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文言文守株待兔課文三年級下冊

文言文守株待兔課文三年級下冊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30 05:09:27

守株待兔

韓非 〔先秦〕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複得兔。兔不可複得,而身為宋國笑。

文言文守株待兔課文三年級下冊(小學文言文守株待兔)1

守株待兔是大家熟知的成語典故,由先秦法家學說韓非通過故事引入,故事短小卻讓人反思,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稱韓非子,戰國末期韓國新鄭(今屬河南)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學派代表人物。 韓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于一身,将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為後世留下了大量言論及著作。其學說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統治階級治國的思想基礎。韓非著有《孤憤》《五蠹》《内儲說》《外儲說》《說林》《說難》等文章,後人收集整理編纂成《韓非子》一書。

譯文

宋國有個種地的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折斷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隻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