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做纖維鏡取異物

孩子做纖維鏡取異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9:32:22

一手抓抗疫,一手抓“排異”,面對人手緊張、防疫要求高等諸多挑戰,上海市兒童醫院急診急救不斷線,近日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因異物就診的病例數量明顯上升,僅4月底以來,就完成鼻部及咽部急診異物取出手術達60例,其中不乏有核酸陽性患兒或疑似陽性患兒的高風險操作。

孩子做纖維鏡取異物(居家看好熊孩子)1

4月25日晚上11點,兒童醫院急診收治了一名來自嘉定的患兒。孩子媽媽說,大約9點熄燈後,孩子突然哭着告訴她鼻子疼,經120急救車送至兒童醫院。經仔細檢查發現孩子右側鼻腔深處有異物,耳鼻喉科急診接診醫師沈晨淩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僅用10分鐘的時間就順利完成了取異物操作,令患兒轉危為安。

4月底以來,僅耳鼻喉頭頸外科已完成鼻部急診異物手術32例,咽部異物手術28例。其中不乏有核酸陽性病人急診手術,醫務人員均按照處置預案做好防護,在大白 隔離衣 N95 面屏 兩層手套防護措施下,依然順利“探囊取物”。

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浦詩磊表示,常見的鼻腔異物五花八門,取出過的鼻腔異物有紙巾、棉球、海綿、筆帽、橡皮、橡皮泥、玻璃珠、紐扣、紐扣電池、花生、黃豆、豌豆、瓜子、果核、糖丸等。

鼻腔異物的早期症狀并不明顯,兒童多表現為忽然出現的鼻塞,或因害怕開始哭鬧、對家長指鼻、摳鼻等;随着時間推移逐漸會表現為單側鼻阻塞、流黏膿涕、涕中帶血、鼻腔出血以及鼻腔呼氣有臭味等。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鼻腔異物的可能,切勿盲目自行摳鼻或用鑷子夾取,因為部分異物為圓形,反而容易推得更深。鼻腔異物如果不能及時取出,除了誘發出血、感染等情況外,異物還可能會被吞下,甚至誤吸入呼吸道,引發窒息。

尤其是紐扣電池這種異物,在導電良好的濕潤鼻腔内發生短路、放電産熱,燙傷鼻腔黏膜,電池含有多種重金屬,進入鼻腔後發生化學反應,有毒物質滲漏,嚴重腐蝕鼻腔黏膜。導緻鼻腔黏膜壞死、黏連,鼻中隔穿孔等嚴重後果,需立即緊急就醫。兒童咽部異物主要是魚刺多發生在匆忙吃魚時,誤将魚刺咽下。另外,兒童常将玩物含入口中,哭鬧、嬉笑或跌倒時,異物易墜入咽部,強行吞咽後造成食道異物;

3歲以下的嬰幼兒吃花生、闆栗、碧根果等堅果類食物時易發生誤吸,造成氣道異物。氣道異物在誤吸時會有劇烈的嗆咳,之後會出現間斷性的咳嗽。如果小朋友在進食後有這些明顯的表現,吞飯團或喝醋等土方法是沒用的,反而會加重異物嵌入更深部的風險,需要立即就醫。此類異物一旦确診需盡快取出,否則後果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耳鼻喉科專科醫師強調:疫情期間家長務必加強對嬰幼兒童的看護,如吃魚應盡可能剔除魚刺;3歲以下的嬰幼兒應避免喂食堅果,在孩子進食時不要說話、逗笑孩子;教育糾正孩子将紙團、玩具零件等塞入鼻腔、耳道、口腔的不良習慣,同時将這些小物件妥善安放到兒童夠不到的地方。

來源: 東方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