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科技興農的實例資料

科技興農的實例資料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1-25 02:42:44

來源:人民網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迹。”

中國水稻研究所科研樓裡的這句标語,默默影響着一位在此從事水稻育種技術研究的年輕人,他叫王克劍。

1983年出生的王克劍已是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基因組編輯及無融合生殖”團隊的首席科學家。王克劍和他的團隊使雜交水稻的自留種從不可能變成理論可能,從0到1攻克了世界級“種子難題”。他也因此獲得了2020年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這是該獎項自設立以來,第一次授予農業領域的青年科學家。

站在人民網《青年說》欄目舞台上,王克劍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如果說袁隆平的願望是讓人類擺脫饑荒,讓天下人都能吃飽飯,那我的願望是借袁隆平先生的成果再進一步,讓雜交稻的制種變得更加簡單。”

王克劍1983年出生于江蘇鹽城,跟很多農村的孩子一樣,稻田是他兒時最深刻的記憶。

“我是否還要再過一遍父輩們的生活?”王克劍曾經的夢想就是走出農村,過上遠離泥土的生活。然而似乎是命運故意安排,高考後,王克劍被揚州大學農學專業錄取,與熱門的金融、計算機等專業擦肩而過。

科技興農的實例資料(科技強農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1

大學期間的一次實習經曆,讓王克劍了解到遺傳學研究的妙趣,同時也認識到我國農業相較于發達國家仍非常落後,有很多問題需要年輕人去研究、去解決。一股蟄伏已久的熱情就這樣被喚醒了。“我開始憧憬着在農業領域踏出自己的足迹,即便回到田間,也可以做出我的貢獻,找到我的價值。”

此後,經過不懈努力,王克劍順利考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在完成了碩博連讀後,他留院工作,主要開展水稻生殖發育的研究,為之後的無融合生殖研究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2013年,王克劍放棄出國機會,加入到中國水稻研究所,也就是在這裡,雜交稻無融合生殖從0到1的種子夢也逐漸“生根發芽”。

科技興農的實例資料(科技強農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2

王克劍在田間走訪調研中,留意到因“制種難”而導緻“種子貴”的現象,即雜交品種雖然具有産量高、抗逆性強等諸多優勢,但其後代會發生性狀分離,優勢無法遺傳,種植後無法将其後代留種用作下一年使用。若想種植高産量的雜交稻,每年都得花上一筆不菲的成本購買新種子。常規稻種隻需三四元一斤,而雜交稻種的單價通常要三四十元一斤,好的甚至要一百多元一斤。

從育種家和種子企業的角度來看,因為制種的過程極為繁瑣複雜,每年在制種工作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始終都是不小的成本,一旦遇到不利的天氣,甚至會導緻雜交制種失敗,給種子安全帶來很大隐患。“實現雜交稻優勢的穩定遺傳,解決制種難題的想法深深烙在了我心裡。”

當時,并非無人關注到這個難題,國際水稻研究所、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等國際知名研究機構,都曾經設立專門的國際攻關項目,這個方向一度成為當時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然而相關研究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這個研究方向也由熱變冷。

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面向國家農業重大需求。王克劍決定利用自己多年在遺傳領域的研究積累,帶領團隊探索通過克隆種子實現雜交稻的穩定育種。

“科研探索就像走鋼絲,常常要面對實驗失敗、經費花完等艱難時刻。”王克劍說,對于剛成立的團隊而言,開展該冷門方向研究就意味着極高的失敗風險,所幸的是,這個項目得到了中國水稻研究所和所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各項保障和支持。

科研中,王克劍和他團隊的成員經常兩點一線奔波于稻田和實驗室,兩頭交替進行實驗。盡管理論設計得很完美,但最後的實驗結果總是與預期不一樣。實驗室裡完美無缺的測試數據一到田間實驗總又會出現各種問題,一切隻好推倒重來……

“無數次看着希望出現繼而又跌進谷底,反複失敗,反複總結,再反複試驗之後,我們最終在雜交稻中,找到了跟遺傳信息交流相關的4個關鍵基因。這4個基因同時失活以後,在它的後代中就可以獲得無性繁殖的克隆種子,這些種子的性狀和上一代雜交稻是一模一樣的。”一塊“硬骨頭”就這樣被“啃”下了。

科技興農的實例資料(科技強農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3

2019年,在《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以封面故事發表的一篇成果宣告了王克劍帶領的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了無融合生殖體系。中國科學家成功獲得了雜交水稻克隆種子,它标志着雜交稻無融合生殖技術從0到1的關鍵突破終于實現。這個成果一旦成熟将大幅降低雜交稻育種的成本,同時也讓今後種植雜交稻的農民自留種子成為可能。

“袁隆平院士為此專門緻電表示祝賀,并高度評價了研究成果,袁先生說‘這項工作證明了雜交稻進行無融合生殖的可行性,是無融合生殖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同時,袁先生還鼓勵我們‘再接再厲,早日将該成果應用到生産中。’”當王克劍回憶這件事時,他激動異常。他說,袁老的來電給大家增添了一份溫暖動力,促使團隊把這項科研成果轉化工作進一步落實到位。

“盡管現在已經取得了突破,但是從雜交稻種子克隆成功,到投入生産實踐,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前方可能依舊困難重重,但隻要有種子,就會有希望。”王克劍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