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現在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現在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07:10:08

現在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01在心理咨詢中,我發現絕大多數被焦慮症、強迫症與抑郁症困擾的來訪者,在童年時期與青春期,都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乖孩子」,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現在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現在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小時候的乖孩子)1

現在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01

在心理咨詢中,我發現絕大多數被焦慮症、強迫症與抑郁症困擾的來訪者,在童年時期與青春期,都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乖孩子」

對家長老師的要求,總是循規蹈矩地執行,不敢僭越任何邊界;

長輩稍有不悅,便會主動察言觀色,謹小慎微地服從指示;

在規則的束縛下,總是被竭力壓抑、掩蓋内心真實的渴望與訴求,明明是正常人都會流露的自然情感,也會變得難以啟齒;

對「不乖」、「不懂事」的行為總是唯恐避之不及,稍有不慎突破了界限,便會激發強烈的自責、愧疚情緒

.......

似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乖」是衡量Ta好壞的重要标準。

遵循長輩、權威的意志,乖巧服帖,就會得到嘉獎;叛逆,調皮,無拘無束則會被批評、懲罰。

“孩子在學校聽話嗎?”是家長向老師詢問孩子表現時,最為關心的話題;“你家孩子真聽話!”也經常成為家長們對彼此家孩子的褒獎與稱贊。

然而,許多心理學研究的發現都印證了我在咨詢中對來訪者的觀察:

越是「乖」的孩子,在青春期與成年之後就更容受到心理障礙的困擾;

而越是頑皮搗蛋,甚至管教起來有些令人頭疼的孩子,最終心智的成熟度越高,在面對人生的挑戰與挫折時,情緒越積極樂觀,應對得也更加沉穩自如。

02

難道「乖」的孩子,長大一定會有心理問題嗎?

事實上,童年時期的「乖」與心理障礙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關系,因為「乖」隻不過是外在的行為模式,其背後隐含着各種可能的心理動機。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乖」等同于「服從」、「聽話」,這種乖巧背後的心理動機,是對于被懲罰的畏懼

這樣的孩子,一般生活在一個充滿了沖突、暴力與各類負面情緒的家庭之中。

養育者對其的要求較為苛刻,孩子的生活會受到各方面的束縛,稍不留意違反了規則,就會招緻父母的批評、指責甚至毆打。

因此,在面對長輩與權威時,為了讨好他們,讓自己免于懲罰,不得不壓制内心的需求與感受,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這種生活環境所塑造出的「乖」,是在恐懼焦慮情緒的迫使下,為确保自己生存與安全感的無奈之舉。

而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乖」,則意味着善解人意,樂于合作,溫柔寬容。

當一個孩子在早期的生命經驗中與父母建立了安全的依戀關系,基本的需求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滿足,能夠時常體驗到溫暖與愛時,那麼Ta的外在表現同樣也是「乖」。

因為内心并不會時常受到不安與匮乏感的困擾,所以就不會有對規則的反叛心理,也沒有想去突破禁忌的強烈渴望;

同時,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他們樹立了正确的價值觀,提升了個人修養,劃定了清晰準确的人際邊界,善于合作,理解他人,遵守規矩的背後,是對他人充分的共情與對規則的尊重,而不是恐懼焦慮。

這種情形下的「乖」是主動選擇的,是内心安全、堅實與厚重的體現。

雖然乖巧,善解人意,但依然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如實且順暢地表達内心的想法、意願,且也會時而展現出孩童本身調皮、古靈精怪的一面。

因此,「乖不乖」、「懂不懂事」與心理障礙之間不一定相關。

真正容易導緻焦慮、抑郁、強迫等其他神經症的,是孩子在成長的關鍵期是否接受到了來自于家長、外界的充足卻又不過分寵溺的愛,是否能基于恰當的同理心與理解能力,感同身受地體驗他人的情緒與感受,以及在面對困難挑戰時,在獲得養育者合理支持的基礎上,發展出了面對真實自我、化解内心沖突的能力。

一般情況下,相較于孩子的「主觀能動性」——敢于袒露内心真實的情感、敢于真誠地表達自己需求的能力,家長更加注重的是孩子能否理解、順從命令與指示,按照他們對孩子人生的設計成長。

因為擁有後面這種特質的孩子,對父母來說「省心」許多,滿足了他們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掌控感、成就感與滿足感,甚至可以成為他們對外炫耀的資本。

往往這類父母自身的人格也是有缺失的——表面上的強勢掌控,實則體現了内心的虛弱與自卑。

因為在他們自己成長的曆程中,大概率也經曆了類似的父母教育模式,也曾被塑造成了乖孩子。

最終自己為人父母後,為補償心靈上安全感的缺損,不可避免地會對孩子展開新一輪的控制與打壓,延續着「家族命運的輪回」

03

所以,隻有被迫的「乖」,才會誘發心理障礙。

具體的原因,可以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一個人的心智是否成熟,很大程度上就是看Ta是否能舍棄對安全感的一味索取,耐守住暫時的不安與危機感。

童年時期的我們,如果時常在恐懼焦慮情緒的環繞下做一名「乖孩子」,那麼對安全感的需求就會異乎尋常得高。

潛意識中「排除不安、追尋安全」的習性反應不斷被強化,對于失控感的厭惡與對于掌控感的渴求就會與日俱增,緻使我們在面對人生的挫折與挑戰時,應激反應過于強烈。

通俗地來講,在這種模式下成長,很有可能導緻玻璃心,情緒化和讓抗壓能力過于薄弱。

而且,一個人在這樣的心理狀态下,會更傾向于将安全感的索取淩駕于其他目标之上,因此,在面對亟待解決的問題時,更容易尋求心理捷徑,罔顧客觀事實。

換言之,Ta的關注重點會從「困難是否得到了應對」轉移至「内心的感受是否舒适」,所以會時常選擇用強迫性思考與行為的方式逃避現實,也就喪失了磨煉性格,個人成長的機會。

并且,在長期對真實自我的壓抑下,不安全的情感基調會貫穿于Ta搭建的每一段人際關系之中,導緻其過分注重外人對自己的看法,怯于表述自己的觀點,袒露自己原本的面目。

在這樣的信念下,一個人很難如實吐露心中的情感,難以順利地與他人産生深度的鍊接——渴望赢得别人的愛與尊重,但總是不會采用正确的方式,在關系中弄巧成拙,進而屢屢受挫。

久而久之,與他人最為日常的來往與交流,都會讓Ta深感吃力、無助,回避社交,讨好的行為也就司空見慣了。

其次,「乖」孩子的絕大多數行為,都是由恐懼而非熱忱作為驅動力的,因此在成長的過程中,快樂性的體驗很少很難覺察到内心真實的興趣,聆聽到内心真實的渴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許多「乖孩子」在步入大學校園與社會之後,往往會體驗到烈的迷茫與困惑。

昔日的束縛與規則煙消雲散,不再有家長與老師需要讨好,自己感受到的不是自由,反而是不知為何努力的無意義感

這是因為在過往,當Ta為實現一個目标、完成一項任務做出努力時,總是在被驅趕的,而非主動追逐的狀态下進行的。

Ta的身後仿佛有一隻兇猛的野獸在對其進行追捕,即便最終「虎口脫險」,内心充滿的并非成功的喜悅,更多的是劫後餘生的慶幸。

簡言之,一方面,Ta并不真心喜歡自己所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失敗對Ta來說又是無法容忍的。

擁有一項值得付出恒久的努力,且又能喚起愉悅、興趣的事業、愛好,無論對于心理的健康,還是對于充實且幸福的人生來說,都是必備的。

唯有我們單純地沉浸于做這件事情本身,而不僅僅是利用它作為達成其他目标——财富、地位、命運等等——的手段時,我們才會忘卻世俗生活的煩憂,療愈内心的創傷,并找尋到生命的意義與真谛——認真、純粹地活着

而這一切的基礎,需要我們在早期的生命經曆中,在對世界童真般的好奇心求知欲的驅使下,發掘出内心最澄澈的興趣,并在一次次的練習與實踐中塑造出能夠帶來長久滿足感的神經回路。

再者,相較于童年時期與青春期較為頑皮與叛逆的孩子,「乖孩子」的成長曆程中,缺乏了一段通過不斷經曆突破、經受挫折來辯證看待自己與規則的關系并自我反省的試錯經曆,從而導緻成年之後,自我效能感與獨立思考、自主應對問題的能力大大被削弱。

在童年與青春期,「聽話」、「懂事」的特質會給一個孩子帶來很多的收益、優勢。

例如,更容易獲得家長、老師的褒獎,更容易規避懲罰與責備,隻要一切遵循設定好的規則,那麼就無需鼓起勇氣應對一些失控的局面,無需為了規劃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标進行探索與思考

就像父母為了嬰兒能夠更便捷地攝取更多營養,便總将碗勺送到Ta的嘴邊,忽略了嬰兒需要練習依據個人喜好自主擇取食物、進食的能力;

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老師提前将知識點分門别類進行歸納,省去了學生主動調動知識、獨立思考的過程。

「乖孩子」習慣了這樣的生存法則——有個人告訴我該怎麼做,我照做就行了,但當Ta踏入群體與社會之中,面對一系列全新的關系、規則與挑戰時,固有的「照葫蘆畫瓢」的生存法就不再屢試不爽,勢必會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手足無措。

一個能夠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對自己的行為、情緒有掌控感,能夠在各種問題的邊界上都把控好合适的「度」的人,内心一定是經曆過迷茫、困惑與沖突的磨練的。

而「乖孩子」長久以來一直在享受着「遵守規則」所帶來的輕而易舉、毫不費力,那麼本該在成長過程中磨練出的獨立自主應對危機、解決困難的能力,就會被日益弱化。

長久以往,自我的效能感,自信心與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也就成為了「乖孩子」身上的稀缺品。

04

那麼,如果你也曾經是一名「乖孩子」,該如何打破固有經驗的束縛,整合自己的人格,修補心靈的創傷呢?

接納内心深處的那個還沒長大的「乖孩子」,與Ta和解,引導Ta成長、突破、制造新的經驗、體驗新的情感。

過往「乖孩子」的行為模式與情感體驗,都被深深埋藏在了我們的潛意識之中,成為了人格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内在小孩」

表面上來看,我們的年齡在不斷增長,整體的外在表現也日益成熟穩重,但是這一部分「子人格」仍然處于幼稚、情緒化的階段,總是會在人生重要的抉擇關口隐隐地向我們發送着非黑即白的情感信号:

要麼退縮、妥協、不顧一切地尋求安全感,要麼拒絕、回避、發洩自己的憤怒憤怒情緒。

若一味地将自己内在的「乖孩子」壓抑、排斥在外,那麼心智則更不可能成長、趨于完善;因為無論我們是如何厭惡自己的懦弱、矯情與喜怒無常,Ta都是自己固有的一部分。

善待Ta,因為Ta還沒有被無條件的愛與溫暖包圍過,還沒有體驗過來自他人充分的支持與關注。

因為Ta就是我們自己,對Ta的苛責就是對自我的不接納,與自我的戰争最終會導緻内心的割裂感、沖突感愈加強烈。

試着覺察到Ta的存在,傾聽Ta的訴求與渴望,溫柔地承認并允許Ta表達自己的意見。

但同時,也要告訴Ta,我已經長大,不可能再回到過去将壓抑的情緒一并發洩,将遭受過的傷害逐一回擊,也不可能痛快地告訴那時的父母我們是多麼渴求關愛。

追溯過往毫無意義,我們需要用現實的、客觀的方法來填補内心的空虛與匮乏,而不是沉溺于主觀的世界窮思竭慮、自怨自艾。

換句話說,當内在的小孩哭鬧不止、膽怯退縮,自己内心湧現出大量複雜、沖突的情緒時,不要着急勸慰、關懷,也不要即刻釋放、發洩,試着原封不動地承認。

一方面承認現實——過往已經木已成舟,未來則無法預料;

另一方面承認自己的情感——我的确很恐懼焦慮,很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愛,這沒有任何值得羞愧的。

然後朝着内心的訴求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出行動——想要成為他人眼中的焦點,那就應着眼于提升自己的實力、魅力,并擔待可能出現的壓力;渴望在生活、事業上取得成就,那就要勤勤懇懇地付諸努力;追求愉悅、充滿意義的人生,那就要承受與之相對應的乏味與艱辛。

乖孩子,你長大了,外面的世界沒那麼可怕,想要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