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的王姨早上起床,感覺頭暈目眩,一時就失去了意識,暈倒在地。女兒發現後趕緊将她送去醫院,經過檢查,王姨患有營養不良,身體機能開始衰退。
原來,王姨認為老了“越瘦越長壽”,于是近半年來刻意控制飲食,一天兩頓且不吃主食,隻吃一點蔬菜和肉。實在餓得受不了,就再吃一小把堅果。
她沒想到,自己堅持不到半年,就被送進了醫院。
一、1700名長壽老人研究:微胖更利于健康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公布了一項曆時15年、涉及約1700名長壽老人的追蹤研究,該研究顯示:微胖,但未達到肥胖程度的人,過早死亡的幾率降低3%。
2016年,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對歐洲和北美地區近100萬人進行調查發現,BMI(身體質量指數)在23~24之間的人群壽命最長,将BMI保持在正常範圍内偏高的水平更有利健康。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沈雁英表示,人體需要一定的能量存儲,不僅為了禦寒、抗病,也有助于疾病的康複。如果老年人體型過瘦,體内脂肪不足,會造成新陳代謝減慢,免疫力下降,很可能容易出現犯困、疲勞等症狀,甚至導緻骨質疏松等一系列疾病。
二、50歲後,體重保持在什麼範圍最佳?
既然微胖更加符合老年人的長壽标準,那“微胖”的标準您達到了嗎?這裡小九要介紹一個常用的評價指标:體重指數(BMI)。
體重指數(BMI)有一個計算公式,即體重指數 = 體重(千克)÷身高(米)²。
舉個例子:張男,身高180cm,體重70kg,那麼他的BMI=70 ÷ 1.8² =21.6 ,屬于健康範疇。
根據WHO制定的标準,體重指數(BMI)超過30就屬于肥胖,不過對于老年人而言,這個數字需要稍微調整,建議50歲後的老年人維持體重指數在25-29範圍内。
三、“千金難買老來瘦”為什麼不對?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于康教授在接受采訪時,提出一個老人長壽的觀點:有點肌肉更長壽。
于康教授指出,肌肉數量和質量不足的老年人,更容易發生骨質疏松、跌倒骨折。肌肉組織與糖尿病也存在關聯,肌肉組織是“耗糖大戶”,沒有肌肉,糖代謝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産生胰島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風險。
另外,大量研究也表明,60歲老人,體重太輕,容易引發免疫力下降,非常容易受到感染,無法抵禦嚴重疾病。
四、如何減肥增肌飲食?
想要健康的體魄,不僅要控制體重,也要注意增肌。那麼如何在燃燒脂肪時,加強肌肉的活力?
首先,三分練七分吃,維持肌肉需要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老年人的每天攝入多少蛋白質有一定的标準,推薦維持在标準體重(公斤)× 1~1.5(克)的範圍。
例如,一位體重50公斤的老人,建議每天攝入的蛋白質量為:50 × 1~1.5 = 50g~75g,即每天建議吃50g~75g的蛋白質。
生活中,常見的優質蛋白質食物包括肉、蛋、奶、大豆等。補充優質蛋白可以牢記“四個2”:2袋牛奶、2個雞蛋、2兩瘦肉、2兩豆制品。
其次,老年人要攝入充足的維生素D。
血液檢測可以幫助老年人判斷是否缺乏維生素D,一般血清25-羟維生素D3的正常值在26~65ng/L之間,如果檢查結果低于這個值,可在醫生的建議下補充維生素D補劑。
充足的維生素D可以幫助強健骨骼、增加免疫系統,同時也有助于調節血壓,改善心髒功能和預防糖尿病。補充維生素D最簡單的方式是曬太陽,其次是通過食物補充,例如三文魚、金槍魚、蛋黃等。
最好,主食也不要忘記吃。
不少老年人認為主食易胖,含糖量高,因此一日三餐都盡量不吃。實際上,已有多項研究發現,适當攝入主食反而能降低死亡發生率。一般來說,健康人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入3-5g 碳水化合物,增肌減脂的人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入2-3g碳水化合物,不低于2g。
還是以體重50公斤的老人為例,建議每天攝入碳水化合物為150g~250g,具體多少可根據其他食物的搭配來決定。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左小霞主任表示,主食對于老年人來說更為重要,腦功能、骨骼、肌肉運轉等都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碳水化合物是供能的主要來源。一旦主食攝入過少,就需要調用“蛋白質”來維持機體供能,長期以往,反而會造成體重、肌肉的流失。
老了以瘦為“美”或者太過肥胖都是不健康的,應将體重維持在标準範圍内,保持微胖,更符合長壽标準,你能達到标準嗎?
#健康2022##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老子穿衣顯瘦脫衣有肉,BMI居然說我肥胖?.果殼.2018-06-23
[2]一項颠覆性研究:50歲後多攝入碳水化合物,可降低死亡率.生命時報.2020-12-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