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解讀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春天的時候,桃花開了,有一戶人家的姑娘要出嫁。詩人為美貌的新娘吟唱一首歌,贊美新娘的美貌,送上衷心的祝福,願新娘在新的家庭生活幸福。
人們常說,第一個把鮮花比做美人的是天才,第二個把鮮花比做美人的是庸才,第三個把鮮花比做美人的,那就是蠢才了。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集。這一首詩就是其中最早用鮮花比做美人的詩。所以,它是“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
詩的第一段,用桃花比喻新娘的美貌。新娘的形象充滿着青春的氣息。灼灼二字,将客人看到新娘時,眼前一亮的情景描繪得極為生動。
第二段,從桃花轉到桃樹的果實,表達了詩人美好的願望 ,希望新娘能夠很快生下小寶寶。
第三段,詩人從桃樹的果實轉而描述茂密的桃葉,寓意着新娘将跟丈夫一起齊心協力建設新家庭。新的家庭将像桃樹一樣開枝散葉,如桃樹一樣繁榮茂密。
詩中用桃花贊美新娘,也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如果一個家庭要幸福美滿,妻子的作用十分重要。
在中國的曆史上,也流傳着很多妻子聰明又賢惠的故事。
在漢朝時候的河南,有一位叫樂羊子的人,他娶了一個妻子。古代姓名制度并不建全,很多男性的名字很随意,而很多女性連名字都沒有,有關女性的記載也很少,所以這位樂羊子的妻子不但沒有留下名字,連她是誰家的姑娘都不知道呢。
但這位妻子卻非常的賢慧。
有一天,樂羊子出去辦事,回來的時候臉上喜氣洋洋,好像碰到了什麼好事。
果然,樂羊子進家門後,悄悄把妻子拉到一邊,從懷裡掏出一塊金餅,高興的告訴妻子:“今天運氣真好啊,我在路上撿到了一塊金餅,看,用這塊金餅,我們可以買好多東西!”
樂羊子的家裡很窮,有這樣的金餅,相當于發了一筆橫财。
正當樂羊子期待妻子的表揚時,妻子卻一點也不高興,反而将樂羊子拉着坐下,勸解道:“我聽說志士不會喝‘盜泉’裡的水,清廉的人不會吃他人傲慢施舍的東西,何況是撿别人遺失的東西,來玷污自己的品德呢?”
樂羊子聽了十分慚愧,就把這塊金餅重新放回了撿來的地方。
回家後,樂羊子感覺自己的修為不夠,決定離家尋找名師,好好學習一番。
過了一年之後,他回家了。
妻子迎了上去,問他學得怎麼樣了。
樂羊子拉着妻子的手說:“哎,我離家之後,老是想念你,所以……所以沒碰到什麼名師,也沒有學到什麼。”
妻子聽了,推開丈夫的手,拿起一把刀,走到織機面前,說道:“這些絲織品是由蠶繭化成的,還要在織機上編織,一根絲一根絲的積累,好不容易才會有一寸那麼長,然後又要一寸一寸的積累,經曆日夜的辛勞,才能累積成一丈一匹。現在如果割斷織機上的這些絲,那所有的努力就會白廢,它們再也不會成丈成匹了。這跟你學習也是一樣的,你每天都要學到新的東西,這樣累積起來,才能學業有成,現在你沒有學成,中途就回來了,這跟割斷這些絲有什麼區别。”
樂羊子聽了,非常的慚愧,馬上回去繼續學業,直到學業有成,方才回家。
因為妻子的賢惠,這才導正了丈夫的過錯。娶了智慧的姑娘,家庭才能像桃樹一樣茂盛,充滿生機。
而如果失去了賢明妻子的幫助,一個家庭就無法長久的興旺。在中國的曆史上,也有這麼一個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陶答子的人,他被任命為地方官,治理陶這個地方。
陶答子在這裡幹了三年,結果在老百姓口中沒有好的名聲,反而家裡的财富積蓄了三倍。他的妻子數次勸谏他不要顧着賺取私利,要為一方百姓謀福利。
陶答子沒有聽從。五年後,陶答子的任期滿了。回家鄉的時候,陶答子帶了一百輛裝滿财富的車子。家鄉的族人十分高興,殺牛慶賀陶答子賺了大錢。
可是,陶答子的妻子卻抱着兒子在一邊哭泣。
婆婆很不高興,說:“你這個樣子多不吉利啊!”
妻子回答:“他才能薄淺卻做到了大官,這本身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他做官沒有功績,隻是積累錢财,這其實是積累禍害。當年楚國有個叫子文的人,他治理國家,自己家裡很窮。但國家富裕,國君尊敬他,百姓愛戴他,所以他才能給子孫後代積富,他的名聲到了現在還有人記得。可丈夫卻不是這樣,他貪戀财富,不顧後果。我聽說南山上有一種黑豹,它們在下雨的時候能夠七日不下山獵食,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愛惜自己的毛皮,所以遠離雨害。而隻有那些豬狗才會饑不擇食,把自己吃得肥肥胖胖,最後隻能坐着等死。現在丈夫治理陶地,家裡是富裕了,可國家卻窮了。國君不會敬重他,百姓不會愛戴他,這是我們要敗亡的征兆,我請求帶着兒子離開,逃避禍害。”
婆婆聽了大怒,真的把兒媳婦趕跑了。
過了一年,陶答子被查出盜用國家的财物而被處罰,隻有婆婆因為年紀大了,才免去了處罰。聽到消息後,妻子帶着兒子回到了家,擔起了贍養婆婆的責任。
可見,一個家庭要想和睦興旺,妻子的作用很關鍵,隻有夫妻齊心協力,才能像詩裡說的一樣:宜其家室,宜其家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