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東方(益友會-河南分會)
全文總計2958字,需閱讀8分鐘,以下為今天的益者原創:
企業人力資源流程管理上,常會遇到以下問題:
1、員工個體成長慢,整日在事務性細節裡碌碌無為,不知道如何将經驗提煉并内化為經驗、内化為流程。幹了十幾年人力資源,還停留在小白水平,月薪遲遲不能突破萬元大關。長期以往,難逃35歲噩夢。
2、人力資源流程用戶最多,涉及組織每個員工的招用育留,流程運行無序,影響員工體驗,嚴重的引起用工糾紛。企業業務發展規模擴大時,往往會發現管理上有心無力了,用了各種方法都不好使,根因就是沒用對流程。
3、流程寫了,卻沒效果。寫了招聘流程,卻找不到想要的人。寫了薪酬流程,卻隻見用工成本高企,不見人效提升。寫了績效流程,說的好好的牽引員工能力與企業業績共成長,卻始終不見蹤影。
4、花大量時間研究華為人力資源的圖書、影像,捕風捉影的學習華為的獨門要訣,甚至花幾十萬、上百萬學習華為人力課程。仍逃不脫聽時候激動、學回去沒用的厄運。根因是沒掌握華為人力資源的流程體系,沒有框架,細節便如一盤散沙,難以聚合成塔。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沒用對流程。
筆者在常年為客戶提供伴随式管理咨詢服務的過程中,研究應用以流程為管理對象的華為人力資源流程體系,結合客戶經營實際,設計出了“畫地圖、修高速、建橋墩、通火車”四步驟,其原理即體現華為人力資源流程管理精髓,又符合企業實際,取得了顯著效果。現提煉要點分享如下。
—1—
畫地圖——人力資源流程規劃
人力資源流程規劃,是對人力資源戰略實現路徑系統化、結構化、精益化、可視化的設計和呈現。要管好人力資源,需要先把涉及的流程規劃出來。
就像建設交通體系前,先要把道路規劃圖畫出來。隻有提前規劃、整體設計,才能保證人力資源體系建設的方向正确。
針對人力資源流程規劃,筆者提出了三段九步人力資源流程規劃法。
這個環節,筆者往往以工作坊的形式,在客戶現場帶着各分管高管分組設計。人力資源業務域的流程規劃,一般由人力資源分管高管牽頭,組織集團人力部、分子公司人力專員參加,利用2-3天的時間,快速高效的規劃出本企業人力資源發展路徑的藍圖。
第一段是設計策略,細分為理戰略、定模式、出策略。
首先公司需定準人力資源發展戰略,例如筆者的A客戶将未來3年人力資源的核心戰略定位為做實績效改進。
接着,公司需要确定人力資源業務模式,所謂業務模式即人力資源工作的實現方式,比如常見的人力資源業務模式有集團管控型、三支柱型、傳統型,不同的業務模式決定不同的工作方式。
最後是出策略,即制定本公司人力資源規劃的具體實施策略,主要包括流程規劃顆粒度、流程梳理優先級等策略。策略設計方法本文略。
第二段是設計結構,細分為橫分類、縱分段、起名字、尋觸發四步。
本段的目的根據第一段生成的流程規劃策略,将人力資源流程從1級,通過分段分類的方式,分解到末端可執行可操作的流程。并給每個分解出的流程起一個與流程内容本質相符的名稱,根據業務實際明确觸發條件,即什麼事件發生時該子流程啟動。
觸發條件尤為重要。觸發條件不明确,員工就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啟動某個人力資源子流程。就會出現人力資源工作滞後于業務。這也是很多企業靠老闆盯、老闆不盯就不動彈的重要原因。
第三段是設計治理,細分為明責任、列清單。
本段的目的是将第二段分解出的人力資源子流程,列成清單,交給應有的責任人。流程責任人要負責流程的編寫、檢查、運行效果評價。企業出了問題找不到責任人、出現損失責任落實不下去,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闆說是張三的責任,張三一句話把老闆堵的啞口無言,老闆又說不清為啥張三是責任人,問題無疾而終。
筆者服務的客戶,在接收專業輔導前,幾乎均未按照以上方式實施流程規劃。試想,我們經常把PDCA挂在嘴上,但是做流程管理的時候,卻忘了先做流程規劃(P),而是直接實施流程編寫,怎麼可能會有效果呢?
員工寫的流程,缺少了戰略和業務模式的提前設計,從一開始就是錯的。缺少了基于邏輯的分解,流程之間空白、沖突,怎麼寫都是錯的。流程沒有找準責任人,張三的孩子讓李四養,能養好嗎?
所以,沒實施人力資源流程規劃的企業,立刻停止流程編寫,即刻開始實施流程規劃。
—2—
修高速——人力資源流程梳理
人力資源流程規劃完畢,也就意味着人力資源交通圖規劃設計完成,接下來就要進入到緊張的道路施工了。
針對人力資源流程梳理,很多企業苦惱不堪。流程寫是寫了,但是沒有解決任何實際問題,流程文件束之高閣。咋辦?
筆者提出了三段十一步,供企業按圖索骥,寫出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的流程文件。
這個環節,筆者一般将客戶人力資源員工分組,比如招聘、培訓、薪酬、績效四組,每人牽頭梳理一個流程,在筆者的現場輔導下,2-3天時間做一個樣闆,讓員工掌握人力資源流程梳理的要訣。
第一段是設計策略。
策略想不清楚,上去就寫,一定是滿紙荒唐言,實施後一把辛酸淚。
流程梳理策略,就是要找準流程的關鍵措施。這個過程細分為找客戶、察訴求、尋策略三步。
例如,寫《績效計劃制定流程》前,要先明确這個流程的客戶是誰,流程是為誰服務的,流程的客戶想從這個流程中得到什麼,也就是有什麼訴求。如果不知道流程的客戶是誰,不知道客戶的訴求是啥,寫出來的流程隻能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
這期間,需要摸排清楚過往公司在績效計劃制定環節,存在什麼問題,流程客戶對哪些問題不滿意。比如:績效指标不能反映業務實際,目标值設計不合理,計分規則不合理,數據取數困難等等。再找到這些問題的真因和對策。對策即是流程的核心策略。
寫流程不分析客戶訴求,不找客戶不滿意問題的真因和對策,注定淪為寫作文。但是,認識到這一點,又如何找客戶、找問題、找真因、找對策,筆者總結出了實戰有效的問題解決八步法,在輔導流程編寫時發揮了積極作用,能讓企業員工套着模闆寫,快速的找準流程策略。
第二段是設計活動,涉及到圈範圍、下定義、劃邊界、分活動、尋觸發、細描述、做表單七個步驟。
這一段是個針線活,要做細。特别是在細描述環節,要将流程中每個活動描述到可檢查可驗證的程度,讓任何一個員工看了就能照着執行,讓任何一個管理者看了也能對照着檢查。
做表單環節,要做實。我常給客戶講,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IT化。表單是流程落地的最後一公裡,是組織經驗沉澱的載體,是員工具體操作流程時的對象。
第三段是設計運營,分定制約、做驗證、上系統三步。
流程寫的再好,運營不起來,沒人執行,一切等于零。
流程管理最大的問題,是寫完了員工不執行。這是企業的最大心病,也是咨詢顧問的最大難題。
我經常給客戶講。交通大擁堵,為啥?要麼是紅綠燈壞了,要麼是出交通事故了。交通大擁堵啥時候好了?要麼是紅綠燈好了,要麼是交警抵達處理事故了。
紅綠燈也好,交警也好,本質都是制約,都是盯着駕駛員必須按規則按流程開車,否則就扣你分罰你錢。所以,制約是讓流程執行的根本。
針對流程執行,筆者設計了橫向制約、縱向制約、斜向制約三重機制,在企業層面設置運營辦,讓流程不執行無處遁藏,一般在2-3個月的試運行期後,都能起到強化流程執行、改變員工行為的效果。
實施流程規劃,讓人力資源流程建設有了正确方向。實施流程梳理,讓人力資源流程切實能解決實際問題。那是不是這兩步就夠了呢?
試想一下。流程是橋面,下面沒有橋墩,流程能跑起來嗎?顯然不能。
流程規定的是誰在什麼時間幹什麼,如果這個員工不會幹,你設計的流程還會發揮作用嗎?顯然不會!
下一期,筆者将解決如何讓員工會幹的問題。
下期見。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