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露營産業鍊

露營産業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2 04:14:54

文 |《财經國家周刊》記者 宋怡青

“不是在露營,就是在去露營的路上。”從去年開始,露營的火熱程度在朋友圈肉眼可見。當遠途旅行受阻,城市近郊的露營活動,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随着露營的熱度空前,資本迅速湧入賽道。露營地品牌“大熱荒野”“嗨King野奢營地”等相繼獲得融資。與露營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牧高笛(603908.SH)等股價不斷攀高。

據華安證券研報預測,目前中國人均戶外用品消費金額不足歐美市場的1/4。中國戶外用品市場剛剛走過導入期,開始邁入成長期,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也有業内人士對《财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露營之所以火爆是因為長途旅遊受限。等疫情得到控制,露營經濟也會降溫。此外,露營不是剛需消費,而是興趣體驗類消費,這就會存在複購難的問題。這股露營風潮究竟能持續多久,有待觀察。

露營産業鍊(買裝備人均花費近7000元)1

5月2日,人們在重慶市南川區萬卷書台景區露營遊玩。新華社發 瞿明斌/攝

露營裝備花費人均近7000元

藍天白雲,草地上有極簡風的帳篷“天幕”、可折疊的月亮椅、新潮的“蛋卷桌”,還有出鏡的帥哥和美女們……

疫情,讓出境遊、跨省遊等陷入停滞,人們出行半徑縮小。而露營以決策時間短、易抵達、高頻次等特性,成為近年來不少消費者出遊或戶外休閑的首選。特别是今年以來,從清明到“五一”,再到端午,以及剛剛過去的“618”購物節,露營經濟一路火爆。

以“618”為例,今年露營相關産品銷量亮眼。京東數據顯示,5月31日晚8點至6月18日,京東小時購銷售額同比增長77%,其中戶外用品同比增長662%,是增長最高的品類之一。

更早之前,攜程發布的《2022“五一”假期出遊報告》顯示,“五一”假期首日,“露營”在平台的訪問熱度達到曆史峰值,搜索熱度環比上周增長90%。而清明小長假,全國“露營”的搜索量環比上漲98%。

與“荒野求生”式的傳統戶外露營不同,如今實木桌椅、山系服裝、華麗的燈飾以及手沖咖啡、精釀啤酒、燒烤成為都市人“精緻露營”的新标配。

《天貓2022年“五一”消費趨勢報告》顯示,4月20日—5月4日期間,戶外咖啡壺、桌椅與燒烤盤在天貓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倍以上,成為最佳“露營伴侶”,戶外電源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倍以上。天幕在天貓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超2100%,成為絕對“頂流”。

此外,《百度×京東618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便攜桌椅床、救援裝備、帳篷/墊子、野餐用品成交額同比增長分别達541%、227%、165%、142%。

這些“精緻露營”的花費,自然也不是傳統戶外露營可比的。比如帳篷,外帳、内帳、防潮布往往分開售賣,千元是起步價,買齊一套動辄過萬元。

再比如遮陽天幕,兩千多元就算便宜的。折疊椅,國内品牌相對優惠,國外大牌則都是一兩千元。這還不算出遊時其他配套服務和餐飲食品花費。

艾媒咨詢的一項調查顯示,2021年,露營消費者在裝備上的平均花費達到6995.3元,其中47.6%的消費者的花費超過5000元,花費3000元以下的露營消費者隻有26.5%。

北京一位從去年開始“入坑”的露營愛好者告訴記者,露營裝備之間連帶性太高了,買了一樣,總會需要連帶購買另外一樣相關的裝備,而且從入門到高級裝備,感覺永遠買不完。這一年時間,他已經在露營裝備上花費4萬多元。

露營産業鍊(買裝備人均花費近7000元)2

5月18日,顧客在甯波市北侖區一家戶外用品商店内挑選商品。新華社記者 江漢/攝

資本也來“添火”

有需求自然就有供給。随着露營的熱度空前,也帶動了相關産業鍊的迅速發展,資本更是按捺不住。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約5.4萬家露營相關企業。其中,2020年新增8758家相關企業,同比增長227.52%,實現近十年來的最大增速。2021年新增相關企業2.1萬家,同比增長139.50%,是近十年來相關企業注冊量最多的一年。

這2萬家新生的露營産業鍊企業中,有不少已經獲得融資,短短時間内就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成立于2020年10月的“大熱荒野”,是一家為露營初階愛好者提供标準化體驗套餐的露營地品牌。2021年,“大熱荒野”在9個月的時間内快速擴張,在全國開出20個營地,上半年營收達到千萬元。

同樣是這一年11月,“大熱荒野”獲得千萬級的天使輪投資,由小恐龍基金和惟一資本聯合投資。同月底,“大熱荒野”再次獲得了新一輪1200萬元投資,牧高笛領投,老股東小恐龍基金、惟一資本繼續跟投。

今年3月,成立不到兩年的露營品牌“嗨King野奢營地”也獲得百萬級的天使輪融資,資方為輕奢帳篷廠商義烏市博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4月,成立僅兩年的戶外生活方式品牌“ABC CampingCountry”獲得數百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青山資本。同月,戶外裝備品牌挪客Naturehike也完成近億元融資,由鐘鼎資本獨家投資,這是該企業自2010年成立以來首次接受外部投資。

市場火爆,露營概念股也聞風而動。以主營戶外用品的A股上市公司牧高笛(603908.SH)為例,股價穩步上漲。

尤其4月11日發布營業收入增長43.64%、歸母淨利潤增長70.99%的業績後,牧高笛股價8連漲,從40.34元/股上漲至62.97元/股,漲幅達56.1%。6月20日,也就是“618”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牧高笛收盤報102.33元/股,市值也從年初的27.68億元上漲至63.62億元。

牧高笛股價上漲自然與露營産品的銷售數據利好相關。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共生産239萬頂帳篷,賣出221.18萬頂帳篷,産量和銷量較2020年分别增長37.96%和31.67%。

股價上漲的不僅僅是牧高笛,今年以來與露營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際華集團(601718.SH)、三夫戶外(002780.SZ)等股價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露營産業鍊(買裝備人均花費近7000元)3

5月19日,遊客在甯波市江北區慈城鎮一處露營地内休閑玩耍。新華社記者 江漢/攝

會是長久的好生意嗎

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是較為成熟的露營市場,在線數據網站Statista統計,2019年,美國露營營地(含露營車用地)的市場營收達到了79.2億美元,約合人民币520億元。

而根據艾媒咨詢預計,2022年,國内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将增長18.6%,達到354.6億元。與露營文化濃郁的海外市場相比,方興未艾的中國露營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雖空間很大,但露營經濟的現實也有骨感的一面。

西安一位營地經營者對《财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他的露營營地占地100多畝。“僅場地租金、地面基建、露營裝備等硬件,就投入了100多萬元。除此之外每年還要水電、電商廣告投放費用,以及運營、客服、日常保潔、消殺等人工成本,至少70萬元。所以成立2年多了,還沒有盈利。”

這位營地經營者透露,雖然看起來火爆,但目前行業裡有一半以上營地處于“賠本賺吆喝”階段。因為處于戶外的露營地,營業時間局限于春秋兩季,還受到天氣情況、是否節假日周末等影響。同時,由于入局者多、營地競争激烈。

“由于露營業務進入門檻低,很多商家覺得搭幾頂帳篷就能搞一塊營地,盲目打價格戰,更是攪亂了這個市場。”他說。

除此之外,不少消費者诟病,營地的公共配套設施不齊備,公共洗手間環境不堪等。上述露營經營者表示,目前國内露營地普遍采取與景區年簽分賬的合作模式,這樣很難推進業主進行升級改造。“不知道明年這塊地還租不租?所以很難進行大投入。”

據《财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了解,目前,一些有實力的露營經營者圍繞農村土地市場、文旅地産等領域,正在探索簽長約自建營地模式,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消費者滿意度。比如,前述提及的“大熱荒野”在北京簽約的自營營地租期達20年,第一期基礎建設已完成即将投入使用。

除了營地之外,露營裝備市場也存在個别商家在設備用料方面以次充好的問題,也影響了不少露營愛好者的體驗。

資深露營玩家李女士就表示,市場上的國産露營設備越來越多,但有一部分國産裝備商家,帳篷抄襲了國外新款的設計,卻又用了很次的材料,遇上刮風下雨,有可能導緻撕裂、漏雨等狀況。

“露營的專業性高、技術性強、門檻相對較高,要付出很多時間、财力,才能把露營産品服務、體驗做好。”李女士說。

此外,前述北京露營愛好者認為,雖然現在露營的人多起來了,但還是一項比較小衆的運動休閑活動,大衆露營消費習慣和國民露營文化離成熟還有一定距離。

來源: 新華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