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盛夏的末梢,不經意間就進入了立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是秋季開始的節氣。
早在周代,逢立秋這日,天子就會率領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内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報奏。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另外,不論朝廷還是民間,在立秋收成之後,會挑選一個黃道吉日,一來祭拜感謝上蒼與祖先的庇佑,二來品嘗新秋收成的米谷,以示慶祝,足見古代先民對立秋之日的看重。
詩人們也會在立秋這天,吟詩寄懷。白居易《立秋日曲江憶元九》詩: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裡,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這是白居易在立秋日惦念遠方的朋友元稹。
清代喬崇烈《立秋日枕上》說:
新涼滌殘暑,細雨作秋聲。
笛簟初宜夜,鳏魚自怆情。
草荒原上冢,夢斷驿前更。
來日憐兒女,單衣補未成。
詩寫立秋之景,突出節候變涼。
在古代的詩詞中,節令之秋往往隐喻着人生之秋,透着一種蒼涼之态。如晚唐詩人令狐楚的詩詞《立秋日》: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詞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
心中舊氣味,苦校去年時。
北宋詩人宋祁也有詩詞《中山立秋》:
峰雲曉影破孱顔,萬裡風生結早寒。
人在兜零煙外走,歲從鶗鴂口中殘。
槽花并滴添新酎,笥月兼輪掩故纨。
白發光陰誠可惜,五年搔首望長安。
唐代詩人李益的《立秋前一日覽鏡》最有代表性,詩雲: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将兩鬓雪,明日對秋風。
作者聯系自己一生為官,現如今兩鬓如雪,感慨系之,無限悲思。起句感歎人生世事如過往雲煙,承句感懷鏡中之我已老态龍鐘,轉句自嘲一生所得惟鬓上白發,結句惜時憐己,歲将暮矣,人将老至。
就在衆多詩人抒發光陰虛度感懷悲秋情結之時,唐代詩人劉禹錫卻獨樹一幟。他在《秋詞二首》的一首中寫道: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首詩一反往昔悲秋的文人時尚,表達了愛秋喜秋的新意境。盡管王維的《山居秋暝》已流露了“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尚秋情緒,但這還隻是一種歸隐意識,而此詩卻獨辟蹊徑,氣勢豪放,立意更深刻了。
立秋後,會迎來七夕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牛郎織女的凄美傳說,早在漢代就已定型了。千百年來,也讓詩人們為此留下了許多名句佳作。印象較深的是白居易的《七夕》,詩雲: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此詩寫七夕秋色,抒七夕情懷,立意卓然,言簡意豐。
立秋後,炎熱的暑氣還一時難消,常有“秋老虎”的餘威發作,民間有“秋後一伏熱死人”的俗語,但不管怎麼熱,天氣總的趨勢是逐漸轉涼,立秋後下一場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這便應了民間的一句歇後語:“秋後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不過,這句歇後語,其内涵在不少的文字表述中又有了另一層面的外延。
◎本文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