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4.8級螺釘

4.8級螺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5 16:18:54

4.8級螺釘(一顆合格的螺釘)1

文/廖保平

讀史常使人感喟,比如讀到這明朝的方孝儒,心裡久難平靜。

明成祖奪了侄子建文帝的位,要極富盛名忠于建文帝的大臣方孝儒起草诏書,方孝儒先是不肯,後提起筆寫了四個字“燕賊篡位”,再也不肯動筆。明成祖大怒,以滅九族相威脅,誰知方孝儒傲然昂首說“便是滅十族又能把我怎麼樣?”明成祖怒不可遏,殺了他的家人族人及追随他的學生共計872人。

方孝儒在面臨生死抉擇時,内心的沖突應該是巨大而激烈的。要知道,朱棣殺他的親友學生,是當其面一一殺戮的,而不是“眼不見心不煩”,眼看親友因自己成刀下鬼,那是怎樣一種錐心镂骨的傷痛!方孝儒内心必得有一種巨大的、堅定的、高于一切的精神支撐着他,他才可能将對親人、對族人、對學生的生命和感情放在等而次之的位置。史載,方的胞弟方孝友臨刑時,看到方孝儒淚如雨下,還從容吟詩:“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回家山。”

支撐方孝儒被滅十族而無畏的是什麼?無他,唯義而已。方孝儒在生死面前做了一次舍身取義的抉擇。這個“義”是什麼?無非“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具體一點,就是盡他作為一個臣子對君主的忠誠,他的君主是建文帝而非明成祖。

博古通今的方孝儒不應該不懂得篡位是古已有之的事,大勢在前,并不是他可以螳臂當車的。但是,孔子有言在先: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君子既不去盲目地服從一切,也不去盲目地反對一切,他隻把正義作為自己行動的依據)。無論從道德還是法律上講,謀反篡位都是儒家眼裡“十惡不赦”的首惡,非正義的,自然為方孝儒這樣的君子所不恥,故而同樣是朱家的人,在他眼裡,一個是君,一個成了賊。

我們還可以做這樣一種假設,如果朱元璋把帝位傳給了燕王朱棣,方孝儒同樣可能會因享有盛名而成為朱棣的大臣。朱允炆篡他叔叔的位,同樣上演一出威逼方孝儒寫诏書的戲,方孝儒會不會乖乖就範呢?不可能,我相信他同樣會傲然昂首的說“便十族奈我何!”因為在方孝儒心裡,無論篡位者是誰,都為“義”所不恥。也就是說,方孝儒已經是一個被君君臣臣教化成型的東西,并不因人而異。他已經成為統治者塑造的那種人格,一顆合格的螺釘,可以為設定的道德理想慷慨赴死。

究竟是維護這種“義”重要,還是維護幾百人的生命重要?在現代人看來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完全可以反省這種制度缺陷,在這種“義”的理想、制度下面,是個人破碎的幸福、無辜的犧牲。但是方孝儒沒辦法反省,沒有人告訴他那是不合理的“義”,他隻想也隻能做一個模範的臣民。在方孝儒的價值序列裡,這種“義”是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這正是他的局限性和悲哀之所在。

我們現在能夠理解方孝儒的局限性,也就能同情而非責難古人,說他們清高害人,也不必把這種“義”當作圭臬供奉起來,再遺害後人。可是,我們環顧左右會發現,身邊還有很多舉着“正義”之旗、講着“道理”的人,他們表現出無私而仗義,其實是“以其無私,故而成其私”。理由很簡單: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也不會珍惜别人的生命;不尊重自己的人,也不會尊重别人;對自己無私的人,對别人也不會有私。此外,身邊還有一些要求别人舉“正義”之旗、講“道理”的人。如果說前者是螺釘,後者則是擰螺釘的人。

掩卷長思,我在想,除了人類的一些普适價值,我們現在恪守着,甚至不惜以生命來維護某些易碎的東西時,我們是不是也在扮演着一顆顆合格的螺釘呢?這樣想想,仿佛感到脊背有一股冷掠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