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詩詞都是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而有的詩詞則是從生活出發,用幽默滑稽的态度寫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4首選秀女的古詩,搞笑又有才,千年後讓人開懷一笑,又讓人生出同情之心,真的太絕了!
第1首:一封丹诏未為真,三杯淡酒便成親。夜來明月樓頭望,惟有嫦娥不嫁人。
古代帝王有一種選秀女的習慣,也就是在民間挑選美女,然後入宮當宮女。如果運氣的好,被帝王看中,說不定能夠一飛沖天,成為帝王的嫔妃什麼的。
就好像漢代的衛子夫,原來隻是平陽公主家的一個歌女。結果衛子夫被漢武帝看上,從此飛黃騰達,連帶着衛青和霍去病也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當年漢代的老百姓流傳着一首歌謠:“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不過,像衛子夫這樣飛上枝頭變鳳凰的例子太少了,多數秀女入宮之後,基本都是在冷宮中度過。
就好像唐代詩人元稹詩歌所描述的那樣:“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因此,基本上沒有老百姓希望自己的女兒入宮當宮女。畢竟,入宮了基本上就是一輩子不見面,而如果不入宮,就算女婿條件不太好,至少還是可以經常看見女兒。
所以呢,老百姓都挺怕皇宮選秀女,就怕自家的女兒被拖到宮裡去,再也沒有相見之期。
比如說,元代至正時期,民間傳言,皇宮又要選秀女了。
這一下老百姓慌了。那怎麼辦呢?這時候也顧不得挑三揀四了,隻要對方是男的,隻要對方現在沒老婆,那就趕緊把女兒嫁給他。
女兒嫁人了,就不滿足入宮的條件了,自然也就不會被挑選入宮了。
基本所有人都這麼想,于是乎,很多男人走到大街上,不管是三十歲還是四十歲,都會被強行拉到女人的家裡,直接拜堂成親。
天上掉下來一個媳婦,這真是比戲文裡的故事都要神奇,卻真真實實發生着。
甚至很多女孩子才十二歲、十三歲,她們的父母不讓她們入宮,也趕緊嫁人。
一時間,從北到南,一路都是兵荒馬亂,雞飛狗跳。
許多男人甚至都不敢在街上露面,沒辦法,一露面,就被好幾家搶着要拉去拜堂成親。
比較搞笑的,其實這一回所謂的“選秀女”,隻是謠言,并沒有真正實行。老百姓忙來忙去,錯點鴛鴦譜,反而把一些女孩子推到火坑裡。
所以就有個和尚寫了一首詩,既具有諷刺調侃之意,也具有同情憐憫之情:“一封丹诏未為真,三杯淡酒便成親。夜來明月樓頭望,惟有嫦娥不嫁人。”
詩的意思是說,選秀女的聖旨并沒有得到确認,老百姓們已經忙成一團了,立馬就讓女兒和别人成親。
短時間内,當地所有的女孩子都嫁人了,隻剩下天上的嫦娥還是單身女。
這一首詩,通過“嫦娥”和人間女子的對比,用幽默搞笑的口吻寫出了人間的荒唐事。
但是在荒唐背後,我們卻可以看到,古代老百姓在皇權之下是如此的卑微。
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為了不讓女兒入宮當宮女,老百姓們也隻能出此下策。
“惟有嫦娥不嫁人”,看上去是搞笑的詩句,但仔細一品味,我們又能發現其中的悲哀。
第2首:抵關内使未為真,何必三杯便做親。夜來明月樓頭望,吓得嫦娥要嫁人。
無獨有偶,到了明代,又傳出了“選秀女”的風聲。
據說有個太監假傳聖旨,奉旨選官女,老百姓們又吓得夠嗆。
于是不管窮人還是富人,都趕緊讓女兒出嫁,根本不去考慮什麼門當戶對,也不會管什麼三媒六聘。
後來,大家才知道,原來又是一次假消息。
所以就有人改了元代那首調侃的詩,變成了“抵關内使未為真,何必三杯便做親。夜來明月樓頭望,吓得嫦娥要嫁人。”
這首詩比元代的原詩更進一步,直接說天上的嫦娥也吓得要嫁人,真是非常搞笑。
這是用誇張的說法寫出了當時老百姓們瘋狂嫁女兒的荒唐景象,讓人瞬間就能想象當時的情景。
稍微改了幾個字,而意思不同,搞笑的意味更加濃厚,真是有才啊。我們細細品味,也能體會到古代老百姓的不容易。
第3首:翡翠屏風燭影深,良宵一刻值千金。共君今夜不須睡,明日池塘是綠陰。
這首集句詩,同樣是描寫那些女孩子因為怕入宮而随便嫁人的情景。
翡翠屏風燭影深,出自李商隐《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良宵一刻值千金,出自蘇東坡《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共君今夜不須睡,出自賈島《三月晦日贈劉評事》:“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
明日池塘是綠陰,出自韓偓《惜花》:“臨軒一醆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綠陰。”
此詩前面兩句寫的是成親的情景,很好理解。
可能有朋友,對詩的後兩句“共君今夜不須睡,明日池塘是綠陰”有點不理解,這裡簡單解釋一下。
共君今夜不須睡,在賈島的詩歌裡,原本意思是說賈島和朋友在一起很快樂,所以聊天一晚上,顧不得睡覺。
明日池塘是綠陰,在韓偓《惜花》的裡,原本意思是說,落花的紅褪去之後,隻剩下了池塘旁邊的草,再也看不到花了。
詩人把這兩句詩放在一起,意思就大有不同了。顯然,詩人這是說的新婚男女洞房夜的情景,所謂颠鸾倒鳳,不知天之既白,直接一晚上沒合眼。
特别是對于女孩子來說,今夜還是小姑娘,明天已經是婦女了。所以“明日池塘是綠陰”,其實就是洞房的含蓄說法。
原本這些年輕的女孩子可能不會這麼早嫁人,也可能不會那麼随意嫁人,隻是因為“選秀女”的謠言而被迫出嫁。
所以,古人才會覺得這首詩搞笑又有才,既體現了那些年輕女子出嫁的情景,又含有同情與惋惜的“惜花”之意。
第4首:大男小女不須愁,富貴貧窮錯到頭。堪笑一班貞節婦,也随飛诏去風流。
關于選秀女,還有比較離譜的事情。老百姓聽說,某個帝王喜歡寡婦,想要讓寡婦當宮女。
于是,那些本來選擇守節的寡婦都慌了!
這時候也顧不得三七二十一了,迫于無奈,嫁給普通人總比入冷宮好很多。
所以民間的寡婦,不管是老太婆,還是年輕女子,通通趕緊找丈夫,又鬧了個天翻地覆。
于是就有人寫了這首詩調侃,說那些寡婦們因為“飛诏”而嫁人“風流”,真是“大男小女不須愁”,正所謂錯有錯着,亂點鴛鴦譜,卻得個不錯的結局。
這個詩人本意是想要嘲諷寡婦們一窩蜂嫁人的亂象,但是在後人看來,卻可以感受到寡婦們的悲哀。
可見,“選秀女”真的“猛于虎”啊,古代的老百姓們真是很無奈啦!所以這些詩歌,讓我們看了又好笑,又覺得同情。
大家還知道哪些有趣的詩詞呢?歡迎留言哦。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多多點贊和分享我的文章,這對我非常重要。我是真遊泳的貓,再次感謝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