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寓言故事言人生大智慧,是先秦諸子百家中的《列子》一個比較鮮明的特點,《列子》是比較有趣味性的一部著作,裡面有大量我們所熟知的寓言故事,神話傳說諸如愚公移山,誇父逐日等等,妙趣橫生,通俗易懂,卻又字字珠玑,蘊含深刻的人生大智慧。
在《列子黃帝篇》中還有一篇大家比較熟悉的故事,列子禦風。
列子跟着老商氏,好友高子學道,學成以後乘風兒童歸。莊子說列子可以禦風而飛,一飛就是十五天,漂遊夠了再飛回來,無比逍遙自在。
列子禦風的故事,僅僅是乘風飛行那麼簡單嗎?顯然不是。要理解禦風而行背後的大智慧的關鍵首先要明白什麼是“風”,什麼是“禦”。
何謂“風”?風,作為自然界中最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早在殷商時期,古人對風的認識和利用就已經非常完善,古代在文獻中,有着大量關于風的描述,早在商代,古人對風就已經有了明确在分類和命名, “東方曰析風曰協 南方曰因風曰凱 西方曰介風曰彜 北方曰伏風曰冽”。
《淮南子·地形訓》把風分的更細,風分為八類: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凄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
風在古代除了代表最基本在自然現象,更有着十分豐富在内涵和意象。
天地之大貴者,莫過于風,古代先民認為,風是上天派往人間傳達天意的使者,稱為帝使,風為帝之使者。“帝使”一詞,完美在诠釋了風的職責和作用。風傳達了了上天之意,所到之處,萬物莫不遵從其旨意。
春風拂面,春暖花開,春風一到,萬物開始發芽生長,秋風一來,萬物凋零,所謂一葉知秋。風在本義是氣,氣行則為風,風乃氣之化身。而天下萬物莫不秉氣而生,無氣則死,所以天者大貴者,莫過于風。
佛學經典《大寶積經》雲:「不為八風動,則不生憎愛。」
風,在佛學典籍中又指“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八種事件信息。被人稱贊,心裡高興,被人譏諷,心生怨恨,為了名利,失去原則底線,這些都是被八風吹動。
當一個人被八風所控制的時候,于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痛苦煩惱,愛恨情仇。而這一切不過是根源于自己的情欲。
再看什麼是禦?
禦有一個重要的意思就是抵禦,阻止,如抵禦,防禦。
在古代禦通常跟皇權聯系在一起,比如“禦駕”、“禦旨”、“禦批”等等,“禦”還是是古代君子六藝之一的禦術,指的是駕馭馬車的技能。
《周禮·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藝……四曰五馭。”鄭玄注釋說,“五馭”是駕車的五種基本技能。包括“鳴和鸾”“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五馭”從駕車的技術、禮儀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所以禦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心性的修養。
關于禦術的精髓,《韓非子·喻老》裡面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典故,叫“趙襄王學禦”:
趙襄主學禦于王子期,俄而與子期逐,三易馬而三後。襄王曰:“子之教我禦術未盡也。”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禦之所貴,馬體安于車,人心調于馬,而後可以進速緻遠。今君後則欲逮臣,先則恐逮于臣。夫誘道争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調于馬?此君之所以後也。”
當一個人還有個人的名利的時候,禦術是不可能登峰造極的,而不能真正的實現禦。
由此可知列子的禦風而行,并非說的是列子能夠乘風而飛行,而是指不被自身情欲所奴役,不受外在八風幹擾,做自己情欲的主人,獨立自主,從而實現個體自我的價值,這也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中人的最高需求自我實現,列子禦風,禦的不是空氣裡的風,而是自身的情欲,一個人隻有駕馭了自己的情欲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一個人連自己的情欲都駕馭不了的時候,又如何能實現真正的自由自在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