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的教師節,橙橙都是用祝福語 心愛零食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今年,她提前一周就已經決定要親自做賀卡送老師。
我榮升為她的小幫手,從10月6日晚開始,一個晚上做一張,到昨晚她臨時決定要連她上學年的老師也一起送,然後又"加班"做多一張。
因為我們工作變動,這三年,橙橙就讀兩所幼兒園。感恩的是都遇到很好的老師,讓她度過快樂的幼兒園生活。
每年到教師節,除了感謝師恩的祝福語,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在糾結猶豫要不要幫孩子給老師送份重禮。
在網絡上,對這個問題,大家也會展開讨論,送不送,送什麼,都是件頭痛的事,感覺這關乎孩子被重視的程度。
在橙橙上幼兒園的第一年,我也是在想這個問題,問了身邊家長圈,得到的結論不亞于我問度娘,更加重我的糾結感。
直到教師節那一周,橙橙幼兒園上了教師節主題課。
放學後橙橙跟我說:9月10日教師節,我要送老師禮物。
我問她打算送什麼?
她說:把我最喜歡的零食送給老師。
回家後,她自己找了三個可愛小袋子,認真地在她零食櫃裡挑挑選選,都是些她平時最愛的小零食。
第二天,帶去幼兒園,開心地送給老師,并祝老師節日快樂,老師也很開心,感謝橙橙的祝福,最後是将她送的小零食讓她拿去和小朋友分享。
回家後,橙橙跟我說她喜歡節日,可以送禮物,可以和老師小朋友分享她喜歡的東西,她很開心。
那一次,她體驗了感恩與分享帶來的快樂。
每一個節日背後都有它設立的故事和意義,讓孩子了解節日的故事和意義,并用紀念節日的儀式參與其中,讓它區别于平常日子,體驗節日帶來的快樂,這就是儀式感給生活帶來的甜和暖。
也就是那一個教師節,讓我也釋然了,問題不在于教師節或其他節日要不要給孩子老師送禮,關鍵在于我們想通過節日形式表達什麼或引導孩子學習和體驗什麼。
把決定權和選擇權交還給孩子。用什麼形式過節,讓孩子自己說了算。
這樣對于我來說,能省點事偷下懶,對于孩子來說,也能學習獨立自主,何樂而不為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