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為何Instagram的短化

為何Instagram的短化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0-05 21:30:31

日前,Instagram(下文簡稱為“Ins”)的頭部網紅卡戴珊姐妹Kylie Jenner與Kim Kardashian公開炮轟該平台,并表示,“讓Instagram回歸Instagram,别再想嘗試模仿‘TikTok’了!我真的隻是想看看朋友們的可愛照片。”

為何Instagram的短化(為何Instagram的短化)1

這兩位毫無疑問算得上是Ins的“頂流”了,并且粉絲量也都已突破3億,要知道該平台上一次公開的用戶規模才大約在10億左右(2018年)。而她們之所以會進行如此猛烈的抨擊,是因為7月22日Ins方面宣布,15分鐘以内的視頻内容将以Reels(Meta旗下各平台的短視頻功能)形式自動分享,同時平台首頁的圖片流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廣告,而用戶信息流中顯示的圖片内容也更多地被短視頻内容替代。

為何Instagram的短化(為何Instagram的短化)2

不難發現,無論用戶如何反對,Ins方面都在全力“短視頻化”。然而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對于近期平台中基于短視頻内容的各種調整,以及推薦機制的改變,頭部網紅、普通用戶以及部分媒體似乎也都達成了一種默契,那就是“抵制”。

為何Instagram的短化(為何Instagram的短化)3

據網紅營銷平台HypeAuditor公布的信息顯示,盡管Reels的确能夠增加浏覽量和互動率,但Ins的内容創作者似乎并不太買賬。相關數據顯示,在對7700多萬條内容進行研究後發現,今年7月該平台創作者發布的内容裡隻有22%屬于Reels,圖片則依舊是這一平台當月最受歡迎的内容、占據其總内容發布量的42%,同時包含圖片和視頻的Carousel占比則為26%,常規視頻内容(非Reels)則占到9.6%。

不難發現,與Meta CEO馬克·紮克伯格此前在今年第二财季财報電話會中,強調對“提升Reels廣告變現效率”的努力相對應的,則是内容創作者與用戶對Reels的“不買賬”。

為何Instagram的短化(為何Instagram的短化)4

一方面,就像卡戴珊姐妹轉發的“抗議内容”一樣,許多用戶更傾向于将Ins視作一個圖片分享平台,能夠借助濾鏡等圖片處理功能快速發布内容。另一方面,對于更推崇圖文内容的創作者而言,也更習慣于圖片内容的分享,而Ins在全面模仿“TikTok”的過程中,勢必也會影響到這些創作者的流量,進而影響到他們的流量分成和廣告營收。

為何Instagram的短化(為何Instagram的短化)5

不過Ins這樣的改變,也赢得了另一部分創作者的支持,比如YouTube頭部創作者Casey Neistat就在日前指出,“我倒是希望Instagram再像TikTok一點”。顯然,創作者産生觀點分歧的原因其實更多來源于利益,而平台在不斷調整内容類型占比的過程中,顯然很難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但影響到現有用戶的使用體驗、動了原本頭部創作者的蛋糕,無疑正是Ins此次調整所面臨的問題。

為何Instagram的短化(為何Instagram的短化)6

對此,Instagram首席執行官亞當·莫塞利(Adam Mosseri)近日也解釋道,公司已完成了“視頻全屏功能”的相關測試,但短期内不會推出。并且亞當·莫塞利也曾多次強調,希望平台能夠更好地與每個人想要看到的内容保持一緻,例如可以選擇内容是按算法推薦、還是按時間排序,這最終也可能會使得Ins僅向那些定期與Reels互動頻繁的用戶開放相關功能,而其他用戶則會恢複到此前圖文内容的傳統使用體驗。

但亞當·莫塞利也指出,“雖然我喜歡照片、你們很多人也喜歡照片,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平台中越來越多的内容會變成視頻形式。即使我們什麼都沒有改變,也依舊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個觀點,其實同樣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對于如今的Meta來說,随着全球數字廣告行業普遍下調預期,其已在今年第二季度遭遇了史上首次零增長,并且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而谷歌、推特等其他有賴于廣告業務的公司同樣也出現了增長放緩的情況。

有業内人士指出,“Meta還面臨其他不利因素,包括用戶老齡化加劇、TikTok的威脅、iOS隐私政策等”。不難發現,在“All in元宇宙”、并且目前尚未取得成效的當下,Meta的确也需要竭盡全力挽救其相對疲軟的廣告業務收入,但完全寄希望于Reels或許并非明智之舉。

為何Instagram的短化(為何Instagram的短化)7

盡管紮克伯格日前透露,短視頻應用Reels的年收入已達到10億美元,但這一數字與Meta 2022年第二季度283.7億美元的廣告收入相比簡直不值一提,甚至其創收效率還無法與Instagram Stories等産品比肩。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Meta方面自然也不太可能不知曉這一調整其中的利害。就像亞當·莫塞利所說,無論老用戶及圖文類創作者有多抗拒改變,随着年輕用戶的成長,“短視頻或都将成為主流的内容消費形式”,而“Instagram也将适應這種轉變”。簡單來說,如果Ins想要保持目前的市場定位,顯然也需要留住視頻創作者,或者讓更多的創作者适應視頻這一内容形式。

在這個過程中,Ins顯然還需要更好地平衡“頭部創作者”與其他創作者之間的矛盾。從目前的趨勢來看,Ins方面似乎正在更多地扶持腰部乃至尾部網紅,并試圖吸引更多的TikTok平台創作者加入。

但面對如今外界對Ins“不倫不類”的各類質疑聲中,Ins是會“撿了芝麻丢了西瓜”、還是“蛻變重生”,恐怕還需要時間來給出答案。

事實上,國内市場的諸多平台同樣由于路徑依賴或用戶慣性太強,以至于在加入短視頻相關功能的時候,同樣也會出現顧此失彼的問題,如今包括知乎的短視頻、微博的視頻号,以及騰訊的各類短視頻産品,都鮮少取得成功。但對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來說,加入圖文功能或是做起社交、電商也同樣并非易事。

但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不少平台進行功能疊代時,往往是更加“潤物細無聲”、且“因地制宜”。比如YouTube Shorts,其于2020年正式推出,但官方也一直在強調,短視頻隻是内容形式的補足,并鼓勵創作者以多種形式表達,如果受衆不一樣、則建議開新賬号。與此同時,長視頻與Shorts的推薦算法也完全分開、目前互不影響。

顯然,這樣的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分流、擠壓原有創作者流量的問題,同時也為沒有太多粉絲基礎的創作者提供了相對公平的環境。

為何Instagram的短化(為何Instagram的短化)8

同樣如此的還有B站,早在2021年其豎屏短視頻StoryMode就已開始測試,但在首頁推薦流裡的展現則相當克制。今年5月,完全獨立的StoryMode入口出現,也隻出現在首頁左上角,沒有觀看短視頻習慣的用戶基本不太會注意到這個變化。當然,或許B站目前還沒有如何讓短視頻與其他視頻内容更好的融合。

總而言之,從Ins調整算法後遭到用戶大規模抵制,随後不得不暫緩新的改版功能、降低Reels推廣力度一事也能看到,不顧及用戶體驗、甚至傷害用戶體驗的改變,或許隻能得到慘痛的教訓。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