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如何用現有的制作抖音

如何用現有的制作抖音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9 20:46:54

摘要:想起一句俏皮話,一直對發型不滿意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都不肯承認這是臉的問題。不能怪視頻不好,或文字不行,好文字好視頻的共同前提是,首先有好内容!《十萬個為什麼》寫在紙上是經典,視頻化呈現,一樣會成為經典。從文字邁向視頻,經典以可視的方式影響到更多的青少年,成就更偉大的經典。這也是抖音在“經典視頻化”上做出的一個示範,不僅把書裡内容做成視頻,還把視頻化優勢在科普和知識傳播中用到極緻。

如何用現有的制作抖音(抖音做了教科書般示範)1

  吐槽青年出品

前幾天我寫了《批判性思維離不開文字的“間離效果”》,一個網友在後台留言問,作為以文字安身立命的人,青睐文字可以理解,但沒必要反視頻吧?短視頻受到那麼多人追捧,不是沒有道理的。——哈,看了這個留言,我有點emo了。我真不是“反視頻”,也不是把文字和短視頻對立起來,而是對“重視頻輕文字”的趨勢比較排斥,就像我在評論中說到的:很不喜歡那種明明可以用文字寫清楚、說清楚的,非要用又臭又長的漫畫截圖和毫無必要的視頻去呈現,浪費别人時間。

我喜歡閱讀文字,但一點也不排斥視頻,也喜歡刷短視頻,但主要是刷那些文字不可替代并很難還原、體現視覺表達優勢、并蘊含新知的視頻。為了表明我的視頻觀,我眼中的優質視頻是什麼樣,我向那位網友推薦了最近抖音力推的視頻化《十萬個為什麼》。好奇并求知若渴如我者,小時候應該都看過這本經典中的經典,很多小學生寫作文時的知識儲備和科學想象,靠的都是這本書的底子。抖音很有眼光,在這本經典出版六十周年之際,和少年兒童出版社達成合作,把這套叢書視頻化。這本書裡幾千個“為什麼”,将在未來一年被陸續做成視頻。我向他推薦了幾個已經短視頻化的“為什麼”,尤其适合給孩子看啊。大人陪着孩子看,回答好奇寶寶們新的“為什麼”,效果更佳。

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為什麼有些星星永不落下?魚有幾秒記憶?真沒有什麼比這些科普問題更适合、并值得進行視頻化了。我是學文科的,中學時對物理化學不太感興趣,但很喜歡理化的實驗課,因為實驗過程能形象地呈現出化學反應的奇妙過程,與課本上抽象的定律和公式形成互文。如果說一般視頻内容屬于并非必要的軟需求,那科普類應該屬于剛性需求,最大限度地借助了視覺元素和視頻優勢,讓知識在“看見”中被掌握。這個過程是對形象思維的訓練,調動以物象、景象、圖像、表象、心象、意象和想象,以可視的直觀去揭示事物的本質。

前段時間航天員的“天宮課堂”之所以能吸引那麼多青少年的關注,就是“科學可視化”的獨特魅力,絕對不可替代,文字也很難還原啊!航天員化身老師,天地協同互動,在太空環境中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懸浮在空中快速旋轉的陀螺、花朵綻放的水膜、神奇的太空快樂球,解開了孩子們心中很多“為什麼”,又萌生出很多新的“為什麼”。

這種科普的剛性需求和可視化優勢,也在社交媒體催生了一個不小的網紅群體,就是理化教師,靠課堂上一些“可視化”的知識絕活兒,吸引粉絲無數,讓對理化公式很頭疼的孩子也愛上了理化。比如抖音上火出圈的物理老師“吳姥姥”,同濟大學72歲退休女教授吳於人。“今天給大家介紹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也就是我們中國的天眼,位于貴州,在世界上口徑最大、最靈敏。”正解說着的吳姥姥,“騰”地一下從屏幕下方舉起來一口鐵鍋,對着鏡頭繼續演示。“FAST像一口大鍋,大到什麼程度呢?如果這個鍋裡裝滿了酒,全世界每人可以分到4瓶。500米口徑的FAST又像一個朝天看的眼睛……将來如果一旦有外星人聯系我們,最早發現的可能就是中國的FAST。”看着吳姥姥這些物理科普視頻,很多人都感歎要是“小時候學校這樣教,我可能也是科學家了”。

這樣的物理課,學生怎會不愛聽呢。視頻圈有很多這樣的科普網紅老師,可能正是從中看到青少年巨大的剛性需求,也看到科普可視化的優勢,于是有了與《十萬個為什麼》的合作。這本已出到第六版的科普經典,115位兩院院士擔任編委,768位優秀科學家和科普作家參與編寫,包含着多少能滋養青少年的知識營養啊。

如何用現有的制作抖音(抖音做了教科書般示範)2

我一向認為,成功的視頻化起碼需要具備三個要素:其一,文字的不可替代性,簡單文字能說清楚的,讀文字能省時省力,就别用所謂“視頻化”增加知識和信息獲得障礙。其二,知識的增量性,不能造成知識損耗和思維退化。其三,要體現視頻的創作架構性,讓視頻優勢得到充分體現,而不能隻是簡單地将文字視頻化,那是既害了文字又害了視頻的僞視頻假融合。尤其是第三個方面,考驗着視頻化的“含視量”,視頻本身就是内容,而不是把視頻形式裝進文字内容。

這也是抖音在“将經典視頻化”上做出的一個教科書般示範,不僅是把書裡的内容做成視頻,還把視頻化優勢在科普和知識傳播中用到極緻。科學家的視頻化,邀請編寫這些内容的科學家從幕後走到台前,在視頻中面對面和小朋友、大朋友一起聊科學。故事的視頻化,曾擔任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海洋分卷主編的汪品先院士說,《十萬個為什麼》裡有大量的富礦沒有開發出來,很多故事可以用生動的視頻形式講解出來。調動豐富的視覺資源,除了汪品先院士,還有褚君浩院士、@中科院物理所、@廈門科技館、@《博物》等數十位抖音創作者都會發揮所長,用實驗、動畫等各種方式參與視頻化。比如“帆船為什麼可以逆風行駛”,中科院物理所的實驗,加上帆船奧運冠軍徐莉佳現身用經曆和公式講解,有趣又漲知識。這種再創作,是用心的視頻化。

如何用現有的制作抖音(抖音做了教科書般示範)3

想起一句俏皮話,一直對發型不滿意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都不肯承認這是臉的問題。不能怪視頻不好,或文字不行,好文字好視頻的共同前提是,首先有好内容!《十萬個為什麼》寫在紙上是經典,視頻化呈現,一樣會成為經典。從文字邁向視頻,經典以可視的方式影響到更多的青少年,成就更偉大的經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