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空調,都會有一個印象,在空調遙控器上,有個26°的按鈕,隻要開啟26度,就會覺得進入省電模式,那麼26度真的省電嗎?為什麼會是26度這個數字呢?
空調開一個晚上需要多少電,這是沒有一個準确的答案,因為空調制冷的本質就是把室内的熱量搬運到室外。當空調開始工作後,達到設定的溫度會停止工作,進入待機狀态。在這個過程中,空調設定的溫度越接近室外,那麼空調的工作時間越短,就越省電。所以,空調每調高一度,就能夠更節約電量。
網絡圖片:空調制冷
當然,開個空調是為了讓自己舒服,省電是其次。适合人體夏季的溫度在22度~28度之間,但這隻能作為參考,開空調時還要考慮到天氣因素,如果空調設定溫度比室外溫度低得太多,導緻在室内覺得冷,在室外覺得熱,就會容易出現“空調病”的症狀,如心慌,頭痛等,所以考慮到室内與室外的溫差,夏季空調設置溫度推薦24~28度。
而26度剛好在這個範圍之間,那這個溫度是如何來的?在以前,全國的一百戶城鎮居民平均才擁有8台空調,空調耗電的問題影響不大。但到了如今,空調的普及範圍越來越廣闊,在酷熱的夏季上,成百上千的空調一旦運行起來,夏季就自然成了電力的高峰期。電力需求的增長,導緻在2003年,全國三分之二的省市都出現拉閘限電,也就在2004年,開展起“26度空調節能行動”,2007年6月,國務院正式發布了通知,明确要求所有公共建築内的單位,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個體工商戶,除醫院等特殊單位以及生産工藝上對溫度有特點要求并經批準的用戶外,夏季内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于26攝氏度,冬季室内空調溫度設置不得高于20攝氏度。
就這樣,26度這個空調設置溫度流傳開來,并深入人心,成為空調省電節能的标志。
公共建築空調溫度控制标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