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古詩江南春?江南春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小學五年級古詩江南春?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江南春
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台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藝術特色:
典型化的手法: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點是山重水複,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裡于尺幅的同時,着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綠映紅”運用借代手法,寫的是綠葉映襯紅花。“莺啼”寫黃莺在在綠葉中時隐時現,不時發出婉轉的歌聲。由此聯想到江南的春天花紅柳綠、莺歌燕舞的美景,呈現一幅意趣盎然的花鳥畫。
對句“水村山郭”運用古詩文中的“互義”,泛寫依山傍水的城鎮村莊。“酒旗”的出現,在自然風光中融入了人的活動:江南大地,青山疊翠,綠水依依;村鎮之上,酒旗飄動,炊煙袅袅。
對句無一動詞,卻點染一幅氣韻生動的山水畫!動靜結合,有聲有色。
(1)一個“風”字則由靜到動,使花草樹木都搖曳在微風之中:綠樹披拂,碧水漣漣,花枝搖曳,酒旗飄飄。這動景與靜穆的青山村郭相映成趣,卻又是畫家難以描繪的生動景象。
(2)前兩句詩調動了讀者多種藝術感受:視覺上,有紅花綠葉和依山傍水的村莊;聽覺上,有黃莺的歌聲;觸覺上,有暖暖的春風;感覺中,自然也能嗅出沁人的花香。加上遠近相濟、聲色相諧、動靜相映、虛實相生手法的運用,給讀者留下無盡的美感。
結尾意義深遠:首兩句色彩濃麗,音調高昂;後兩句色彩朦胧,情緻綿渺。感情的洪波經過節制、濃縮,才化作了一股潛在的溪流。“四百八十”是虛數,不是實指,突出佛寺之多,諷刺了皇帝信仰佛教、依賴佛教。可以說,前兩句的高昂,是為後兩句蓄勢,形成了有力的反襯,使得迷惘的景色與淡淡的哀愁,同明麗的境界與闊大的視野形成了鮮明對照,幾經叠唱,發人深思。
語言含蓄隽永,朦胧迷人:後兩句中,常人印象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幽遠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于迷蒙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曆史色彩。
總結: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詩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台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有衆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動物,有聲有色,景物也有遠近之分,動靜結合,各具特色。全詩以輕快的文字,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豐富多彩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呈現出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出一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千百年來素負盛譽。 《江南春》反映了中國詩歌與繪畫中的審美是超越時空的、淡泊灑脫的、有着儒釋道與禅宗“頓悟”的思想,而它們所表現的多為思舊懷遠、歸隐、寫意的詩情。
杜牧(公元803-約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稱杜紫薇。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詩人。(來源:中書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稱其為“杜紫薇” )晚唐時期.唐代文學家,後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阿(ē)房宮賦》亦頗有名。
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xiū zhuàn),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内容以詠史抒懷為主。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杜甫與李白區别開來,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