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入社會的時候,我們因為不了解社會的規則,不懂得人情世故,所以處處碰壁,受到各種冷遇。
當我們經過摸爬滾打,受盡了社會的毒打之後,我們漸漸地脫去了身上的稚氣,變得世故而老練。
這時候的我們,能夠輕松地應對各種事件,也能夠輕松地看透各種人的心思,知道什麼話該說,對自己有好處,什麼話不該說,即使是對的,也要保持沉默。
我們變得更加成熟了,卻并沒有變得快樂。
我們變得通于人情世故,變得更會來事兒了,卻把當初那一顆率真的心,在不知不覺間,遺落了。
結果,我們把最純粹的快樂,也丢失了。
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變得圓滑,不是變得油膩,而是在真正洞察了人心,看清了人情世故之後,依然能夠堅持當初的選擇,不忘初心。
一個人的初心,倘若沒有經曆過打擊,沒有經曆過糾結與迷茫,那麼,他的初心,還是沒有分量的。
隻有經曆過挫折磨難,依然能夠保持初心,這樣的初心,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初心,才是有厚度的。
所謂“不經打擊永天真。”當一個人,經曆了世事滄桑,人事劇變,依然能夠“歸來”還是少年,這份天真,才是最為寶貴而真切的。
沒有經曆過滄桑的天真、單純,如夢幻泡影,看似美好 ,卻不夠真實。經過考驗,依然能夠保持天真,才是“真金”。
知世故,卻不世故的人,知而不言
一個人能夠看穿衆人,還不算厲害,真正厲害的人,是知道自己能夠看透别人,但是他們更加知道,什麼時候該開口,什麼時候該閉嘴。
有的人,一旦發現别人隐藏的心事,便唯恐衆人不知道他的“明察秋毫”,于是迫不及待地要展現自己的“聰明”,去揭露别人的秘密。
殊不知,更有其他人早已知曉,他們隻是沉默不語罷了。
揭露了别人的心事,圖一時口舌之快,卻讓别人感到難堪,也為自己以後的路埋下了障礙,焉為智?
智子疑鄰的故事中,孩子和鄰居說的,是同樣的話語,而結果,孩子被誇贊聰明,鄰居卻被懷疑。
所以韓非子說:“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 。此不可不察。”
就是說:知道一件事情,并不難,難的是,知道這件事情,如何處理,才是最難的。所以不能不認真考察。
知而不言,不僅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為他人着想的善意,善待他人者,也會被他人所善待。
知世故,卻不世故的人,幫人有度
幫助别人是一種美德,但是肆無忌憚地幫助别人,卻不是美德。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有的人,幫助别人的出發點,不是幫助别人脫離困境,而是為了凸顯自己有多麼的高尚。
當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不會考慮對方是否願意接受,也不會考慮對方是否會面子上挂不住,就強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恩惠。
别人若接受,會傷害到自尊;若不接受,就成了不知好歹。令别人處于尴尬的境地。
而真正的善良,便是在幫助了别人之後,還不會令對方察覺到,是在幫助他們。
在一輛火車上,一個稚氣未脫的男孩,滿頭大汗,買了一罐健力寶,顯然是第一次喝,怎麼打都打不開,又不好意思問别人。
這時,身邊的一位年輕的媽媽對兒子說:“媽媽渴了,把包裡的健力寶拿給我。”
兒子卻說道:“你不是剛剛才喝過水嗎?”
媽媽說:“又渴了嘛。”
兒子不情願地把健力寶遞給媽媽。
年輕的媽媽看了身邊的男孩一眼,故意放慢速度,開啟了健力寶。随後,過了幾秒,男孩的健力寶也被打開了。
一個人成熟的标志,不是變得世故圓滑了,而是“知世故”,卻依然能夠保持心中的熱情與善良,不讓别人難堪。這,才是“世故”的最高境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