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這句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流傳盛廣的諺語,不過大多數人對他的來源不甚明了,原話出自元代雜劇家孟漢卿的《張孔目智勘魔合羅》裡的第一折。因為其對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對現實的揭露鞭辟入裡才使得此話一出,便經久不衰。其實描述人心險惡的民間俗語還有很多,老百姓經過日積月累的觀察和總結,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涼生動形象地展現在了人們的面前,以此提醒我們再适者生存的社會環境中首先要學會保護自己。不過由于俗語幾乎都是口頭流傳,過程中難免因為個人理解而有所差異使得有些俗語的本來含義少有人知,反而是被扭曲誤解的謬論大行其道。其中有一句同樣為描寫人性的俗語叫“無毒不丈夫”在民間也是廣為流傳,然而大多數都不知道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還是因為當時惡劣的社會環境所導緻的,因為這句俗語盛行的時期大緻是從元朝開始的。元朝作為外族統治,對漢文化的沖擊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向來被尊為正統的儒家文化、倫理思想、道德價值觀等正常秩序在元朝殘酷的等級制度下危如累卵。
相對的市井流氓文化開始大行其道,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人們喪失了生存的安全感,于是諸如此類的消極文化開始流行了起來。好比“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人善有人欺,馬善有人騎”、“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無奸不成商,無謊不成媒”等等都充分地揭示了當時的混亂的社會現狀。題中所說的這句俗語也不例外,從句式就能看出其表達的思想和儒家思想截然相反,不難看出這句話原本應該不是這樣。
按照儒家思想對君子的标準,加上這句話的前半句“量小非君子”,不難看出這個“毒”顯然應該是“度”,因為“度量”一詞從來都是形影不離。無奈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度量早已蕩然無存,整個社會充斥着坑蒙拐騙,自然和“毒”密不可分,經過長期的流傳人們終究還是沒能将其替換為正解。加上古代社會男尊女卑,男子在社會上起到了絕對的主導作用,因為為非作歹的人大多都是男子,也給這句話賦予了頑強的生命力。
再看原句“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似乎瞬間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其含義也是淺顯易懂,器量小的人算不得君子,沒有度量的人也不配稱為大丈夫。一字之差卻謬之千裡,不禁要感慨漢字的深邃,也讓人唏噓人性的無常。希望大家記住這句俗語的原意并将其傳播發揚,讓人們在曲解的同時能夠瀝青古人導人向善的良苦用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