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變頻多聯機技術

變頻多聯機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3 19:10:32

變頻一拖一的定義:一台室外機通過一組管與一台室内機連接運行的變頻空氣調節系統。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1

變頻一拖多的定義:一台室外機通過一組或多組管與多台室内機連接運行的變頻空氣調節系統。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2

模塊化變頻多聯機的定義:一台或多台室外機并聯後通過一組管與多台室内機連接運行的變頻空氣調節系統。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3

變頻空調的工作原理:

電控工作原理圖: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4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5

多聯機産品内部結構: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6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7

主要部件: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8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9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10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11

為了保障産品可靠運轉,在産品上還設置了很多溫度傳感器等:

1、室外環境溫度傳感器:适時檢測室外溫度,判斷能力需求并進行修正,智能化霜模式選擇及高低溫保護;

2、室内環境溫度傳感器:适時檢測回風溫度,室内機能力修正,并控制室内機電子膨脹閥開度;

3、室外冷凝器出口溫度:冷凝器高溫保護及智能化霜模式判斷;

4、壓縮機排氣溫度:排氣溫度判斷;

5、室内蒸發器中部及出口溫度:制熱防冷風判斷及内機能力修正。

變頻壓縮機: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12

A、内部主要零件:定子、轉子、動渦旋盤、定渦旋盤、軸承

B、變頻工作原理:通過改變定子的電磁頻率來改變轉子的機械運轉頻率, 然而轉子通過軸承與動盤連接,轉子的機械運轉頻率發生改變後,動盤運轉頻率也相應發生改變,從而改變了壓機的吸排氣量及能力輸出,實現變頻調節。

C、自适應排油管:可把壓機油池内多餘的潤滑油,通過排油管排出壓機,其排油原理為“虹吸原理”。

2、單向閥:正向導通,逆向截止功能。

選型要點:

1、單向閥逆向洩漏量,在10Kgf壓差下<20mL/min;

2、壽命100萬次以上;

3、開閥壓差0.1kg以下,閥口流通面積>2/3主管流通面積為宜;

A、錐型單向閥,此類型閥芯多為尼龍材料。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13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14

3、油氣分離器

把從壓機排氣口帶出的潤滑油分離出來,然後通過底部回油毛細管再送回壓機吸氣口,避免壓機因缺油而幹摩擦損壞。

油分原理:采用離心原理分油,利用油、氣比重的不同将油和氣分離開來,比重較大的潤滑油落在底部,通過回油毛細管帶回壓機,而比重較輕的氣态冷媒則從頂部排出;

油分設計指标:控制冷媒沿着油分周壁的流速為<5米/秒,此時分油效果最佳,如果流速過快的話容易二次帶走潤滑油;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15

4、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檢測系統運行壓力用;

工作原理:給壓力傳感器輸入 5V電壓,當壓力傳感器内部壓力不同時其對應的内部阻值也不同,從而輸出的電壓也發生改變,利用這一對應關系,隻要檢測從壓力傳感器輸出的電壓,便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出壓力傳感器的内部壓力;

P=(Vout/Vdd-0.1)/0.4; Vout:輸出電壓;Vdd:輸入電壓 5V。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16

5、高壓儲液罐:

A、在小負荷運行時用于存儲系統中多餘的冷媒;

B、用來保證制冷、制熱時節流前為液态冷媒,提高制冷、制熱能效;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17

6、電磁閥:用于關斷、導通冷媒,其流向一般都是單向導通,與單向閥的區别是:單向閥為機械式,不受電控控制,而電磁閥可由電控控制,目前常用的流通口徑為¢1.8和¢6.0;電磁閥焊接時一定要做降溫處理,保證閥體溫度小于120度。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18

7、電子膨脹閥:

A、在系統中起節流降壓用,與毛細管的區别是:毛細管流量不可調,其節流方式為整段式節流,節流噪音較低,而電子膨脹閥流量可調,其節流方式為單點式節流,所以節流噪音偏大;

B、為了降低節流噪音一般都會把電子膨脹閥前後的連接管設計成回轉式,起到緩沖降噪作用;

C、電子膨脹閥焊接時一定要做降溫處理,保證閥體溫度小于120度。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19

室外機回油:

A、壓機自身回油:如下圖所示油分出來的潤滑油直接回到壓縮機吸氣管,保證壓機的充分潤滑;

B、系統回油:一般的系統設計每隔兩小時就得給系統回一次油,用來保證進入室内外連接管和室内機的潤滑油能回到室外機;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20

多聯機的設計一般具備如下保護功能:

1)壓縮機排氣溫度保護

T排氣>98℃,壓機限制頻率上升;

T排氣>100℃,液旁通閥打開為壓機噴液;

T排氣>115℃,壓機停機保護;

2)高壓壓力保護

P排氣>3.6MPa,壓機限制頻率上升;

P排氣>4.2MPa,壓機停機保護;

3)低壓壓力保護

P吸氣<0.15MPa,壓機停機保護;

4)電流保護

電流保護分電源一次側保護和壓機二次側保護,具體保護電流的大小要視壓機不同而定;

5)其它常規保護

防凍結保護、冷凝器高溫保護、室内機模式沖突保護等;

變頻風機控制功能:

室外變頻風機是用于制冷時給室外冷凝器散熱,制熱時給室外冷凝器吸熱;

1)制冷時以系統排氣壓力為控制依據:

當系統排氣壓力較高時提高室外風機轉速,當系統排氣壓力較低時降低室外風機轉速,以便把系統排氣壓力控制在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内;

2)制熱時以系統吸氣壓力為控制依據

當系統吸氣壓力較高時降低室外風機轉速,當系統吸氣壓力較高時提高室外風機轉速;以便把系統吸氣壓力控制在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内。

多聯機産品應用要點:

設計流程: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21

室内機選型注意要點:

根據負荷計算結果、房間的使用特點、天花造型、内部布置情況和室内機組國

工作的特點(尤其是氣流組織形式和具體操作控制方式)選擇室内機;

注意要點:

對于天花高(3.5m以上)的場合不宜采用天花機,可采用标準靜壓、高靜壓風管機;

風管機的擺放朝向應該是出風口吹往外牆;

低靜壓風管機,出風口不得連接風管;

一台風管機不得将回風口布置在一個區域,送風口分置在不同的功能區;

室内機能力必須滿足最不利工況下的室内最大負荷需求。

室内機布置時,為了達到較好的氣流組織,建議風口或内機的距離距建築外圍2 ~3米左右;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22

天花機的送風距離一般為3~5米,建議兩台之間的間距6~10米。

系統分區及室外機選擇注意事項:

根據負荷特性或使用特性進行分區;

考慮施工條件合理布置機組分布。

室外機位置選擇原則:

媒管長越短越好,需滿足系統管長限制的要求;

室外機擺放空間越空曠越好;分層擺放需進行靜壓校核和散熱校核。

限制條件:

室内外機組的配置系數;

室内外機組之間的配管長度;

室外機組可連接的室内機組數量限制。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23

冷媒配管限制:

1、關于内外機之間高落差設計:當室外機在上,且落差超過20米,建議在主管氣管上,每隔10米,設置1個回油彎;當室外機在下,當落差超過40米,建議液管管徑增大1号。

2、如條件限制,第一分歧管與最遠室内機長度需超過40米時,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所有第一分歧管至最後一個分歧管之間的主配管尺寸須放大;

計算配管總長時,所有第一分歧管至最後一個分歧管之間的主配管長度放大一倍計算,且總長必須滿足小于1000米的要求;

室内機支配管長度必須小于40米;(常規條件下,限定為20米);

最近與最遠室内機之間的配管長度差必須小于40米。

限制原因:

1、容量配比限制:上限130%:室内機容量較大,全開時間較長時,壓縮機處于超高頻超負荷運轉,長時間易導緻壓縮機過熱、壓縮機能力不足,而導緻壓縮機缺油和室内機效果變差;

下限50%:室内機容量過小,壓縮機長時間處于低頻運轉,壓縮機轉速較慢,回油能力不足;同時設計大馬拉小馬,會導緻能源浪費。

2、管長限制及台數限制:管路過長、台數過多(分歧管數量過多),冷媒在管路中壓力損失過大時,容易出現閃發現象,導緻液态冷媒量不足,出現遠端室内機能力不足的現象;同時壓力損失過大,潤滑油難以帶回至壓縮機導緻缺油。

3、多台室外機并聯時,室外機須盡量在同一水平線上。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24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25

室外機實際能力=(50~130%)×修正系數×名義能力

室内機實際能力=(單台容量/内機總容量)×室外機實際能力

室外機安裝位置選擇設計:

多聯機外機距離:進風側面對牆,應至少保證600mm的距離,使得有足夠的空間方便以後的保養維修;換熱器面對百葉,至少保證300mm距離,确保外面雜物等不會被吸入外機;

變頻多聯機技術(變頻多聯機組簡要知識)26

外機導風管:當設備上方有障礙物,且高度低于5米時,應設置導風管;導風管風速建議設置在4~5m/s;

當須設置百葉窗時,建築:葉片寬度90mm,葉片間距100mm,葉片與水平夾角小于15°,保證通風率80﹪以上。

若葉片寬度大于90mm,則葉片估算最小間距為:葉片寬度*sin15°*5=1.16葉片寬度。

本文來源于互聯網,暖通南社整理編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