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堯時期的典故

堯時期的典故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8-13 16:12:25

博物館裡的漢字——鬲


字義解讀

“鬲”字很像是一個大口的容器,這個容器下面有三足,三足非常肥碩,足中是中空的。《說文解字》說“鬲”是“鼎”的一種,用來裝五谷的盛器。“鬲”是古代的炊器,因為下面的三足是中空的,這樣很便于加熱,炊煮的時候更方便。


字形演變

從已知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楷書,“鬲”字的演變如下。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1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2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3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4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5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6


什麼是鬲?

“鬲”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器物,存在的時間也很長,一直從新石器時代持續到戰國晚期。新石器時代的鬲是陶制的,現在看到的博物館裡的陶鬲有的底部還有被火灼過的痕迹,說明它曾經是實用器。商周時期随着青銅時代進入鼎盛時期,“鬲”的制作材料也從陶土所制逐漸變成了青銅所鑄。“鬲”這種器物無論是陶鬲還是青銅鬲,都有大有小,博物館裡的大陶鬲有的大如缸甕,小的則隻有盆碗。

陶鬲的形狀一般是大口圓底,無耳,三個袋狀足而且袋足的形狀往往又是又短又肥,這是出于實用的考慮。鬲是烹煮食物用的器物,袋足内部是中空的,腿又短,這些都可以增大受熱面積,有利于烹煮的便利性。甲骨文的鬲字就非常象形,很像是一個圓腹器物,底部正被火煮燒的樣子。而且這個甲骨文的“鬲”和甲骨文的“鼎”字如出一轍。所以辭書《爾雅》就說鬲是“款足鼎”,“款足”就是足部中空的意思。

從最早的實用角度來看,“鬲”和“鼎”很有可能是同出一源的,後來因為使用的功用不同而器形也漸漸有了區别。既然鬲和鼎都是烹饪食物的器物,那麼導緻它們使用方向不同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食物種類漸漸豐富而烹饪用的炊器也就自然而然地随之發生改變。傳統的觀點公認鼎是烹煮肉食的,而鬲是炊粥器。鬲,可以是烹煮糧食類食物的,但是不是炊粥不好說。因為不知道新石器時代有沒有“粥”這種類型的食物。

當上古社會發生改變,從石器時代進入到青銅文明時期,“鬲”這種古老的器物并沒有随之消失,而是與時俱進有了很大的新變化。商代早期就有了青銅鬲,此時的青銅鬲還和陶鬲一樣是又肥大又粗短的三個袋足,小短腿可以加大受熱面積,讓食物快點煮熟。時光流逝,鬲也發生着悄然的變化。到商晚期的時候,鬲的形體發生了改變,袋足蛻化了,青銅鬲越來越形體精緻,并且有了美麗的裝飾圖紋,有的“鬲”還和“鼎”一樣長出了雙耳。這樣的鬲已經不再适于被火灼燒,變成了盛器,或者說按傳統觀點認為的盛粥器。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7


西周建立以後,青銅鬲非常盛行。在這個制禮作樂以治天下的時代,鬲也被賦予了禮樂的含義。有的青銅鬲上面刻有銘文,記錄受賜或祭祀的事,這本身就具有禮的意義。但是西周時期鬲的使用應該不及鼎、簋那麼廣泛而頻繁。一些記錄西周青銅器銘文考釋的書提到有銘文的鬲數量并不多,但是鬲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視。在這個視死如視生的時代,鬲往往被選擇作為從葬器,作為最後的陪伴。出土的青銅鬲經常成組,一組的鬲形制、大小、紋飾、銘文都相同。出土的西周時期的鬲最多的有一組十個。到春秋戰國之際漸漸形成制度,鬲往往以偶數組合與列鼎同墓随葬,比如二鬲或四鬲陪五鼎是一個常用的組合。戰國晚期,青銅鬲漸漸從祭器和生活實用器的行列中消失了。但是,宋元明清時期作為玩器擺件的“鬲”在後人慕古的思想中仍然被時時仿制,如南宋哥窯鬲、清代龍泉窯鬲等等。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鬲是龍山文化時期的。鬲這種器型在龍山出現之後漸漸擴大使用範圍。鬲的使用方式代表着一種生活習慣,而使用鬲的地區則是生活習慣相同的原始族群,生活習慣的背景是社會共同心理,社會共同心理則體現着共同積澱的人文思想。于是學術界有了關于原始社會的以鬲、鼎、罐等器物區别族群的觀點。

有的學術觀點認為,有三個袋足的鬲從龍山向周邊擴大,當進入二裡頭時期,鬲在黃河以北的晉南、豫北、冀南盛行起來。而二裡頭則基本不用鬲。于是學術觀點認為使用炊器的不同可以區分夏、夷。商朝取代夏朝,随着商王朝的建立,統治範圍擴大,鬲也漸漸被廣泛使用,成為最有中國特色的炊器。龍山文化發展起來的“罐”這種器物被二裡頭繼承使用。罐放在地面上,周圍點火,或放在支腳或是竈上讓底部被火燒而受熱。而器型的變化就是在“罐”下面裝上固定的三足就成了“鼎”,如果這三足是空心的就是“鬲”。蒸食物的盆形的陶器底部有孔,放在罐上或鬲上使用,就是“甑”。


博物館裡的鬲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大袋足陶鬲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8


“陶寺遺址”是一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存,位于山西臨汾盆地的襄汾,這裡有一座四千年前的古城址,依稀可辨當時的城牆、宮殿、王陵和觀象台。觀象台是四千年前用來觀測太陽升起時和遠處塔爾山形成的位置關系,并以此作為依據确定一年裡一些有獨特物侯特點的節氣,比如春分、秋分、冬至、夏至。這個古觀象台是《尚書*堯典》裡記載的:堯“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的真實寫照。“塔爾山”今天仍然存在,位于陶寺城牆遺址背後。

“陶寺遺址”雖然沒有形成輻射全國的文化和王權,但自身據有高度的文明。這裡出土了:象征禮樂的土鼓、特磬、銅鈴;象征禮儀的彩繪龍盤、玉琮、玉戚;還有很多陶土燒制的生活用品。這個大袋足的鬲就是其中之一,這是四千年前生活在陶寺的人日用器的典型代表。除了這樣有大袋足的鬲,還有汲水的扁壺等等,考古學家居然還在一件灰陶扁壺上發現有朱紅色的書寫符号,或許還是比殷墟甲骨文更早的源頭的“文字”。

陶寺遺址的被發現給大家帶來猜測,有人認為它是傳說中帝“堯”的都城“平陽”,還有的人說它是“禹”的都城“陽城”,還有的人說“陶寺遺址”就是夏代文化的遺址,但這些推測都沒有直接的證據。

首都博物館伯矩鬲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9


北京房山琉璃河一帶曾經是西周燕都範圍之内,這裡就是伯矩鬲的出土地點。伯矩鬲是一件西周初年鑄造的貴族禮器,這件禮器上鑄有銘文三十個字,是同一内容重複兩遍,分鑄于鬲身上和鬲的蓋子内。銘文的意思是說,在戊辰這天,燕侯賞賜伯矩“貝”。“貝”在當時是貨币。“伯矩”是一位當時的貴族。伯矩用受到的賞賜給他已故的父親戊制作了這件寶器作為紀念。

伯矩鬲的器型、紋飾都非常獨特,不同于常規意義上的鬲,屬于絕無僅有者。伯矩鬲從器型上說最大的特點就是分成兩個部分:一個器身,一個是器蓋。有蓋鬲非常罕見。伯矩鬲的裝飾以動物為主,蓋上有兩個相背的牛頭,牛角都是翹起來的,蓋鈕就是兩個牛頭,鬲身上也以牛構成的獸面紋為主,同樣牛角翹起。

周代以分封制治理天下,伯矩鬲所土的地點是西周燕國都城“薊”的所在地。周武王開創西周王朝,分封同宗血親、滅商的功臣,以及前先聖王之後,形成了許多的諸侯國,燕國就是其中之一。燕國受封的君主“姬”姓名“奭”,史籍中稱之為“召公奭”,因為受封于燕地,所以也稱為“燕召公”,這個燕國一直延續到戰國時期被秦國所滅,國祚八百二十二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杞伯雙聯鬲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10


杞伯雙聯鬲,是東周春秋早期的一件青銅器,它的器型很特殊,是兩個單鬲聯在一起的,又稱為“偶鬲”。這個雙聯鬲的邊沿上還鑄有銘文,說明這是杞國國君為一位稱為“車母”的女姓所築的媵嫁之器,就是作為她的陪嫁。讓“車母”拿它來作為祭祀自己公婆的祭器。并希望車母子孫綿長,萬年永保。

杞國是西周初年分封的一個諸侯國,封地“雍丘”,位置在現在河南開封杞縣,後來遷到“緣陵”,就是現在的山東濰坊昌樂,再後來又遷到“淳于”,在現在的山東丘安,戰國初期杞國被楚國所滅。杞國的第一位國君、受封于西周王朝的“東樓公”是夏禹後裔,“姒”姓。杞國是個很小的小國,《史記》說它“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


小貼士

作為貨币的“貝”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11


“貝”,就是作用貨币的海貝。五個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朋”是青銅器銘文裡常見的貝币賞賜單位,常見的數量是“貝十朋”,如果賞“貝百朋”在周代青銅銘文裡就是很少見的豐厚賞賜了。

西周分封制

西周以宗法制為核心、分封制為基礎統治天下。按《詩經》裡的話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意思就是天下的土地都是周王的土地,天下的臣民都是周王的臣民。

不過周天子對于諸侯又沒有絕對的王權統治,周公制禮作樂就是靠整套的禮樂制度以為規矩來約束諸侯。周代有一套“五服”制度,“服”是服事天子的意思,王畿的外圍,以五百裡為一區劃,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也叫賓服)﹑要服﹑荒服等五個大緻範圍,合稱五服。周王對五服之民采取不同的統治政策,而五服不同範圍内的天子臣民對周王也有不同的義務要服從統治。

分封制是西周的統治基礎。周武王分封的諸侯有三種類型:一種先代聖王之後,比如封于陳國的帝舜後裔胡公滿。第二種是功臣之後,幫助武王伐纣的異姓貴族,比如《左傳》提到的蘇忿生,封國在黃河北岸的溫地,就是現在的河南溫縣。第三種就是同姓親族,這是封的最多的。比如說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公姬旦,封地“周”,在現在的陝西寶雞岐山以北。

西周的封國是多得不可勝數,不過這些封國有大有小。比如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封河汾之地百裡,也就是後來的晉國。而楚先祖熊繹則封于丹陽,隻有子男之田五十裡而已。

分封制的施行過程從西周建立到西周末年,一直持續不斷,這也是周人建國之後又不斷擴大疆土的過程。剛建立的西周隻能控制中原的殷商舊地,所以分封也隻能用于中原。後來又不斷擴大疆土,所以不斷通過分封來加固統治。比如周成王時平定了東夷的奄國、蒲姑,周成王又封周公于奄地,這就是後來的魯國;周成王把自己的姥爺姜太公封于蒲姑,就是後來的齊國。

“姓”與“氏”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12


西周、春秋時期的貴族他們的稱呼有“姓”、“氏”、“名”、“字”,分别代表不同的含義。

“姓”,表示出自于同一遠祖的血緣集團的名稱,也就是說同姓必然有血緣關系,哪怕這種血緣關系再遠也是存在的。

“姓”之下可以有不同的“氏”。一個“姓”如果傳之久遠,就會發展出這許多的“氏”。比如說,獲得了天子的分封,有了封地成了諸侯,就要另立一個“宗”,這個新宗需要有個名稱,這就是“氏”的一個主要來源。

西周時諸侯給卿大夫分封也要給他們命名一個“氏”,命名“氏”通常有幾種方法:以祖父的表字作為氏,或是以祖先官職的名稱作為氏,比如“司徒”;或者是以分封的食邑地名作為氏等等,這是西周、春秋時期貴族特有的。

西周春秋時的貴族幼年會取一個“名”,成年後男子行冠禮、女子行笄禮,表示長大成人,這時會再取一個“字”。如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男子要用氏來稱呼,這是貴族身份的标志。

西周春秋時期對于貴族女子,稱她為“母”


堯時期的典故(傳說裡堯的都城居民生活用器)13


杞柏雙聯鬲提到一個春秋時期的貴族女子“車母”。當時貴族女子在成年後和貴族男子一樣要取一個“字”,在她所取的這個“字”後面會加上“母”字作為後綴,這是一種尊稱。

西周、春秋的婚姻制度

杞伯雙聯鬲是一杞伯為車母所鑄的媵嫁之器。“媵嫁”是周代所特有的婚姻制度。周代貴族的婚姻兩個不同“姓”的集團的關系結合。為了讓這種關系結合更緊密,按照當時的媵嫁制度,諸侯結一次婚要娶同姓而且有親緣關系的九個女子。

這九個女子是:嫡夫人和她的“姪”、“娣”,右媵和她的“姪”、“娣”,左媵和她的“姪”、“娣”。“姪”是指自己兄弟的女兒,也就是侄女。“娣”,就是自己的妹妹。也就是說,諸侯主要娶的是嫡夫人和右媵、左媵,而這三個人每個都要帶着自己的侄女和妹妹嫁過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