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長度單位
1、厘米cm 米 m 我們已經學習了(厘米)和(米)兩個常用的單位。
2、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3、尺子是測量(長度)的工具。
4、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5、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6、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
7、線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
8、三角形由(3)條線段組成,正方形由(4)條線段組成。
9、兩點之間可以畫(1)條線段,線段有長短。
10.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 尺 )來量。
11.量一個物體長度,一般把尺的( 0 )刻度對準物體左端。
第二單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減法(二)
1、(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2、(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
3、筆算兩位數的加減法時,從(個)位減起。
第三單元 角的初步認識
1、一個角有(1)個頂點,有(兩)條邊;兩條邊是(直直的),都從頂點出發。
2、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角的兩邊張開得越大,這個角就越(大);如果張開得越小,這個角就越(小)。
3、畫角要記住:先畫頂點再畫邊;畫角時,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直直的線,就畫成一個(角)。
4、量直角的方法:頂點對頂點,一條邊對一條邊,看另一條邊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沒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以直角為标準,比直角小的角是(銳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鈍角)。
6、當鐘面上是(3)時整和(9)時整時,時針和分針都成(直)角。
7、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們各有(4)個角,而且都是(直)角。
8、三角形有(3)個角;三角尺有(3)個角,有(1)個直角,有(2)個銳角。
9、三角尺都有(一)個直角和(兩)個銳角。
10、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
11、每塊三角闆中,都有(3)個角,有(1)個直角,其餘兩個角都比直角(小)。
12、數學書封面、黑闆上有(4)個角,它們都是(直)角。
13、一個長方形有(4個)角,有(4)個角是直角。
14、拿一張紙,先上下對折,再(左右)對折可以得到直角。
第四、六單元 表内乘法
1、乘數×乘數=積
2、因數×因數=積
3、幾個幾相加就是幾乘幾
4、幾個幾連加就是幾乘幾
5、幾個幾就是幾乘幾
6、幾和幾相加就是幾加幾
第五單元 觀察物體
1、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四種幾何體。
2、看到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長方形,這個幾何體可能是(長方體),也可能是(圓柱體)。
3、看到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圓形,這個幾何體可能是(圓柱體),也可能是(球)。
4、看到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正方形,這個幾何體可能是(正方體),也可能是(長方體)。
第七單元 認識時間
1、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2、先看(時針),再看(分針)。
3、1時=(60)分 60分=(1)時
4、(30)分也可以說成(半)小時,(15)分可以說成(一刻)。
5、分針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
6、鐘面上一共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分成(5)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60)個小格。
7、時針走1小時,分針正好走(60)分,是(1)小時。
8、鐘面上三根針都重合時是(12)時,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成直線時是(6)時。
9、“過了幾分鐘”以及“之後”,用加法;“之前”用減法。
10、分針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時;時針走一圈是(12)時。
第八單元 排列與組合
1、每兩個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3)次手。
2、每兩個人握1次手,4人一共握(6)次手。
3、每兩個人握1次手,5人一共握(10)次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