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映的電影《誤殺2》登陸各大院線,雖然劇情備受争議,但是從頭看到尾,電影依然讓人動容。影片講述由肖央飾演的平凡父親,因為罹患心髒病的兒子好不容易等到配型合适的“救命心髒”不翼而飛,為了給孩子找回心髒隻能持槍設局、為愛犯險的故事。
觀看熱門電影《誤殺2》的同時,也引發的一些值得關注和思考的話題。8歲的小孩,前一分鐘還在踢足球,下一分鐘心髒就突然停跳,這是電影誤殺2的情節。電影裡介紹說,小蟲得的是擴張型心肌病。那麼,擴張型心肌病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前一分鐘還在踢球,下一分鐘心髒就突然停跳?小感冒竟然會導緻擴張性心肌病,終末期竟需心髒移植?心髒移植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手術?适合哪些患者?普通人該注意哪些呢?
電影《誤殺2》海報
什麼是擴張型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的特征為心髒明顯擴大,同時伴有收縮功能下降,心髒壁變薄,說白了是心肌質地發生了變化,心髒變得疲軟無力,不能強有力地收縮了,于是就不能帶動血液在血管中快速流動,血液流動就會變緩慢瘀滞。
擴張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是進行性逐漸下降的,這時候患者會注意到體力越來越差,腳腫,有時出現腹脹,晚上睡覺時不能平卧,輕微感冒就會呼吸困難和喘氣等等。而且,每次急性加重基本上都要住院治療,并且心源性猝死的概率很高。
打個比方,把心髒比喻為精裝修的4居室房子,擴張型心肌病就是房子的牆壁壞了,搖搖欲墜,變成危房,随時倒塌(猝死)。
心髒明顯變大,變薄
擴張型心肌病有什麼表現呢?擴張型心肌病的外在表現包括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運動耐量下降,稍微活動或者走路時就出現呼吸困難和喘氣,睡覺不能平卧,憋氣、腿部或者腳踝浮腫,有的病人還會出現惡心、嘔吐和腹水,也有的患者會出現心慌和心髒驟停等。
擴張型心肌病病因是什麼?估計多達50%的擴張型心肌病為家族性的,也就是說遺傳自父母親,如果父親或者母親都有緻病基因,有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除了詢問家族史和仔細檢查親屬(包括無症狀親屬)以外,可以做基因檢查。
病毒感染是擴張型心肌病最常見的病因,已知可以損傷心肌的病毒包括細小病毒B19、人疱疹病毒6型、柯薩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巨細胞病毒。
尤其在年輕患者中,經常感覺一個小小的感冒,随後很快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喘氣、浮腫,稍微一活動就喘得不行,開始以為是肺部感染,打消炎針總不見好,到醫院一查發現心髒已經擴大了。這就是典型的病毒感染後導緻心髒損害。一般情況下,感冒會出現惡心、嘔吐、頭痛、乏力等不适症狀,但如果出現喘氣費力、胸悶、心悸、胸口有輕微疼痛,說明病毒已經入侵你的心肌細胞了,一定要及時去醫院診斷治療!
擴張型心肌病應該怎麼治療?能治愈嗎?首先要說的是,以目前的醫療技術,擴張型心肌病無法徹底治愈,隻能延緩疾病進展。部分患者在規範化治療之後,心髒可以明顯縮小接近正常,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第二類是洛爾,常用的比索洛爾、美托洛爾;
第三類是安體舒通,有的稱之為螺内酯。
上面三類藥物如果沒有嚴重的副作用,一般都是要終身服用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在電影或者電視劇中看到過搶救時候,會有電擊前胸部讓心髒恢複跳動的場景,就像下面這樣。
電除顫搶救
這種方法搶救病人非常高效,能使發生心室顫動(等同于心髒驟停)的心髒瞬間恢複正常跳動,但有一個缺點,就是要在心髒停跳的幾分鐘内使用,也就是平常所說的“黃金四分鐘”。如果病人不在醫院,旁邊沒有除顫設備,也沒有專業人員的協助,就沒辦法使用,病人就會得不到及時救治,很可能會一命嗚呼。
針對這些缺點和臨床需求,植入型體内除顫儀應運而生,類似于心髒起搏器,放置在皮膚下,電極連接到心髒,平常儀器會自動檢測病人的心跳,當檢測到異常時會自動進行電除顫,及時搶救病人,全程無需人工幹預。
植入型體内除顫儀,類似于心髒起搏器
進一步研究發現,在心髒擴大的時候,心髒的收縮出現不協調的情況,就像大家手拉手跑步,但大家步調不一緻,有的快,有的慢,這樣整體前進速度有慢下來了,心髒擴大之後也會有類似的情況。這個時候也可以用一個和心髒起搏器類似的裝置,讓心髒各個部分的活動重新協調起來,增強心髒的泵血功能。
心髒再同步化治療裝置,類似于心髒起搏器
有的朋友會問,如果上面所有的治療都用上了,還是不管用,常規治療都沒效果了,該怎麼辦?這個時候我們的終極大殺器可以用上了,那就是心髒移植。對,你沒看錯,就是換個心髒。
心髒移植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手術?适合哪些患者?适合做心髒移植的對象是終末期心髒病的患者,也就是說通過常規治療仍然不能有效阻止疾病惡化,疾病已發展到晚期階段了,隻有通過心髒移植,更換一個健康的心髒來延續生命。
目前國内的心髒來源主要是個人捐獻,一般是因為其他疾病或者意外傷亡,但心髒仍然健康的人自願捐獻,這是他們為其他人奉獻的最後的生命的禮物!向他們緻敬!
心髒移植手術
#家庭健康守護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