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來臨,很多人會通過拔罐來排出體内的濕邪。然而,你知道嗎?拔罐并非适合每個人,而且在拔罐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禁忌。近日,山西省中醫院康複科醫生馬榮就拔罐問題為大家做了梳理。夏日裡感冒促發率高,拔罐療法能對感冒初期和風寒以及濕氣引起的風濕病起到很好的療效作用。
拔罐并非人人适宜
或許大家知道,拔罐療法包括氣罐和火罐兩種,目前比較流行拔火罐。拔罐療法可以分筋散寒,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因此可以起到調整身體狀态、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效。
拔罐療法雖然簡單易行,且效果不錯,但并非所有人都能采用,特别是以下人群需要謹慎選擇:
皮膚過敏、皮膚損傷者。拔火罐有可能加重過敏症狀。皮膚潰瘍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發感染、水泡,加重潰瘍。
孕婦、女性月經期。尤其是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婦如果進行不适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産等。如果經期在小腹或者腰骶部拔火罐,會造成月經量過多。
酒足飯飽後。血液流向肝髒進行代謝工作,此時拔火罐,氣血又被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導緻心髒不得不多跳幾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現眩暈、惡心等各種不适。
夏季拔罐注意事項
需要提醒的是,除以上人群外,人體的一些特殊部位也不适合拔罐,比如臉部、腹部等肌肉不豐富、有髒器空腔的地方不提倡拔火罐,尤其是腹部,很容易形成腸套疊、腸梗阻;還有就是體位容易移動或者骨骼凹凸不平、毛發比較多的地方不适宜拔罐。拔罐時要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選擇适宜的罐,操作時必須迅速,才能使罐拔緊,吸附有力,而且夏季留罐時間也不适宜太長,最好控制在10分鐘左右。
此外,在拔罐時還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幾點:
拔罐時,室溫需保持在20℃以上,最好在避風向陽處。
拔罐的順序應該從上到下,罐的型号則是上小下大。
患者以俯卧位為主,充分暴露施術部位。
拔罐時的吸附力過大時,可按擠一側罐口邊緣的皮膚,稍放一點空氣進入罐中。初次拔罐者或年老體弱者,宜用中、小号罐具。
一般病情輕或有感覺障礙(如下肢麻木者)時,拔罐時間要短。病情重、病程長、病竈深及疼痛較劇者,拔罐時間可稍長,吸附力稍大。夏日裡感冒促發率高,拔罐療法能對感冒初期和風寒以及濕氣引起的風濕病起到很好的療效作用。夏天拔火罐治療一些冬季易發的疾病效果也比較好,這就是常說的冬病夏治,包括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反複感冒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