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7度暖爸
提起讨好,有部分人會深有感受:明明心裡想拒絕,嘴上卻做不到。因為讨好者常常放大自己的攻擊性,弱化他人的承受能力,擔心因為自己的拒絕令對方難過。所以,讨好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他們的共情能力很強。
共情,是指一個人能感受到他人情緒、内心活動的能力,也被稱作同理心。但共情能力強不代表情商高。情商包括了調控情緒、識别他人情緒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而讨好者時常陷入情緒中,自我情緒調控能力較弱。
讨好者的最大特點就是自我價值感低下,常忽略自己,總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付出引起他人的注意。因此,讨好者往往對他人存在高期待,一旦對方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要求,就很容易陷入情緒中。如果在人際關系中長期累積失望,或是情緒來臨比較激烈,讨好者的攻擊性會瞬間爆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緒失控。
如果父母能将孩子身上的讨好特質去除掉,讓怯懦、自卑消失,孩子的讨好劣勢将轉化為優勢。
讨好的根源
讨好的根源在于:讨好者内在自我價值感低下、自卑。認為隻有自己表現得好,才配得上别人的喜歡;擔心他人受傷,不敢表達自己的攻擊性。
直白一點說:父母沒有和孩子形成健康的親子關系,沒有良好的親子互動;在親子關系中,父母總是希望孩子滿足自己的要求而孩子的需求總是被忽略,為了緩和父母的情緒,孩子成為了父母的照顧者;親子互動中,對孩子的價值有貶損的言行。
這些話,可能會讓父母感覺不舒服,但我仍然希望你能接得住。因為痛,也是改變的動力,或許正是因為痛,才開始了療愈。
讨好者不會拒絕委屈自己
讨好者,在關系中,能清晰感知他人的需求以及當下的情境,反而忽視自己的需求。他們因為内在價值感比較低,常常會産生“都是我的錯”之類的想法;在行為上則過度和善,習慣于道歉或乞憐。
讨好者普遍不會拒絕别人,他們害怕對方無法承載自己的拒絕。他們并不是不想拒絕,而是不會、不敢、不能用言語或行為合理表達拒絕,按照薩提亞的理論來說,是身心不一緻。
明明心裡大喊不要,嘴上卻勉強答應,而後又自責、後悔、内疚......内心沖突不斷,損害健康。當情緒累積到身體承受極限,會通過身體生病的方式表現出來,然後不用讨好,就能心安理得接受他人照顧。
(題外話:如果你的孩子有如此多的沖突,他還有資源用于學習嗎?)
父母做到3點劣勢變優勢
薩提亞認為:每一種生存狀态,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内在資源,薩提亞模式的主要目标即是達到表裡一緻及高的自我價值。通俗點說:就是要讓人内外一緻,心口合一,身心一緻。
父母在家中做到以下3點,讨好的娃,會剔除讨好、怯懦、自卑,學會重視自己,同時還具有共情能力,真正将劣勢變為優勢:
1、提升自尊
提升自尊的最好辦法是父母親學會尊重孩子。因為孩子最初對于自我的認知,來源于父母對于自己的看法。尊重,是指尊重孩子的想法,尤其是和自己意願相悖的想法,别總是用成人的邏輯和标準衡量孩子的想法。
隻有父母學會了尊重孩子,孩子才會開始尊重自己,不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可恥的,消除不健康恥感,才能讓孩子提升自尊。
2、樹立自信
樹立孩子的自信,也是在幫孩子提高自我價值感,讓孩子感覺到“我能行、我可以、我沒問題”。要做到這一點,父母需要多采取積極的視角看待孩子的言行,多使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孩子。但是要杜絕諸如“你真棒,你真聰明”之類的,過分誇大、誇獎人格的鼓勵。鼓勵的語言要具體,例如:你幫媽媽......說明你長大了,能替媽媽分擔家務。
3、發展攻擊性
心理咨詢的目标之一就是發展人的攻擊性。從攻擊性的角度來看,讨好的孩子不敢表達拒絕,是因為不敢表達攻擊性,因為在家中,沒有人能承載他的攻擊性。當他表現出攻擊性時,父母的回應要麼是更強烈的攻擊性,要麼是冷漠、忽視。
面對孩子的攻擊,你能做的就是幸存下來!這裡的幸存二字,指的是父母功能的幸存,而不喪失。想象一下:當孩子因為某事被情緒侵襲,而後失控,沖你大喊大叫,如果你以更激烈的方式回應,孩子也會安靜下來。但是我想告訴你:這是非常簡單的處理方式,也是非常原始的處理方式,孩子會因為恐懼選擇停止,并不是意味着他心服口服。
如果你能平靜面對孩子,讓父母照顧者角色的功能得以體現,也就是承載住了孩子的攻擊,有利于孩子攻擊性的發展。
當你看到這裡,你或許會納悶:如果我真這麼幹,是不是會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别急,這是我下面要和你聊的話題。
接納并不意味着縱容
其實,上面一大堆文字,總結起來就兩個字“接納”。接納,并不意味着縱容,父母可以接納孩子的情緒、心理動态,但不是接納行為。例如:孩子在情緒化狀态下,摔碎了一隻水杯,那麼這種行為是不可接受的。
面對孩子的攻擊、情緒化狀态、不當行為,父母這樣處理:
1、發生了什麼事情?
詢問孩子事情經過,給孩子澄清的機會,而不是以我們認為的事實來衡量。
2、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尊重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合理表達情緒。
3、你有什麼想法?
開始建設性的讨論,引導孩子思考怎樣應對。
4、那你覺得該怎麼辦?
為了你這個想法,你應該做些什麼?
5、你的決定後果是什麼?
針對決定可能産生的後果讨論,而不是無腦做決定。這是提升孩子為結果負責的能力。
6、你決定怎麼做?
經過分析之後,再次确認孩子自己的決定。
7、你希望我為你做什麼?
這是一句非常有“殺傷力”的話,無論對誰說,都會讓對方感受到:被關心、被關注、被尊重。
結語:讓孩子帶着讨好的人格特質生活、成長,會很痛苦,但是也要注意千萬别矯枉過正。這會令孩子丢棄掉自己的共情能力優勢,反而不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千萬别指望你處理一次、兩次甚至三次,孩子就能發生很大的變化,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相信我,為了孩子的未來,一切都很值得!
建議閱讀:父母4種行為易養出讨好的娃,卑微怯懦,行走在關系中的情感乞丐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留言或私信,有問必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