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60歲人的思維和狀态

60歲人的思維和狀态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13 06:13:58

評論贈書: 面對正在來臨的長壽時代,個人應該如何參與進來呢?歡迎留言分享。我們将會選3位留言質量較高的用戶免費贈送《長壽時代:從長壽、健康、财富的角度透視人類未來》。(互動平台:“第一财經資訊微信公衆号

60歲人的思維和狀态(2.6億老年人背後有什麼新商機)1

短期看宏觀、中期看結構、長期看人口。當前“人口”這一核心,正處在時代的大變革之中。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占總人口的18.7%,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據民政部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将突破3億,将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的必然趨勢,也是一個世界性的現象。但與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的發達國家相較而言,中國的特殊之處在于——中國是在還處于中等收入的經濟水平上時,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未富先老”讓中國需要解決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更加突出。

但老齡化,并不就意味着消極,老年人成了社會的包袱。我們不僅要關注老齡化社會所帶來的問題,同樣也要關注老齡化社會所帶來的機遇,這就是“長壽時代”。

區别于“老齡化”,長壽時代是以一種更加樂觀的态度開看待人口趨勢,前者是一種現象、一個問題,而後者是和農業時代、工業時代、信息時代比拟的一種社會形态。

長壽時代中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人口将呈現新的均衡狀态,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倫理、城市建設等都将因此發生變化,因此長壽時代也是健康時代和财富時代。那麼,面對正在來臨的長壽時代,個人、企業和政府應該如何參與進來呢?

什麼是長壽時代?

要了解什麼是長壽時代,就要先知道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而人口數量和年齡結構的背後,是有關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的變化。陳東升認為當前全世界正在經曆從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到低死亡率、低出生率的轉型。

人口年齡結構的演變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表現為高死亡率、高出生率,人口規模不變或增長極其緩慢;第二階段表現為死亡率下降,出生率較高,人口快速增長;第三階段表現為保持低死亡率的同時,出生率開始下降,人口增速放緩;第四階段是低死亡率、低出生率,人口規模趨于穩定。

60歲人的思維和狀态(2.6億老年人背後有什麼新商機)2

這四個階段,大緻對應了人類的發展曆史。第一階段對應的是狩獵采集和農業社會時期;第二階段對應工業時代早期,人口年齡結構呈現金字塔型,例如最典型的就是工業時期中國的人口增長;第三階段對應工業時代中後期,人口金字塔的基座變小;第四階段是低死亡率、低出生率時期,人口年齡結構從典型的金字塔結構變為柱狀結構,一個重要标志是老年人群占比趕上青少年人群占比,目前許多成熟的工業化國家已處于或接近第四階段,例如英國、德國等。

而長壽時代,就是第四階段的延伸,人口增速放緩,甚至陷入負增長,同時人口年齡結構向“柱狀”收斂後,老齡人口占比很高的一種社會狀态,它将進入人口轉變的一個新均衡狀态。這種狀态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将長期超過1/4。當前中等以上收入國家普遍都在進入長壽時代。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超過了0~14歲人群,達到2.64億人,占總人口的18.7%,已經在向“柱狀”收斂。日本已經進入長壽時代,2020年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28.7%,并且日本在2005年就出現了人口負增長。

在長壽時代,人的壽命會穩定增長,但人口總數卻穩定下降。當前人類的預期壽命每10年增長2~3歲,大概再過30~50年,100歲的壽命将是人人都有可能預期的。雖然壽命增長是好事,但是,當一個國家的人口進入負增長,而老齡人口占比很大時,經濟增長必然會面臨新的挑戰,社會也将承受巨大的再分配壓力,原有的發展軌道必須轉型。

長壽時代的五個特征

在《長壽時代》中,陳東升提出,長壽時代有五大特征:死亡率降至低水平,預期壽命持續延長,生育率降至低水平,人口年齡結構呈柱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長期超過1/4。而現在的中國社會,即将全面滿足這五個特征。

首先,死亡率下降會帶來預期壽命的延長。未來人們的預期壽命還将保持每10年2~3歲的速度增長,百歲人生将變得越來越普遍。

其次,在人口轉型期,生育率的快速下降是人口年齡結構從金字塔走向柱狀的主導因素。低生育率是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的結果,随着女性社會角色的轉變,以及家庭養育子女的成本持續增長,低生育率成為幾乎不可逆的現實。

長期低生育率導緻出生人口數量減少,使得人口年齡結構的底部逐漸收窄,加劇了人口金字塔向柱狀轉變,加上壽命延長和人口年齡結構頂部擴張,65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顯著上升,并将超過總人口的 1/4,人類進入長壽時代。

但壽命的延長可能并不意味着健康長壽,陳東升認為人類社會将會是一個“長壽時代,人人帶病生存”的狀态。在這種情況下,活得越久,就越需要養老和醫療的支持。這就會改變産業結構,以及相應的籌資制度安排。

但帶病生存并不意味着老年的生活就是疾病纏身,在病床上度過。這就給健康産業帶來了機遇,他們的發展方向應該是要将疾病的損失最小化,甚至讓人不生病。

另外,在長壽時代我們審視人生的尺度也會發生變化。農業時代人均壽命不過30歲,20歲是青年,40歲是中年,60歲是老年;長壽時代,将是百歲人生,40歲是青年,60歲是中年,80歲才是老年。這使得我們能夠重新對人生做規劃,整個社會的制度安排也要與這種個人的微觀改變相适應。

在這樣的出發點上,我們再去放眼未來世界,長壽時代就顯得并不可怕,甚至讓人有些許期待。

老年人也有人口紅利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人口紅利。

人口紅利是指在人口轉變過程中,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占比增長快于其他年齡組人口,總撫養比下降,從而産生一種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通常認為,人口總撫養比低于50%的階段即為人口紅利期。傳統的人口紅利主要體現為人口數量上的紅利,也被稱為第一次人口紅利。

實際上,中國近40年來的快速發展就是人口紅利現象最鮮活的實例。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的總撫養比降至50%以下,進入人口紅利期,經濟水平随之快速提升,2010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如今,中國的總撫養比已經進入快速回升通道。

60歲人的思維和狀态(2.6億老年人背後有什麼新商機)3

中國人口撫養比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聯合國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數據庫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總撫養比已經升至45.9%,并可能在2030年上升至50%以上。盡管中國目前仍擁有龐大的勞動人口,但是人口數量的紅利正在快速消退。

那麼,如今随着長壽時代的到來,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将達到1/4以上。面對長壽時代,人口紅利還能持續下去嗎?

陳東升認為,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人口紅利,老齡人口的潛在的價值都沒有挖掘出來。而在長壽時代,老年人的社會角色将會實現從“傳統消費者”到“長壽經濟生産者”的轉變,老年人的價值再創造,将會帶來“第三次人口紅利”。

未來,老年人可能會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改造長壽經濟。

從需求端看,老年人的數量增加将進一步推升老年人的需求,帶動大量新産品和新服務的形成與推廣,尤其是那些采用技術創新的産品和服務,将會創造出新的需求。

從供給端看,老年人在過了退休年齡之後繼續參與勞動力市場,繼續工作或創業,繼續賺取和支出工資,創造了新的供給,并推動經濟增長。

與此同時,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數據時代的到來,正在不斷降低老年人參與經濟活動的門檻。比如帶貨主播、視頻up主等新業态、新模式,老年人都可以參與進來。

數據時代将為長壽經濟的形成助力,賦能老年人繼續參與社會生産與價值創造,挖掘潛在的老年人力資本價值,而這一過程也将創造出由老年人主導的、不同于前兩次人口紅利的新一輪人口紅利,即第三次人口紅利。

大健康産業的新機遇

實際上,長壽時代離我們不僅不遙遠,而且其帶來的挑戰已經近在眼前。上面提到,當前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已達到77歲,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3%。反映到現今社會中,便是人們對老年人生活狀況的關注。

而随着長壽時代的來臨,長期帶病生存幾乎是所有人無法回避的現實,這将帶來強烈的健康需求,引發健康時代的到來。保險業更應該思考“大健康”的概念,将與養老息息相關的保險、健康與财富管理共同納入其中,進行布局,來滿足全社會醫養結合、富足養老的目标。

其實,“健康中國”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國家有關規劃當中也有關于健康養老事業發展的規劃。健康養老可以從供給、需求兩端推動經濟發展。另外,随着老齡人口占比不斷增加,醫療和養老的支出也随之上漲,這就意味着長壽時代将會出現因養老和醫療籌資的巨大需求,财富時代随之到來。

60歲人的思維和狀态(2.6億老年人背後有什麼新商機)4

主要OECD 國家人口老化程度與衛生總費用占 GDP 比重的關系,資料來源:OECD 數據庫

按照傳統養老金的運行模式,年輕人繳納養老金,撫養同時期的老年人。當這批年輕人老了,又會有新一批年輕人通過繳納養老金支持他們。這個體系看似完美,但是當老齡人口數量越來越多,消耗的養老金也越來越多,就需要更多的年輕人繳納養老金。

如果整個社會仍保持着較高的生育率,那麼這種傳統模式可以很好運行。而當整個社會的生育率下降,年輕一代創造的資源不足以支撐老年一代時,養老金替代率就會持續下降,整個社會的負擔将會加重。

也因此,長壽時代,人口年齡結構走向柱狀,養老金替代率也随之下降,為應對未來養老資金的不足,個人、家庭和社會都需要更加關注财富儲備。

如何儲備你的養老金?

長壽時代帶來的最大風險是什麼?那就是“壽命延長、長期帶病生存”的狀态會讓居民資産枯竭,雖然長壽,但并不幸福,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人活着,錢沒了”。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就是從個人到社會都為養老多多積累财富,增加财富水池的“長寬高”:即延長儲備時間;充分發掘“第二次人口紅利”,提升人力資本,增加本金投入;充分利用“複利”,提高收益水平。

1. 延長儲備時間

即盡早儲備或延遲退休。退休後的壽命越長,人們進行養老儲備的時間也越長,在退休時點不變的情況下,人們需要提早為退休做财務規劃,這應該成為人們一進入職場就要考慮的必選項。

延遲退休是必要的,但也需要逐步實行,區分不同行業和企業類型,采取自願原則。在長壽時代,老年人可能退休後又參與就業,就業後又再次退休,以這種靈活的方式補充财富儲備。

2. 增加收入以及本金投入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增加收入最重要的路徑就是提升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是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資本,比如知識技能、文化技術水平與健康狀況等等,它的提升可以使我們的收入水平提高,進而增加财富積累的本金投入。

例如人力資本和個人教育水平息息相關,而後者又關乎我們的薪酬。當收入提高了,也就意味着用于養老财富積累的本金投入增加,積累下來它會形成一筆非常可觀的養老儲備。

3. 利用複利效應提升收益水平

複利是一種指數級的增長方式。巴菲特曾經用“滾雪球”比喻通過複利的長期作用實現巨大财富的積累。

他還有一個簡單的估算方法∶72法則。假設你的養老金平均每年的投資回報率是8%,實現翻倍的回報大概需要9年(72 除以8);如果年平均回報率是6%,則大概12年翻一番。複利效應的産生有三大重要條件∶投資期限夠長,投資收益率不能太低,收益率波動不能太大。隻有投資期限足夠長,才能真正獲得複利産生的收益。

長壽時代,企業如何創新?

人性的弱點在利益面前很容易短視,在商業上就體現為商業機會主義。作者認為做企業一定要有“商業理想主義”,即要站到一萬米的高空看這個世界,身處一百年的時空觀察這個世界,這樣才能有遠見與堅持。面對即将到來的長壽時代,我們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在長壽時代,壽命延長和老齡人口數量劇增,會帶來健康、養老需求擴張和供給壓力,這就需要政府、企業、個人和家庭三個層面的合力應對。而企業至少可以在三方面作出創新性的商業解決方案∶ 一是創造财富,做大支付基礎;二是擴大供給,振興産業;三是創新商業模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甚至創造新需求。

長壽時代将構成下一個龐大的世界觀,長壽經濟也将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新趨勢,世界需要更多充滿商業理想主義的企業引領,企業家要不斷實踐,創新商業模式,為人類提供切實可行的商業解決方案。中國有着數量最多的長壽人口,對于企業而言,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本文内容整理自内容來源:《長壽時代:從長壽、健康、财富的角度透視人類未來》

評論贈書: 面對正在來臨的長壽時代,個人應該如何參與進來呢?歡迎留言分享。我們将會選3位留言質量較高的用戶免費贈送《長壽時代:從長壽、健康、财富的角度透視人類未來》。(互動平台:“第一财經資訊微信公衆号

60歲人的思維和狀态(2.6億老年人背後有什麼新商機)5

陳東升著

《長壽時代:從長壽、健康、财富的角度透視人類未來》

中信出版集團

推薦視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