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表明,約65.4%的夫妻有孩子後,會選擇分房睡或者分床睡。
夫妻之間難過的一關,不隻有7年之癢,還有生了孩子後的第1年。
其中,許多矛盾的開端是“分房睡”這件事。都說結婚的前6年是“糖婚”,應該是最甜蜜的階段,但這6年内也要看夫妻倆怎樣維持。
前段時間糖媽在網上看到,一位寶媽講述她老公和婆婆在家吵架的畫面,竟然惹來一片羨慕的聲音。
她生完寶寶在坐月子,婆婆來家裡照顧她,原本還擔心月子裡會和婆婆有矛盾,沒想到被婆婆實力疼愛了。
從醫院回到家裡不到一周,寶爸就說寶寶晚上哭鬧耽誤他休息,第二天上班沒精神,便主動提出去睡沙發。
寶媽很不希望和老公分開睡,但出于心疼老公工作辛苦,隻能答應了。
結果一天半夜婆婆起床去衛生間,發現寶爸正抱着手機看得入迷,氣不打一處來當時就批評了他,并将他趕回卧室。
很嚴肅地表示:“以後絕對不許分開睡,孩子哭了也要挺着,還要起來換尿不濕,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像什麼樣子”!
寶媽沒說出口的話被婆婆說了,就算婆婆照顧完月子回老家了,寶爸也再沒敢提分房睡這3個字。
許多人以為,隻有中年夫妻才會分房睡,實際上許多二十幾歲的年輕夫妻,也有分房睡的情況,最主要原因就是有寶寶了。
一部分丈夫,确實是因為工作比較累,實在挺不住了才去另一個房間。
還有一種很無奈的情況,是寶爸呼噜聲太大,總是把寶寶吵醒,不得不去另一個房間睡,這兩種情況分房睡确實更好一些。
有人覺得,丈夫負責工作賺錢,妻子負責帶孩子,丈夫晚上不管孩子的事,是很公平的,大家互不幹擾。
可是少部分寶爸,累隻是借口,一開始是為了好好休息,後來漸漸變成了“躲清靜”。這種情況分房睡就存在着隐患。
有一句話說得很現實,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感同身受,帶孩子也是同理。沒有親自帶過孩子,不會理解這種辛苦和煎熬的。
從孩子出生後就分房睡,孩子半夜哭鬧寶爸也不去看一眼,寶爸完全不理解妻子的辛苦。
男性和女性不一樣,他們的父愛是從寶爸出生後才慢慢被激發的。分房睡讓導緻他們白天和寶寶沒有接觸,晚上完全不參與到照顧寶寶的過程。
父愛和責任感遲遲沒被激發,習慣了之後面對寶寶的事情,和妻子的付出視而不見,成了“甩手掌櫃”。
更嚴重的是,盲目地長分房睡,會導緻夫妻的感情受影響。
再好的感情也需要每天的溝通和相處,吃飯和睡前是難得的共處機會,一旦分房睡成為習慣, 感情也容易因此變淡。
失去親密感是婚姻的一大危機,不僅是夫妻雙方感情漸行漸遠,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對夫妻兩個人而言,既然寶寶出生了,就代表着人生進入了另一階段。輕松和自由必然是要比從前少的,不能隻想着逃避,而是要去适應。
都說丈夫第二天需要有精力工作,卻忽略了寶媽也需休息好了,第二天才能有精力帶好孩子。
首先,夫妻倆可以商量一種中和的方式
例如寶爸晚上不管孩子睡得比較好,那麼他可以在第二天起早帶娃,讓寶媽多睡一會。
或者兩個人輪流着每個人照顧寶寶一天,既能休息也參與進了照顧寶寶的過程。
當然,既然選擇了不分房睡,在晚上就别表現出不耐煩,或隻顧自己呼呼大睡。所有的事情還是讓一個人做,這樣和分房沒什麼區别。
其次,讓寶寶單獨睡在小床上
很多夫妻分房睡,是因為把寶寶放在了大床上,晚上睡覺時有些擠,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
正常來說,小嬰兒獨自睡在小床上才是正确且安全的方式。能避免大人睡着後翻身時壓到他,或被子蒙住寶寶的臉。
寶寶睡到自己的嬰兒床上後,夫妻倆就不會因為擁擠而被迫分房睡了。
糖果媽媽心裡話:
寶寶晚上愛醒來哭鬧的情況,也就是2~3個月的時間。隻要保證給寶寶喂飽,且身體舒适,許多寶寶從出月子開始就很好帶了。
對于糖媽來說,白天帶孩子上班特别累,晚上能看着寶寶入睡,才是這一天中最幸福的瞬間。堅持一下适應新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非要分房睡。
【今日話題】大家有了寶寶後分房睡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