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桃子
《遇見王瀝川》是一部感人的愛情劇。男主為愛放手,女主為愛堅守,最後不得不把愛深藏心底,天各一方。這部劇以虐心又催淚的方式演繹了一種高尚的愛情觀:純真的愛就是為對方好,哪怕自己痛苦;真正的愛可以提升相愛之人的思想境界,可以把彼此雕琢的更美好。
然而,劇中有些互相矛盾的細節,給這部劇留下了遺憾。
1、時間錯亂。瀝川與小秋在書店重逢,争一本字典。瀝川提出隻要小秋在30秒内說出一個能打動他的理由,他就把字典讓給小秋。小秋最後拿出身份證,說這天是她的生日,這時畫面顯示身份證上的時間:2004年9月7日。在後面的劇情中,小秋對王瀝川說過“我二十歲的時候認識你”,那麼兩人書店重逢這天正好是小秋二十周歲生日。
——2004年9月7日,小秋20歲。
兩人認識沒多久,瀝川去青島出差4個月,回到上海之後就應該是2005年1月,已經是大冬天了。上海的冬天其實比較冷,但是劇中人物的戶外着裝依然是秋裝,這不合理。
兩人确定戀愛關系後不久,瀝川要去廈門出差半個月,而小秋也快放寒假。為方便聯系,瀝川送了小秋一部紅色翻蓋手機,兩人在校園依依惜别。之後,瀝川在電話中聽出小秋在排隊買票,便從廈門飛回上海,到火車站找她,随後為她買機票。這個時候應該是2005年1月份無疑。
2005年的春節(大年初一)是2月9日,大學放假時間應該在春節前一周左右。由于小秋父親在電話裡怒斥王瀝川,瀝川擔心小秋那邊出狀況,迅速離開廈門飛到昆明住進翠湖賓館等小秋。大年初一,也就是2005年2月9日,兩人去小秋姨媽家拜年,之後回到上海。這期間,霁川打電話提醒瀝川去複查,瀝川說過兩天就去。然後瀝川打算向小秋求婚,結果因為複查發現癌症轉移而作罷。瀝川複查時間應該是2005年2月,可是那張粉碎瀝川愛情美夢的檢查報告單上顯示的時間是2004年10月12日。報告單上的時間顯然不對。
——檢查報告單上的時間應該是2005年2月中下旬。
瀝川決定與小秋分手。臨别前一晚,瀝川約小秋到宿舍門口見面;次日早晨,小秋如約到别墅,兩人共進早晨;之後小秋送瀝川,兩人在機場告别。本來霁川要求弟弟迅速回瑞士,但是瀝川找借口說還有事情要處理,拖延了幾天。
——瀝川小秋分手的時間是2005年3月初。
瀝秋分手後過了四年,這個4年時間男女主反複強調過。小秋說自己給瀝川發了4年的郵件,瀝川說總共收到小秋1561封郵件。按照每天一封郵件的數量來算,4年總共有1460封,比瀝川統計的數字少了101封。那就說明,小秋不止寫了4年郵件。
小秋父親生病,需要錢動手術,小秋到陳律師處借了瀝川的20萬,還寫了借條。劇中有借條的特寫鏡頭,借條上的時間顯示是2009年8月27日。小秋回雲南照顧父親,一直到他去世,之後又休了兩周的假。這段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小秋應該是沒有時間和心情寫郵件。她回到上海後立即給瀝川寫郵件,說“有史以來整整七天沒給你寫信”。從她父親生病到去世,再到她回上海,絕對不止七天。之後,瀝川寄來親手繪制的百合花卡片以安慰小秋,小秋一怒之下删掉所有已發送郵件,不再寫信。但後來小秋因醉酒誤把蕭觀當作瀝川,清醒後給瀝川發了最短也是最後一封郵件:“瀝川,我快要撐不住了,你回來!”所以,小秋從2005年3—4月開始給瀝川寫郵件,一直到2009年8月27日謝父生病住院才停止,在謝父去世半個多月後又寫過信給瀝川,總共寫了4年零4—5個月。之後,小秋到GMF工作,擔任霁川的翻譯兼秘書。按照借條上的時間推斷,這時應該是2009年10月-11月份左右。遠在瑞士的瀝川并不知道小秋在GMF公司,他想回上海見小秋,便向霁川求助。霁川給他發來公司員工的照片,其中有一張集體照,瀝川一眼認出小秋。奇怪的是,霁川發郵件的時間居然是2009年4月29日,比借條上的時間還早4個月。真是時光倒流!
——小秋到GMF工作的時間是2009年10月—11月。
為了回到小秋身邊,瀝川故意把圖紙洩密給媒體,加上麗莎的給力督促,他終于如願回到中國,前往溫州主持清漣山莊的設計工作。這個時間應該是2009年11月份左右。劇中有小秋在雪地找戒指的情節,而溫州在11月下雪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所以,瀝秋重逢的時間還可能更晚。原著對這個時間點有交代,是聖誕節前兩周。
——瀝秋溫州重逢的時間是2009年12月份。
工作組在溫州的時間是兩周,這點劇中有明确交代。兩周後,成功奪标,工作組到度假村休息一周。期間發生意外事件,小冬打了瀝川,導緻瀝川在醫院躺了兩周。所以,推算下來,這時已經到了2010年1月份。
王爺爺來到上海,得知瀝川洩密的真實原因,免去了他的一切職務,還讓小秋回了九通。麗莎在生日宴會上認兒子遭到蕭觀羞辱,當場暈倒,瀝川看到小秋被蕭觀帶走,心情郁悶。霁川看出弟弟的不快,想方設法讓兩人見面,又是托堂兄送貓來,又是讓小秋回GMF上班。這惹惱了瀝川。于是,就有了瀝川質問小秋誰讓她來上班的情節。瀝川的質問最終導緻兩人在雨中争吵,小秋推到了瀝川。身體本來就虛弱的瀝川受到緻命一擊,被瀝川和Rane護送回瑞士治療。
後來,小秋去瑞士看望瀝川,蘇黎世正是冬季,兩人還在雪地打雪仗。這個時間點已經是2010年1—2月份。半年後,瀝川回上海,本來是給小秋過生日,沒想到碰到公司同事在幫小秋慶生,便悄悄離開。所以,這時應該是2010年9月7日,小秋26歲。
——瀝川第二次離開上海是2010年1月,小秋去瑞士探望是2010年2月,瀝秋上海重逢的時間是2010年9月。
瀝川第二次回到上海,狀态很差。這次回來他打算留在上海,買了墓地,拟寫好墓志銘。在晚宴上,瀝川離席很久,引起小秋擔心。之後,小秋對瀝川病情一知半解,想要擔負起照顧他的責任。瀝川依舊提出要小秋move on,霁川告訴小秋真相,小秋決定離開。
而等到小秋真正離開時,瀝川又難以接受,到酒吧喝酒昏倒。小秋送昏迷的瀝川去醫院,這才知道他的病情真相,決定留下照顧他。而一周後醒來的瀝川為了推開小秋,隻求速死。他支開小秋,說服護工,躲到昆明翠湖賓館等死。最後,小秋和大家找到了瀝川。經過十七天的搶救,瀝川醒過來,回瑞士治病。他托霁川轉交給小秋一些東西,有他四年前回給小秋的信——錄音文件,有他寫給小秋的生日賀卡——從26歲到100歲。此時的時間應該是2010年10月份,可是劇中顯示語音文件的建立時間是2013年1月12日。真是時光颠倒。
就在小秋收看這些信件和卡片時,她的電腦提示有新郵件,是瀝川改寫的瀝川往事,郵件發送時間顯示卻是2009年10月22日。時間又一次倒流。
——瀝川最後一次離開上海的時間是2010年10月。
2、檢驗報告單内容、《過始甯墅》譯文跟原文不匹配,《追憶逝水年華》版本不對。
那張導緻瀝川第一次離開上海的檢驗報告不但時間與劇情不符,内容也不符。報告單上顯示的是血液化驗結果,除了中間細胞比率偏高,其他項目都在正常值範圍。還有,一般檢驗報告的最下面一行會有數據結論,比如驗血報告單,如果紅細胞偏低,會寫上輕度或中度貧血,但是瀝川的那張報告單沒有結論。劇情是說瀝川檢查出肺癌,而肺癌的确診應該是根據肺部CT報告,而不是血檢報告。這犯了知識性錯誤。
小秋在溫州為瀝川翻譯過謝靈運的詩歌,瀝川正是從這些詩歌中獲得靈感,設計出鵝卵石外形的清蓮劇院,這一創作獲得評委的一緻好評,順利中标。可是,出現在鏡頭裡的詩句和小秋的譯文卻不是同一段,小秋的譯文顯示的是詩歌的前四句,而詩句原文則顯示後面四句。
瀝川與小秋第二次在别墅暢談,瀝川提到《追憶似水年華》,說它有另一個名字——“睡覺不求人”,于是用法語朗讀書中的一段,小秋立馬倦意襲來。在溫州的時候,瀝川再次為小秋朗讀《追憶似水年華》段落,效果依然很神奇,躲在衣櫃裡的小秋一聽就睡着了。可是,當鏡頭漸漸推近的時候,我發現書頁上的文字是英語,跟第一次的法語版本不同。
3、瀝川、霁川漢語口語太好,小秋英語口語太差。瀝川和霁川在瑞士出生,在美國讀書,第一語言是法語和德語,第二語言是英語,他們都承認中文不好,在會談時一般不會使用中文。可是兩人在劇中都将中文說得非常流利,尤其是霁川,成語脫口而出,就像說母語一樣。
瀝川在溫州的投标會上也是使用中文,當然那可能是小秋按照他的英文稿件翻譯好的,他背下來就是。但在應對現場專家的臨時提問時,瀝川依然能用曉暢的中文闡述并解釋。這就令觀衆困惑,他真的隻認識900多個漢字嗎?
小秋是上外英語系的優等生,是九通翻譯社的金牌翻譯,但是除了“give me money”“a final kiss”這兩句粗淺的英語之外,我們沒有聽到她還說了别的英語。作為瀝川戀人的小秋,她非常打動人心;可是作為外企翻譯的小秋,缺乏職場精英的風采。
或許編導是考慮觀衆看劇方便,一律讓兩位生長在海外生活在外邦的華裔青年說流利的中文,但是削弱了他們的異域特色,有種奇怪的矛盾感。
我記得早些年有一部韓劇《我叫金三順》,裡面的男二是美國醫生,不懂韓語。他跟女二交談時,女二大多是用英語,時不時地夾雜幾個韓語單詞。字幕會顯示他們交談的意思,觀衆完全可以明白,并不影響對劇情的理解。。
最後,我覺得第一集很突兀,劇情顯得多餘,小秋和霁川都太誇張,而瀝川也顯得有些做作。劇情完全可以從小秋面試開始,不必出現小兔咖啡館那一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