嗎?
中國教育在線副總編輯江愛萍認為:“砸手機可能過于簡單粗暴了,這種方式隻是起到了震懾作用,并不能真正從孩子教育的角度去進行真正有效的教育和引導。砸手機,最後會賠給你,那和最開始要教育孩子合理使用手機的目的就相互矛盾了。”
有家長覺得,孩子在學校期間應該不要用手機,“現在的手機對孩子來說吸引力還是太大了,但是現在很多作業也需要在網上來布置或者督促,所以也不能完全離開手機,确實挺矛盾的。我們家長管起來也是覺得挺費勁的。”
教室設置手機保管箱
學生當手機管理員
如何找到學生容易接受又便于管理的人性化方式?2021年1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從手機要有限帶入校園,細化管理措施,加強教育引導,做好家校溝通和強化督導檢查5個方面做好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制定了詳細的手機使用管理規定,并詳細告知每一位家長和學生,如果确需帶入學校的,需家長提前進行書面申請。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副主任王樂介紹:“學生的手機需要貼好班級和姓名,進校之後就需要關機交給班主任老師,由班主任老師統一進行集中管理。我們在每個班級都安排了手機管理箱,把手機鎖進去,在放學之後,孩子可以把手機取回。”
在江蘇蘇州平直實驗小學,每個班都會有一名學生來當手機管理員,既管理了手機,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微評:校園手機管控 百堵不如一疏
手機沒有原罪,教育更不能簡單粗暴。00後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一味地要求他們跟手機和網絡絕緣不合理,也不科學。校園手機管理問題的症結,不在于手機本身,而在于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對手機工具性的認識與運用。
學校的管理規定要合情合理,上課不讓帶手機的同時,學校有沒有一些其他的措施來解決學生通訊和上網的一些合理需求呢?此外,家長也要配合學校,引導孩子正确、有度、自律使用手機。
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
綜合 /中國教育台
來源: 江蘇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