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回歸祖國25年之際,TVB推出獻禮劇《回歸光影頌》,其中包括五個單元劇《究竟天有幾高》、《母親的乒乓球》、《我的驕傲》、《神奇的燈泡》、《曙光》以及十五集連續劇《回歸》,五大監制誠意之作,一同回憶香港的改變。該劇TVB翡翠台與埋堆堆正在同步熱播。
其中,第二個單元故事《母親的乒乓球》由陳展鵬、陳自瑤和10歲的小演員李欣禧擔任主演,給觀衆帶來勵志、溫情的故事。故事中,陳展鵬是一位教練,對于曾是香港青年乒乓球隊成員的他來說算是“本色出演”。近日,陳展鵬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專訪,暢談作為父親、演員的心得。
劇中陳展鵬飾演一位從内地到香港發展的資深教練,有一個喜歡打遊戲不太搭理父親的女兒。現實中陳展鵬也有孩子,演繹時會代入到自己的經曆嗎?“當然有,當爸爸後感覺很甜蜜,跟之前看到朋友做爸爸感覺完全不一樣!”陳展鵬說,3歲的女兒經常讓他感動,比如大家一起吃飯中途爸爸去上了趟廁所,女兒會嗲嗲地說“我想你了”。他還是一個“超級奶爸”,女兒出生後,他參與了換尿不濕、洗澡、喂飯等生活上的瑣碎事件,自稱練成了帶娃熟手。他非常體諒妻子,“最辛苦的就是媽媽!自己做兒子時不知道,有了女兒之後才明白。”他給自己的定位是,做一個給予女兒自由空間的爸爸,給予足夠關愛的同時多理解女兒,讓她走自己的路。
“盯着分數牌,看自己如何一分一分追回來。”陳展鵬在劇中的這句名言,反複出現,令觀衆很受啟發。“這句是我自己改的,很多台詞都是跟導演一起商量着來的,這是給小朋友一個方法,讓她去體會。”陳展鵬說,這來源于他以前打比賽時的經驗,打比賽時不要隻想着輸多少,這會影響發揮,而是應該用最簡單的心态。比賽時,要擯棄雜念給自己打氣,心理素質是最重要的,這樣感覺、氣勢就來了,“其實比賽跟人生一樣,總有高高低低,今天輸了比賽,不代表什麼,明天努力打好就行。”
這是一部溫馨治愈的劇,最後母女關系修複融洽的場景,最令陳展鵬感動。“為了鼓勵女兒重新振作,不會打乒乓球的媽媽請女兒當教練,我認同這個做法。”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尊重,能拉近親子關系,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我也經常跟女兒說,你能做到某項技能很厲害,你可以教我嗎?女兒就很開心。”
小演員李欣禧是劇中的靈魂人,五歲就開始接觸乒乓球。陳展鵬笑着告訴記者:“拍攝間隙,我經常跟她說,我們打個比賽吧?我可以讓你幾分。誰知道她就是不肯。”他說,她跟角色很像,可能認為如果不打就不會輸吧。在片尾彩蛋,陳展鵬打乒乓球了,“導演說需要打幾下,我特意新買了八角拍。”他說。
陳展鵬感慨,主旋律片跟拍其他電視劇、電影有很大不同,對自己來說是全新的挑戰。“我表演的時候呈現出’不太用力’的感覺,太用力的台詞幾乎沒有,40分鐘的短劇是一個有内涵的速寫。”作為TVB視帝的他謙虛地說,給自己打65分(滿分100分),還有進步的空間。受疫情影響,拍攝地隻能在香港,按照原來劇本設定,應該也有内地場景,遺憾有些場地不開放,拍攝時工作人員也不能太多。類似題材,他本人很欣賞鞏俐主演的電影《奪冠》,“那部電影很打動人。”
陳展鵬曾是香港青年乒乓球隊成員,故他絕對是教練角色的不二人選。“是的,乒乓球題材我等了二十幾年,今年終于有機會演,我很感動。”陳展鵬說,憑借專業優勢,他還幫助導演進行了拍攝之前的資料搜集、場地挑選等工作。
陳展鵬告訴記者,正如劇中所表達的,乒乓球運動在香港很流行,香港有很多優秀的教練。“如今香港的乒乓球運動整體條件比我小時候成熟很多,孩子可以随時找教練學習。”現在,拍戲間隙陳展鵬保持着一周三練的狀态,跑步、單車、撸鐵等,屏幕上看起來狀态很年輕。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兢
校對 王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