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還沒認識到減數分裂過程時,孟德爾已經從數學的角度闡述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這是一種超越時代的認知,孟德爾的的偉大之處就在于此。如果說上一個章節是告訴我們遺傳定律的發現過程,這個章節就從細胞生命活動的角度(減數分裂、受精作用)來告訴你,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規律、證明的過程(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以及特殊的傳遞規律(伴性遺傳)。我們今天先看第一節内容《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幹什麼的,畢竟每個人來到世上都離不開這兩個過程。
簡而言之,減數分裂就是個體形成配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染色體要減少一半,然後雌雄配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形成新個體。新個體的染色體數和親代保持一緻。以人為例,人體正常的體細胞染色體數是23對,形成的精子或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23條,當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染色體數又恢複為23對。所以簡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同維持了生物前後代染色體數目穩定。
重點自然是減數分裂的過程,思維導圖配合染色體變化圖示效果更好。
學好減數分裂的關鍵是要理解同源染色體的概念。其數量單位是“對兒”,比如說人體體細胞有23對染色體,這23對實際就是指同源染色體,有23條來自父方,23條來自母方,組合成屬于你的23對。
上圖中大小相同的,一藍一紅的,為一對同源染色體,(可以理解為藍色是來自父方的,紅色是來自母方的)上圖細胞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
在這一節的課本中是沒有出現“前期、中期、後期”這樣的字眼的,因此每次分裂可以不需要分析得過于細緻,可以簡單交代一句“前期散亂、中期齊、後期向兩極”即可。
減數分裂的任務是将染色體減半,而這個減半并不是随意的,配子中隻含有一對同源染色體中的一條才可以。這個任務由減數第一次分裂完成,包括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交叉互換後分離,這樣每一極都隻得到一對同源染色體中的一個。染色體無論形态還是數目,完美減半。
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任務就是着絲點分裂,讓染色單體分開移向兩級,因為有着絲點的分裂,所以染色體數目先加倍,進入兩個子細胞後又減半,因此可以把減數第二次分裂看成是沒有同源染色體的“有絲分裂”。
本章節涉及的高考題目如下。
(2021年)1.果蠅體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下列關于果蠅體細胞有絲分裂的叙述,錯誤的是( )
A.在間期,DNA進行半保留複制,形成16個DNA分子
B.在前期,每條染色體由2條染色單體組成,含2個DNA分子
C.在中期,8條染色體的着絲點排列在赤道闆上,易于觀察染色體
D.在後期,成對的同源染色體分開,細胞中有16條染色體
分析如下:
A、已知果蠅體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每條染色體上有1個DNA分子,共8個DNA分子,在間期,DNA進行半保留複制,形成16個DNA分子,A正确;
B、間期染色體已經複制,故在前期每條染色體由2條染色單體組成,含2個DNA分子,B正确;
C、在中期,8條染色體的着絲點排列在赤道闆上,此時染色體形态固定、數目清晰,易于觀察染色體,C正确;
D、有絲分裂後期,着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目加倍,由8條變成16條,同源染色體不分離,D錯誤。
故選D。
(2017年)1.已知某種細胞有4條染色體,且兩對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某同學用示意圖表示這種細胞在正常減數分裂過程中可能産生的細胞。其中表示錯誤的是
選擇D選項。本題目直接考查減數分裂過程中的細胞染色體形态,配子中隻能有一對同源染色體中的一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