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秋天到了,秋風微涼,落葉簌簌,心中不免會泛起淡淡憂傷,也許,這一切是我的一段中年聯想,或是人生感悟。
——題記
01、秋天,是中年人的美麗沈從文《秋》:“站在門邊望天,天上是淡紫與深黃相間。放眼又望各處,各處村莊的稻草堆,在薄暮的斜陽中鍍了金色。各個人家炊煙升起以後又降落,拖成一片白幕到坡邊。遠處割過禾的空田坪,禾的根株作白色,如用一張紙畫上無數點兒。一切景象全仿佛是詩,說不出的和諧,說不盡的美。”
對于秋天來說,這樣的表述是不是很美?
秋天本就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有動人的秋聲,有斑斓的色彩,更有寫滿回憶的日記,還有青苔上,石階上,斑駁光影下滄桑的痕迹。
或許,會讓你感動,或許,會讓你感傷,秋天就是這樣一個令人多愁善感善于變化的季節。但是,你一定會聯系到自己身上,或許,你已經是人到中年了。
秋天也是一個豐富的季節,顔色好看,有着蒼綠與翠綠的樹葉,有着金黃與淺黃的樹葉,也有飄零的,有枝頭搖曳的……僅僅是樹葉的形态,就已經夠豐富的了。
這像不像中年之後人生的收獲呢?多姿多彩,多種多樣,或許,半生隻做了一件讓自己滿意的事情,現在拿出來,也是五彩斑斓。
更别說,飄香的桂花,各種成熟的果實,以及豐收的糧食,給人們帶來的喜悅。
中年就是一個豐收的階段,樂觀看待便是工作生活穩定,有一些小小的積蓄,身體還行,别的也都尚且如意。
02、秋天的美,有着中年人的灑脫與孤傲
羅蘭《秋頌》:“當葉子逐漸蕭疏,秋林顯出了它們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點綴的灑脫與不在意俗世繁華的孤傲。最動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着天邊加深的暮色。”
然而,人到中年,也是秋色漸深,又有着荻花白絮,秋雨蕭瑟的裝扮,“雨到秋深易作霖,蕭蕭難會此時心。滴階響共蛩鳴切,入幕涼随夜氣侵。”
秋色漸晚,更有“霜露信報黃花寒,秋葉意和憂傷曲。”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傷感。
秋天也是一個有内涵的季節。我喜歡秋的成熟與沉穩,有時候覺得它就是我身邊那個一個睿智優雅的中年人。
我喜歡秋天的溫暖,它不像春天般嬌嫩,不似夏天酷熱,沒有冬天的嚴寒冷酷。秋天是溫和的,又像是經曆了風霜的生命,更顯溫柔體貼,一舉一動都令人心安。
遠山欲燃,秋色美如畫,“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構成了詩情畫意。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更具一份獨有的安然,清爽和恬靜。
我覺得,中年如秋,就是多了幾分灑脫,幾分孤傲,幾分滄桑……
03、秋天的美,帶着中年的成熟,有思想,有内涵
林語堂《秋天的況味》:“秋天的黃昏,一人獨坐在沙發上抽煙,看煙頭白灰之下露出紅光,微微透露出暖氣,心頭的情緒便跟着那藍煙缭繞而上,一樣的輕松,一樣的自由。不轉眼缭煙變成縷縷的細絲,慢慢不見了,而那霎時,心上的情緒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
秋天被描述的比較深沉,更像是中年不惑的思考,人生落盡繁華,辛稔而睿智。人生曆盡千帆事,更知人情冷暖。
中年的思考,大多帶着理性的味道,因為生活的曆練,人生的磨砺,讓生命不斷成長,不斷成熟。
中年人生,是經過歲月無情的洗禮,品嘗過酸甜苦辣鹹的滋味,在悲歡離合中圓融了心境,用平和代替了浮躁。
雖然,有點秋天的冷漠,但是内心依舊是火熱的,對生活依舊充滿期待和熱愛,少了計較那些爾虞我詐的小計倆,也厭倦了阿谀奉承的那一套虛僞,返璞歸真,開始認真思考怎麼活才是最好的人生。
雖然人生在善惡美醜之間遊走,但是繁華的世間,一直用意志堅定與信念保持着一份從容。
謹慎,大度,小心翼翼地活着,在布滿荊棘的路上艱難地行走。
有時候,也是身心疲憊,但是生活的壓力,人生的責任讓自己不得不負重前行。卻又不得不面對現實,接受生活的賜予,不得不承認或是低頭,隻是求得一個平安。
你也可以看出,秋天的美是成熟理智的。不扭扭捏捏,而是坦坦蕩蕩,隻是生命裡多了含蓄内斂。
04、秋天的美,帶着幾分中年的詩意
老舍寫秋天也很美:“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着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地吻着。山不動,水微響。”
從秋天一路走來,路上風景優美曼妙,可是,匆忙的人生,我們是過客,風雨中奔跑,日夜兼程,錯過了許多風景,中年回眸,錯過的便可放下。
中年回眸,來路迷茫,漸行漸遠的往昔,不免帶着幾分凄涼,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惆怅,必然是有的,但是未來的路還得繼續,除了走好腳下的路,還要學會珍惜時光。
中年就是一個背包客,身上背的責任太重,即便塵世蒼茫,背着行囊的我們,依舊朝迎晨曦,晚送夕陽,奮力拼搏着。
夜深人靜的時候,聽着遠處的鐘聲與自己的心聲,不免回想起,“”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詩句,便有了生命中的幾分無奈,幾分孤寂。
更有“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的孤獨之感。
“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輕歎一聲,歲月不饒人啊!
“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人生潮起潮落,多年才懂得,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罷了。哪有什麼順其自然,不過是權衡利弊罷了。
半生經曆,看慣了世間的繁華,也知道落幕是凄涼,終于明白了,繁華落盡已是秋!亦是人到中年時。
05、秋天的美,有點中年人的小傷感
都說中年人愛悲秋,或許,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點吧!
《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在《秋窗風雨夕》中寫道:“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把秋天寫得太過蕭索凄涼了。
歐陽修在《秋聲賦》中,把秋描寫成:“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号憤發……”
先秦宋玉的《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将歸。”宋玉之後,無人敢悲秋。
秋真的傷感嗎?我半信半疑,因為在我心裡秋季從來不悲,隻是有一點清涼,冷漠與冷淡而已,所以,對于秋隻有眷戀,眷戀着它的美。
秋天的美,是一幅中年人的山水畫,是傍晚天邊的彩雲,是歲月裡的一抹流霞,是成熟的人生,是收獲的季節。
美是秋天的風景,也是中年的圖畫,美是絢麗多姿的秋天風采,美是懂得珍惜人到中年那份的美好。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美文共賞,子墨期待與您共勉,非常感謝!
備注: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