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壹點記者 徐良 通訊員 馬純強 龐旭 李秀娟
法治課堂進社區,共建文明家園;暖心食堂進社區,共建幸福家園;現場辦公進社區,共建美麗家園;銀齡先鋒進社區,共建和諧家園;天使寶寶進社區,共建陽光家園。今年以來,禹城市禹興街道在社區治理方面,堅持黨建引領,大膽嘗試,求實創新,“五路并進”強化社區治理,破解社區治理困境,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區治理“禹興模式”日趨成型。
“法制課堂”進社區 共建文明家園
禹興街道成立于2020年8月,位于禹城市區西南部,現有2個城市社區,随着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社區的規模不斷擴大,居民小區居住成分越來越複雜,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如何把社區建設的管理有序?禹興街道進行了有益探索,由一名班子成員帶隊,吸收司法、民政、派出所等有關人員組成法制宣傳小分隊,建起法制課堂走進社區,利用餐後、周末、節假日等居民相對休閑的時間,圍繞鄰裡關系、社區管理等進行理論政策宣講、民情民意收集、法制輔導授課,講身邊的案例、身邊的故事,回答居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引導和帶動社區居民遵法守法,互幫互助。“法制課堂”不受場地限制,選個小場地,幾個小紅椅圍成一圈,就是一個小課堂,課堂設在居民中間,黨組織和居民群衆面對面交流,黨的理論政策得到宣傳。同時,社區黨委根據收集的意見建議,開展志願服務,切實增進居民群衆的交流交往,增強法治意識,營造社區治理人人有責,社區治理靠大家,我為社區建設做貢獻的濃厚氛圍。
“暖心食堂”進社區 共建幸福家園
禹興街道始終堅持黨建統領全局,以人為本,建設幸福街道為目标,突出問題導向,服務導向,關心、關愛、關注新業态就業群體、環衛工人、困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把我為群衆辦實事作為共建幸福家園的重要抓手,積極聯系,主動對接,創新工作,先行先試,與吳老大熟食店聯合,在站南社區建起禹興街道“暖心食堂”,解決了轄區新業态就業群體、環衛工人、困難老年人的急難愁盼等最現實問題。
建設“暖心食堂”的初衷,就是為大家提供一個“餓可就餐、累可歇腳、熱可納涼、渴可喝水、傷可用藥”好去處。小飯碗裝着大民生,服務範圍可覆蓋轄區大部分居民,為居民提供安全、實惠、便捷、高效、專業的配餐、就餐、送餐服務,提高社區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暖心食堂”的創建成為建設“美麗街道”的“助推器”,“幸福街道”的“加油站”。
“現場辦公”進社區 共建美麗家園
禹興街道視社區居民為親人,通過定期走訪、現場辦公拉近與社區居民的感情。組織社區網格長、志願者連同包聯單位共同制定現場辦公方案,走訪摸底調查,成立微信群,廣泛聽取社區居民的意見建議,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根據收集到的問題建議,制定工作台賬,打破過去社區坐等居民上門的工作模式,通過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做到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讓問題在一線發現,建議在一線搜集,辦法在一線實施,答案在一線完成。
“銀齡先鋒”進社區 共建和諧家園
禹興街道堅持把社區治理列入重要工作議事日程,專題研究,精心部署,注重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工作走訪中發現,站南社區居民主要以改造搬遷、外地遷入居民為主,屬于深度老齡化社區。但居民當中,老黨員、老教師、老工人占的分量很重,盡管大都年過古稀,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熱愛公益,愛管“閑事”。禹興街道因勢利導,組織他們成立“銀齡先鋒幫幫團”,根據“銀齡先鋒幫幫團”的愛好特長,邀請他們擔任樓道長、單元長,發揮他們生活在社區、最了解社區、與社區居民關系最融洽的優勢,收集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參與小區日常管理、環境衛生監督等行動,使他們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實現社區居民的和諧相處。
“天使寶寶”進社區 共建陽光家園
禹興街道在推進社區治理當中,堅持激活各種能量,服務于社區治理實現法制化、規範化、文明化、現代化、時尚化。現在的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承載着美好的追求和期待,是一支在建設新時代文明社區不可或缺的力量。禹興街道以組建“天使寶寶”小志願者為切入點,将适齡兒童全部納入“天使寶寶”小志願者隊伍,根據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狀況,不定期組織開展“天使寶寶”争當社區環境小衛士、我為幸福家園獻愛心、互幫互助交朋友等活動,讓“天使寶寶”在争當環境小衛士當中,身心得到鍛煉,在奉獻愛心當中,心靈得到洗禮,在互幫互助中,友誼得到凝練,家長得到感悟,共同創建美好未來。
“下一步,我們将對‘五進社區’進行總結提煉,完善提高,緊扣社區治理任務清單和目标要求,以網格驿站建設為抓手,凝聚治理合力,彙聚治理智慧,着力将社區建設成宜居宜業、和諧穩定、高品質生活聚居地,打造社區治理‘禹興模式’。”禹城市禹興街道黨工委書記賈海英介紹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