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必要掌握軟件系列)
以及這樣的内心獨白
軟件提升了設計效率
所以才會有一天改十幾遍的甲方
軟件上手容易
才有了如今半路出家的“設計師”
軟件能力逐漸成為了設計師們競争的資本
而如今人工智能 鹿班 橫空出世
在央視節目裡狂虐從業12年資深設計師
它可以一秒生成8000張不同海報
一時間
設計師們都在問自己的飯碗還端得住嗎?
答案一定是AI不可能替代設計師
因為不管是AI鹿班還是軟件
他們都是程序編寫的
而一旦程序出錯
ummm.......
如果客戶和鹿班說我要五彩斑斓的黑
可能鹿班就直接當機自閉了
和客戶溝通是設計之中必不可缺的一環
這是軟件和AI不可替代的
在溝通中畫圖快速表明自己的意圖
是設計師的基本技能
隻要這個技能在
即使有一天全世界都停電了
我們依然可以設計!
畢竟 畫圖 這個技能
可是我們前輩們傳承下來的手藝活!
不信?那就看看前輩們的作品
而這個設計圖就是
位于蘇格蘭格拉斯哥的米切爾公共圖書館
這效果圖有沒有看呆了?
在上世紀70年代可沒有電腦更别提軟件了
這些都是純手工繪制
不會手繪的設計師
都是假設計師!!!
在電腦還沒有辦法服務于設計的時候
在還沒有Adobe之類軟件公司的時候
那時候的設計師們的工具得鋪滿一桌面
(圖片來源網絡)
小溜能叫出名字的隻有圓規、尺子還有圓規和尺子.......
咳咳whatever不重要
那個年代的平面圖、效果圖、剖面圖等等
都是用這些工具一點點繪制出來的
這手上沒點功夫還真幹不了這個事情
那時候的工作室或許稱之為工廠更加合适
一個大大的車間裡面放滿了制圖桌
“沙沙”聲不絕于耳
設計師們渾身上下都透露着專注
他們有的一邊讨論修改方案
有的拿着各種工具反複确定尺寸
一些小型的工作室用了一切能利用的空間
就為了放下大大的制圖桌
相較于現在
我們坐在電腦桌前不斷點擊鼠标
手在鍵盤上飛速的敲擊着快捷鍵
那時候的設計師在做的事情更像是體力勞動
如果圖紙比較小
設計師的還可以保持正常的坐姿
那萬一碰到了工程量超級大的項目
例如一整個街區又或者是大型公園
這時候他們就沒有辦法保持正常的姿勢了
這工程量可真是讓人脫發
如此大的圖紙
要保證每一根線條的精确
保證圖紙的誤差要精确到小數點
所有的線條都需要用各種工具測量
尋找對照關系之後再進行标注
這樣的事情放到現在的社會
非大毅力者大耐力者不可為之
如果是我
我還是選擇讓甲方讓我修改十遍方案吧
我可不是處女座!
然而小溜還發現有個有趣的現象
那年代的設計師們他們的頭發和圖紙一樣
都是 一 絲 不 苟
和圖紙一樣嚴瑾
哪怕頭疼發型也不可以亂
标志性的偏分
他們這種從骨子裡帶出來的嚴謹
才是完成這些精美的設計圖的關鍵
用現在話來說他們都是獨具匠心的人
看了這麼久他們的工作的樣子
沒點作品怎麼能征服你們挑剔的胃口
話不多說
上圖
所有的效果圖不管是平面還是立體的
都必須保證數據和線條的精确
這些嚴謹的線條會讓強迫症患者極度舒适
CAD裡有各種工具和參數算法
來保證施工圖的準确性
而在那時候隻能靠反複的測量和計算
樓梯立面還有結構細節
全靠平時對實物的研究積累
每一個參數都是嚴格的計算得到的
怪不得如今的建築專業還要學習高數
從這些羅馬柱的圖紙來看
這些前輩對羅馬柱的研究
甚至可以出一本書
對細節以及結構的研究
可以說是細緻入微
看到他們畫的再想想我的
讓我趕緊吃個熱狗壓壓驚
我們繼續欣賞下人體CAD畫的平面圖
(圖片來源網絡)
建築設計我們已經說的夠多
下面我們再來聊聊平面的事情
海報
在那個時候打印機可沒現在智能
你隻要電腦編輯好了按下打印
嗡嗡嗡
一張海報就出來
這是那時候的打印機
(确切的說打字機)
就像字面的意思
它真的隻能打字
所以不管是雜志還是報紙上的海報
都是那時候的平面設計師畫出來的
像這樣的
那時候的平面設計師
首先你得會畫畫
可不像現在
會用ps
就能
當美工
為了給大家
詳細的描述下
那時候的平面流程
小溜特地找到了一個視頻
一位年近7旬的平面設計師
還原了他年輕時候做雜志的流程
這是他要複刻的雜志海報
首先他需要準備好海報上所用到的照片
還有準備使用的文案
事先用打字機出來
剪裁成自己需要的大小
會用到的工具主要有
刻刀、三角闆、丁字尺、各種拓印闆
他需要先在白紙上
定下海報的尺寸
然後用膠水把照片固定在自己想要的位置
(那個黑白的是照片!那時候海報是真的照片貼上去的)
接着把想要的文案啊元素啊之類的
就像做拼貼畫一樣拼成自己需要的闆式
(其實就是PS的圖層嘛)
當然在這裡的截圖
展現出來的是已經打印好的字
然而在那個年代
設計師必須非常了解字體
先用手稿寫下那些字并且标注字體
寄給印刷廠
然後和印刷廠的印刷師傅溝通
告訴他們自己需要的字體型号
包括大小、粗細等等
再由印刷廠做出字體小樣郵寄過來
設計師再進行剪裁到自己實際需要的尺寸
這個過程需要大概24小時!!
如果字體的間距不合适
還需要用小刀切開............
一點點手動調整字間距(word媽耶)
而當排好版之後
甲方和你的藝術總監覺得OK之後
但是發現照片上有瑕疵
(前方高能)
設計師需要聯系照相師
用上圖的小噴槍來修複照片
純手動PS!!!
而最終這些都沒有瑕疵之後
就需要添加一些框架規則
比如下劃線之類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神器)
找到你想要的線或者你要的字體
用一種專用的筆将這個神器墊在紙上
一點點均勻的擦
最終他就像打印一樣印在了紙上
(PS隻需要按住shift拉線完事兒= =)
而如果客戶還有其他要求
例如需要加一些沒有現成的修飾的線
則需要你用刻刀和圖形闆現場制作
(過程很繁瑣,這裡就不啰嗦)
最終我們得到一張
這樣的母版
而這個母版是沒有複制的
設計師把這個母版寄給印刷廠進行印刷
如果途中遇到不可抗力
刮風下雨啊之類天氣影響
導緻了母版的損壞
那麼一切又得從頭開始
(這個視頻來自youtbe 《Before there was Photoshop | graphic design tools | Photoshop 25th anniversary》如果你感興趣可以自行搜索觀看)
最後
來欣賞下那個年代的平面作品
電影《終結者》的海報
《超女》、《dollman》海報
(圖片來源網絡)
那時候的設計全靠一雙手
是一項耗費大量體力和時間勞動的成果
向那些出生在那個時代的前輩們緻敬
現在時代不同了
出現許多智能化的工具
使用他們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更有AI鹿班在瞬間完成大量基礎工作
但小溜堅信設計師是無法取代的
好的作品在于我們的想法
提升設計水平才是關鍵
沒有電腦我們依然可以做設計
願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設計的過程
少一些對設計師的誤解
善待這個職業
peace&love
-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