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奪目光輝,一本好書,可以淨化一個人的美麗心靈。
小說以細膩、率真的文筆,以林海音六歲到十三歲生活為創作背景,通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這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寫照,又是當時北京平民生活與民俗舊貌的寫真。
文字,還是含蓄些好,似酒,淺酌即可。平凡的事,卻透露着不平凡的情感與思緒,溫柔,細膩,而香醇,似濁酒,醇厚而香醇,似香茗,清香,沁人心扉。
故事以時間為主線,字裡行間,猶如涓涓細流,溫情而雅緻。每個故事娓娓道來,不疾不徐不慌不忙。女孩兒那雙純淨的大眼睛,幹淨透明,又帶着一種天生的憂郁,小孩子的所見所感,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名利心,明明很凄涼卻很溫暖,意猶未盡……文字善良真誠,充滿了愛與關懷。
作為讀者,我們可以完全融入到小英子的童年世界中,她人小鬼大,小小的年紀尚分不清好與壞,善與惡,她對這個世界所有人充滿善意。她歪着小小的腦袋,睜着懵懂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這個世界。那裡沒有壞人惡人,隻有可憐可愛的人。
記憶是一件件事串聯在一起,猶如水滴彙聚成了大海,最後形成了完整的記憶。我們依舊在前行,那些童年的記憶印在了腦海,放在了心底。那些記憶穿越了時光,溫暖了歲月。
全書始終以童眼、童心、童智作為表述起點寫人寫事,讓人感覺單純、真誠而又含蓄。寫了六個小故事,惠安館傳奇、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和駱駝隊。雖然故事主人公除了英子以外其他人都不同,故事也不相同,但是所表達的情感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關于離别,表達了告别童年的悲傷和懷念的情感。
北京的氣息是特殊的。一種說不清的曆史沉澱給人一種歸屬感和安穩感。那是一個殘酷的時代,從一個小女孩天真澄澈的眼眸裡望出去卻依舊不失甜美溫情。那是典型的老電影——濃郁又樸素的色彩,狹窄的街道,吆喝的人群和放學的孩子嬉鬧。我們在不斷地告别與相遇中成長,身後是再也回不來的童年時光。
飽含深情的小故事,好似幾首隽永的叙事詩,斯情斯景斯人斯物,泛着一層舊舊的黃色,仿佛曆曆在目。
相似的場景,熟悉的畫面,動聽的旋律,構成了那混沌中的童年,以為忘卻的人和事,其實一直在心裡某個角落呆着,在特殊的時刻會像潮水般慢慢湧來。記憶是幅山水畫,那些人和物的影子還時不時盈盈浮現在眼前,滿含人間煙火味。
從英子童真的視覺出發,以純真溫柔的筆觸講述着一段段令人感傷的故事,瘋子、小偷這些成人眼中标簽化的角色,在英子的眼裡才還原為一個普通的人、真正的人。
人生終究是一場曆練,鍛煉出柔軟如水,堅如鋼鐵的精神去面對生老病死!
時光像一棵燦爛灼灼的樹,開得濃豔芳菲,也凋謝得落英缤紛,它讓我們在紅塵深處用心體會着歡喜也承受着悲傷,但心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那些潛伏在唯美流年中悄悄地别離,這就是生命的顔色,無法抵禦的淡淡的憂傷。
每個人總歸有一段屬于自己的“城南舊事”,也許它并沒有轟轟烈烈的如煙花那般璀璨過,可它就這樣不偏不倚在時間的年輪裡碾過一道又一道深深淺淺的印記,叫我們都記得長大的代價。
也許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城南舊事,他人或長或短的出現在我們生命中,我們也或長或短的出現在他人生命裡,那些走過的日子叫歲月,那些留下的滋味叫回憶。
小說雖是回憶童年,但是裡面卻充滿了對二三十年代生活在社會底層民衆深深的同情,尤其是婦女,不論有錢的沒錢的,已婚的未婚的,城裡的鄉下的,都受着整個男權世界深深的壓迫,世道本就艱難,而女人活得更加不易,離開了男人便沒有了生活下去的依靠,不論這個男人有多渣多濫,依然不會離開他。
我們總會記得一些事,也會記得一些人,但終歸這些事,這些人,讓我們刻骨銘心,讓我們懷念,也讓我們忘記。屬于每個人的舊事,屬于每個人的“城南故裡”,更是屬于每個人如水一樣平靜的生活,被偶爾掉下來的石頭,蕩起層層漣漪,而成長就是一個漪漣蕩起另外一個漪漣的過程。
生命無聲無息,壯麗的風景駐足于我們眼眸深處,我們忘不了,走之後,婉歌缭繞,送别了曾經,送别過往的可愛身影,我們深藏從前的忐忑不安,期許今朝的最美重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