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導航軟件怎麼接收紅綠燈

導航軟件怎麼接收紅綠燈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24 09:05:33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20日訊 18日下午,市民鄭先生開車經過光谷高新二路,正在路口等紅燈時,手機導航突然提醒紅燈倒數讀秒,“這是什麼黑科技呀?”鄭先生在長江日報交通出行群裡發問,群友闵先生回應:“沌口有好多路口的紅綠燈都能跟導航軟件聯動,這是智慧路口!”原來,從2019年起,沌口有98個路口試點“車内信号燈”系統,今年起,光谷多個路口也開始上線“車内信号燈”,該系統成功上線的背後有警營發明家黃傳明的不懈努力。

導航軟件怎麼接收紅綠燈(讓路口紅綠燈和車内導航軟件聯動)1

警營發明家黃傳明。 記者史偉 攝

“車内信号燈”系統有什麼用呢?

黃傳明介紹,“車内信号燈”可以在當紅燈計時還剩5秒左右,導航軟件通過語音方式提醒司機做好車輛啟動的準備,當路口的等待紅燈車輛較多,一輪紅綠燈切換不足以讓司機通過路口時,導航軟件上顯示的則是需要等待的紅燈具體輪數。這是在等候場景下的應用,在行車安全場景下也有應用。如跟車過路口,前面是一輛高大上的公交車,正好擋住了前方的紅綠燈,跟着過去會不會闖紅燈,是走還是停?這時,車内信号燈同步倒數,減少很多不确定性,司機能夠在各種複雜情況下,最大程度預判通行時間,并為之做好準備,既消除安全隐患,也提升通行效率。

黃傳明今年46歲,是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技管理處警務技術三級主任,入黨23年。一入警他就與“燈”結緣,研究信号燈23年,擁有12項專利證書,曾獲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武漢市“大城工匠”稱号。

目前,武漢全市3527處交通信号燈能聯網智能化運行。為了研制這套系統,黃傳明跟外國專家讨論方案,資料是英文的,可設備是西班牙的,來的工程師說西班牙語,操作系統也都是西班牙文。怎麼辦?黃傳明開始自學西班牙語,和專家交流經常在英語和西班牙語中轉換。經過不斷的努力,黃傳明和團隊一起終于成功研制了這套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系統,成為武漢市信号燈網絡控制的“最強大腦”。

導航軟件怎麼接收紅綠燈(讓路口紅綠燈和車内導航軟件聯動)2

黃傳明(左)在馬路口對智能信号燈區域控制系統進行測試。記者史偉 攝

要讓信号燈與車流無縫對接,光在實驗室裡試驗不行,上路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2019年下半年,為了解決硚口區利濟北路路口車輛排隊時間過長的問題,黃傳明連續兩周早晚高峰蹲在路口,用儀器測、用眼睛看,最後決定施劃借道左轉專用道,同時優化配置信号燈,提前放行左轉車輛,緩解了與對向車輛的沖突,解決了路口擁堵的頑疾。

黃傳明說:“每個路口的情況不一樣,一定要做足現場功夫,不能紙上談兵。”

實踐加鑽研,讓黃傳明在信号控制和應用領域研究收獲頗豐,先後獲得6項國家發明專利,填補了國内該領域的部分空白,在信号燈的其他領域,他還獲得了3項國家發明專利和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2019年,43歲的黃傳明決定利用業餘時間攻讀武漢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博士學位,更好學習掌握前沿技術,“智慧交通剛起步,學習不能停”。

導航軟件怎麼接收紅綠燈(讓路口紅綠燈和車内導航軟件聯動)3

黃傳明和同事在屏幕上推演全息路口應用。記者史偉 攝

目前,黃傳明和團隊正在努力打造全息路口,利用路口雷達 卡口抓取兩種感知手段,再加上AI 視頻 雷達 邊緣計算,通過雷達、視頻等多維感知技術和智能算法,實現全量事故數據空間化,生成“全面、準确、實時、精細”的交通數據,為市民提供更美好的出行體驗。

全國知名信号燈控制專家王小剛評價說,武漢的智慧交通系統研究和應用排在全國第一梯隊,全息路口、AI人工智能應用等高新科技的研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長江日報記者魏娜 通訊員張建勇 張鵬)

【編輯:王戎飛】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