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ps5厚度對比ps4

ps5厚度對比ps4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16 07:56:52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

之前官方已經對索尼的最新次世代遊戲主機PlayStation 5-PS5主機進行了拆解,這邊就直接做開箱了。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2

外箱以相當直白的方式呈現,直接就擺出PS5的渲染圖;并搭配與主機同設計的白色設計。在後方也有隐隐約約的△○×□四個搖杆按鍵圖示;而盒側與後方也展示了主機完整的直立、橫向擺放樣貌。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3

背面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4

右側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5

左側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6

開箱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7

說明

打開盒頂的第一層紙箱,可以看到拿出的說明,以及給已有PS4 玩家的建議。簡單來說就是可在同一Wi-Fi 或網絡環境下轉移資料、可共用擴充儲存設備,以及帳号内的遊玩資料如獎杯、紀錄、好友等信息都能無縫轉移。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8

完全打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白色盒子,是安放相關配件的區域,大緻可分為三區。左區上層為說明文件,下層則是底座以及HDMI連接線;中央是常見的八字電源線。最後右區為升級亮點之一的DualSense 無線控制器,一旁有USB-C 充電線。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9

這邊也附上PS5随附的全部配件給大家參考。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0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1

把配件盒拿掉後.....終于,PS5的主機就在裡面了!!!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2

本體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了,這邊就直接拍四個角度。本次開箱的是有4K藍光光碟機的标準版,機身尺寸為W390 x H104 x D260mm,重4.5kg。先前就已經知道它已經算有份量了....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3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4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5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6

這邊簡單跟Xbox Series X簡單比一下,就可以知道兩機的個頭真的差不少啊~後續也會有更詳細的兩機比對。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7

回到主機,PS5設計就小編自己覺得,跟先前被網友惡搞的那種世界著名地标建築相當類似白色的區域是以霧面材質,中央的I/O連接端子則是以亮面黑設計。對外觀維護來說,黑色區域就比較容易沾到指紋跟灰塵。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8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9

白色與黑色白色區域基本上算裝飾用的面闆,與黑色本體連結的兩側正面有着散熱通風口。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20

在白色裝飾闆内部也有玄機!為了拆卸而具備的些許止滑紋路,都是由滿滿的△○×□組成!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21

将兩側白色裝飾闆卸除後,就能看到正面兩側的通風口。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22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23

主要的散熱手段就是這個雙面直徑120mm、厚45mm 的大型風扇了。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24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25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26

另外要說的是将白色面闆拆卸後可以看到兩個大孔洞,就是用于集塵的,保養時可用吸塵器清潔來保護主機以及維持運作的順暢度。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27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28

正面的操控區域則是有USB-A 2.0 Hi-Speed(480mpbs)加上USB-C 3.2 Gen2 10Gbps兩個連接口;下方的電源鍵以及退碟鍵是機械式按鍵,一旁白色區域就是獨立出來的4K藍光光驅了。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29

背部兩側最為顯眼的地方則是出風口,I/O接口上至下分别為USB-A 3.2 Gen2 10Gbps x2、RJ-45網線插孔、HDMI 2.1以及電源插孔。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30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31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32

PS5本身内建了825GB的訂制款NVMe SSD固态硬盤,拆機後風扇旁邊的空間也有可擴充的M.2 PCIe 4.0 NVMe SSD插槽。當然也能通過主機上的插槽以外接硬盤方擴充空間。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33

大緻介紹了PS5主機,接下來介紹一下随附的底座用法;上面的直立拍攝是因為寫文章而拍,真的要用建議一定要裝上底座.....而本次因為PS5類似夾心的對稱造型,無論直立或是橫版都需要利用腳架;因此腳架這邊可以看到是能旋轉外側的勾爪的。首先是相對簡單的橫擺方式,首先将首先将勾爪固定在面闆後标有△○×□的地方(這個細心程度),固定好後将底座對準主機本體就搞定了。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34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35

完成後底座就能有效支撐主機,不會讓白色面闆直接接觸平面,而且沒有底座直接橫擺也是歪歪斜斜的.....。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36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37

直立則是要花一點功夫,先讓勾爪與底座凹槽呈平行,然後可以從底座的小暗格中發現一根螺絲,以及安放主機底部螺絲孔的保護套;将螺絲取出,并把勾爪卡入機背的排氣孔,鎖上就完成了!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38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39

實際直立後可以看到因為底座高度,主機本體會被墊高一些。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40

完成直立樣貌後,剛好路由器也是直立的白色款,自然是要來僞裝一下,有夠像!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41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42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43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44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45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46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47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48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49

看了上面的開箱,下面看看PS5主機的性能表現、用戶界面,還有遊戲的實際體驗了!将會拿PS4 Pro與PS5做不同的比較;也會以PS5首波大作《漫威蜘蛛俠:邁爾斯·莫拉雷萊斯》的初步體驗為主。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50

▌PS5 / PS4 介界面性能解析

PS5的硬件性能相信不用再多說了,這邊簡單闡述一下比較核心的數據。其最高支持8K 、4K 120fps分辨率,本次版本為4K藍光版本、并内置的825GB SSD、支持M.2 PCIe 4.0 NVMe SSD插槽擴充、藍牙5.1、Wi- Fi6;以及自行研發的Tempest 3D音效技術、觸覺回饋(haptic feedback)技術等。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51

主機在開機後,正面兩側上方的風口會有光條(藍色),而DualSense無線控制器則是将光條改為觸控闆四周。但PS5在發布之前放出的消息,對于亞洲玩家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将确認、取消的O、X調換。自己原本覺得習慣成自然,久了就好了~但一開始玩就真的會狂按錯.....然後好不容易習慣,換回PS4的時候又一直按錯。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52

用戶界面部分,PS5主畫面跟PS4 Pro其實操控上大同小異;習慣PS4的玩家一定知道什麼功能在哪裡。但PS5的界面美化實在是不能比啊。PS5主畫面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53

PS4 Pro主畫面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54

PS5主畫面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55

PS4 Pro主畫面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56

PS5 遊戲保存庫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57

在原本搖杆的PS按鍵部份,PS5按下後會出現下排的功能選單、包含首頁、通知、音樂、派對以及電源開關等,跟以往PS4按下回主頁、長壓變電源選項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58

主畫面的遊戲界面部分也是有點像又有點不像,比較特别的地方是在更多選項的地方,點開後如果是PS5 / PS4雙版本的遊戲,是會顯示版本的。遊戲界面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59

版本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60

主要的設定菜單,可以看到整體界面的不同,以及部分選項的整合後。讓PS4 Pro 的菜單看起來就比較多一些。以及PS5界面美化上真的是多了不少改進.....PS5 設定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61

PS5 設定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62

PS4 Pro 設定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63

PS4 Pro 設定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64

PS4 Pro 設定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65

另一個PS5與PS4 Pro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截圖的“SHARE”按鍵,改為“CREATE”創建鍵,其實它還是用于截圖、錄影的,隻是在操作、界面上都有些許不同存在,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66

在PS5 / PS4 Pro截取和分享的功能大抵相同,但PS5将其分為三大類别,分别是「截取畫面」、「播送」以及「獎杯」。PS5 分享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67

PS4 分享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68

在主畫面、遊戲時按下“CREATE”創建鍵時,跟PS4 Pro 的界面也不太一樣。可以看到有截圖、錄影以及左方一個儲存遊玩片段以及完整影片的選擇。右方則是播送以及截圖的相關設定,這邊就能看到PS5 的亮點之一,可直接錄制4K HDR 的影片不視頻用采集盒啊!自然對手Xbox Series X 也能辦到。分享功能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69

錄制方式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70

設定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71

創建按鍵的快捷方式則是跟PS4 Pro 的類别相同;并可選擇最長一小時的最近遊玩過程。至于截圖部分,則是少了畫質僅有文件選擇;猜想應該是跟着當下屏幕分辨率的畫質變化?

PS5 創建按鍵快捷方式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72

錄制長度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73

截圖格式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74

PS4 Pro 截圖設置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75

錄影則是像剛剛創建鍵時介紹的一樣,并可錄制包含麥克風或是派對時好友的聲音之餘;這邊有的地方要注意,就是4K HDR 影片僅可錄制WebM 格式,其他才是MP4,這點跟Xbox Series X 比起來是比較不便一些。PS4 Pro 這邊機内自然就隻能錄制最高FHD 的畫質。PS5 錄制文件類型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76

PS5 錄制文件類型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77

PS4 Pro 錄制文件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78

PS4 Pro錄制文件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79

播送内容這邊設置大緻相同,獎杯設置上也有達成就會自動截圖、錄影的功能。

PS5 播送内容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80

PS5 獎杯設置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81

像這樣得到獎杯後,就會自動錄影了。要提的小地方是,如果是采用剛剛創建鍵右方的錄制新的片段,同步截圖時就會将中央錄影的秒數也截進去,這點不得不慎啊~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82

PS截圖相冊跟PS4 Pro的比起來也美觀不少,隻能說希望能像Xbox Series X一樣能把UI下放啊

PS5截圖相冊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83

PS5截圖相冊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84

PS4 Pro截圖相冊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85

針對電視的輸出部分,要先提的是先前官方已經表示,随附那條看起來有點疑慮的HDMI 線材,是HDMI 2.1 沒錯,請大家安心.....針對影像的輸出部分,則是可自動調整HDR,以及顯示相關信息的地方。PS5 屏幕圖像設置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86

輸出信息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87

畫面調整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88

藍光設置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89

稍早前有外媒提到官方指出PS5上市時SSD是還沒開放擴充的。因應NDA的報導規範,小編這邊其實無法拆機;但從官方的影片、外媒的訪談(還有夢到在安裝),打開飾蓋時SSD插槽有個保護鐵片,移除後根據整體寬度約22mm,并支持30 / 42 / 60 / 80 / 110mm長度的SSD;至于有内置散熱片的SSD,照官方影片的插槽深度來看,安裝後可能會無法蓋上飾蓋,這點對于實際運作時不知會不會有影響。後續主機真的能開放使用時再來跟大家分享。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90

至于一般以外接硬盤當作擴充空間的作法,在PS5上一樣的行得通!但這樣的做法隻支持PS4向下相容的遊戲,PS5本體是不支持的;另外,這張其實有個錯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91

錯誤就是系統會提示,需要将擴充硬盤接到後面支持USB-A 3.2 Gen2 10Gbps的連接口,如果是USB-C的線材應該也能用在正面的USB-C 3.2 Gen2 10Gbps,就看自己要選擇用何種方式為搖杆充電。連接位置提醒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92

完成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93

*關于PS5 / PS4 Pro啟動與開機速度這邊,小編沒有注意到同事的PS4 Pro沒有更換SSD,感謝網友提醒!以下就當作一個參考,之後會跟Xbox Series X做個詳細比較。因應PS5内建的SSD是定制化的産品,自然也是要跟PS4 Pro比一下重新啟動的速度。這邊以關機後黑畫面開始算,到出現按下PS按鍵的圖示為止。PS5約花41秒(00:06-00:41),PS4 Pro則是約花了50秒左右(00:14-01:04)。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94

PS5開機速度PS4開機速度接下來是遊戲的開啟速度,這邊為求公平就拿了光盤版的《漫威蜘蛛人》做測試,并檢查兩段的讀取時間;分别是首頁啟動遊戲至進入主畫面,以及遊戲讀取進入序章的時間。PS5 在啟動遊戲花了32 秒(00:03-00:35),遊戲主畫面進入序章花了16 秒(00:42-00:58);PS4 Pro 則分别花費55 / 41 秒(00:05 -01:00 / 01:07-01:48)。這個差異之明顯!PS5《漫威蜘蛛人》開啟速度PS4 Pro《漫威蜘蛛人》開啟速度音量部分,雙機都是以分貝計指向直立的機身正前方,大約有5.5cm 的距離來測試開機的音量。PS5 這邊得出46.5 分貝,略低于PS4 Pro 的48.6。但實際聽到的話PS4 Pro 開機時會有一個很大的運轉聲音,坐在約1.5 公尺外的沙發都聽得到,PS5 開機就幾乎沒聲音,隻有按下控制器遙控開機的逼一聲。

PS5音量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95

PS4 Pro音量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96

硬件參數中一個比較大的不同,應該是在Wi-Fi 上。PS5 最高可達Wi-Fi6,PS4 Pro 還有Xbox Series X 則是5GHz。小編測試的Wi-Fi 環境是支持Wi-Fi 6 的,PS5 上傳跟下載分别是89 / 233 Mbps,PS4 Pro 僅有240.3Kbps 上傳與50.7 Mbps 下載,如果是買數字版的朋友,就很明顯可以知道差距.....

PS5 Wi-Fi 測試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97

PS4 Pro Wi-Fi測試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98

先前介紹外觀時有介紹到,PS5采用的是一顆直徑120mm厚45mm的風扇。而直立與橫擺的I/O接口兩側則都是排風口,接下來也将看看PS5的散熱能力如何。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99

首先是進入主畫面待機一陣子(約半小時吧)的狀況,PS5的後方最高溫度為32.9度;同樣待機約半小時的PS4 Pro,後方排熱口直接來到了46.9度!除了大風扇之餘,或許PS5兩個裝飾片加上體積較大的設計,可能是直接赢過PS4 Pro的主因吧。

PS5 待機熱量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00

PS4 Pro 待機熱量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01

從待機溫度大概就知道真的跑起來PS5 的赢面在哪,這邊也以《漫威蜘蛛人:邁爾斯·莫拉萊斯》作為測試,看看一小時後主機的熱量會在哪。起始的溫度正、背面為33.6 / 42.1 度;約過一小時後上升至40.8 / 49 度。感覺上相較Xbox Series X 好像比較有赢面;但因為遊戲不同,屆時再取個更為嚴謹的狀況下測試(目前測試環境都是一樣的)。

起始溫度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02

起始溫度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03

一小時後溫度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04

一小時後溫度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05

以上大緻為目前PS5的性與UI介紹,關于PS Plus、PlayStore以及SSD部分礙于報導規範的因素,将會于下一篇再做介紹。至于PS5的畫質表現上,下面就将以《漫威蜘蛛人:邁爾斯·莫拉萊斯》的初步試玩心得做介紹。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06

但我必須說這個Demo 影片騙人!實際玩Miles 根本沒有那麼多技能啊啊啊啊啊

▌《漫威蜘蛛人:邁爾斯·莫拉萊斯》初步試玩心得

《漫威蜘蛛人:邁爾斯·莫拉萊斯》可以說是PS5起初上市時,原生的大作之一,劇情也是與《漫威蜘蛛人》同世界觀,并有劇情銜接的。起初就是由新蜘蛛人Miles Morales在紐約地鐵做為開場,看看這個截圖的光影質感!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07

遊戲中針對畫質與流暢性可以選擇4K 30fps有光線追蹤、增強等各式性能強化,而4K 60fps則是會以流暢度為主。畫質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08

畫質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09

其餘設置基本上跟《漫威蜘蛛人》當初開新遊戲的設定差不多。 由于NDA的關系不太能介紹到劇情核心,簡單來說呢就是Peter Parker要跟Mary Jane去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10

渡假工作,因此在一次的合作關卡後,Peter就會把守護紐約的重責大任交給Miles了。 Miles對于Peter可以倒吊喝咖啡這件事情相當驚吓,小編我啊其實驚吓的是整體的光線效果跟畫質啊! 實際進入遊戲後,如果有玩過《漫威蜘蛛人》的朋友一定對介面不陌生,不同的是Miles會有更多能力展現。 強調這不是遊戲動畫,這是遊戲實景.....有看到這個雪片嗎!? 在移動上也跟《漫威蜘蛛人》相同,就是一般開放式遊戲的玩法,到了後期也能通過地鐵站快速移動。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11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12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13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14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15

指标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16

地圖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17

快速移動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18

移動的方式最主要的還是在大樓間蕩來蕩去了,Mile 在空中也能做出不同的特技,還會增加經驗值以及毒液含量,平常沒事就可以做一做為戰鬥做準備。部分通關時,需要利用像是蜘蛛雷達掃描的方式,來探知一些開關。這也是因應Miles具備Peter所沒有的生物電流能力,讓遊戲新增不同的解謎玩法。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19

技能小編玩的時間沒有很多,但大緻可分為一般戰鬥還有毒液(其實就是電流)等。最下方則是有戰鬥、穿梭以及潛行三大技能,是沒辦法像上面蜘蛛網般藉由升級的點數加強。而《漫威蜘蛛人》有看頭的戰衣以及零件系統也都維系了下來。

技能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20

戰衣配件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21

剛剛有提到的戰鬥、穿梭以及潛行三大技能,則是可在地圖、或是路上看到高高的蝙蝠蜘蛛燈做辨别,完成全像Peter 的訓練後,就能基于原本的能力再度強化。比如說完美閃躲後可直接反擊敵人,或是空中移動得更快等等。訓練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22

訓練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23

這邊戰鬥訓練可以看到出現的是全像投影人。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24

後期還會拿到随身版的全像投影機,就能在蜘蛛絲、重力井等當作道具中協助戰鬥,這邊就來示範一下利用全像投影機分散敵人注意力。而蜘蛛絲可以用于遠攻,或是大型的敵人用于讓其癱瘓而使出破綻。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25

市區中也有不同維護治安的任務,小編自己蠻喜歡飛車追逐的,感覺就跟電影沒什麼兩樣啊!這邊可以發現第一個任務其實是失敗的,但隻要按個X,讀取時間幾乎沒有,怕!以小編目前體驗的戰鬥來看,《漫威蜘蛛人:邁爾斯·莫拉萊斯》其實使用毒液(電擊)攻擊的手段算蠻多的,并借此搭配其他道具、甚至隐形等能力來累積無傷的連擊數。為什麼這樣說呢?遊戲有個基本要素是,累積15 次連擊才能換得一擊必殺的終結技,因此在一對多的狀況下,有效的癱瘓、躲避敵人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小編自己就蠻喜歡利用道具或是癱瘓對方後拉起對方大風車當武器,如此可讓敵人不近身,也能快速累積終結技,就能打出相當流暢的戰鬥。這邊也附上一些遊戲内的4K畫質截圖,都可點擊放大觀看畫質。尤其是光影、天氣表現都是可看性相當高的! 目前大緻将PS5的面紗揭開了約80%,以次世代主機的表現來說。其的确跟PS4 Pro拉出一截不小的落差,尤其是截圖、錄影,以及光影追蹤的性能上。另外一點是在《漫威蜘蛛人:邁爾斯·莫拉萊斯》時沒有提到的,小編玩了大概兩天,回過神來其實隻有發現,在進入遊戲時才有短暫的讀取時間。其他在遊戲内過關、甚至是任務失敗,幾乎讀取時間是零.....這個沉浸感真的相當可怕!後續等拿到其他可公布的遊戲時,再來好好測試,甚至跟Xbox Series X做個對比!(via.mobile01)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26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27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28

ps5厚度對比ps4(次世代主機PS5解析與PS4)12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