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講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二戰時,一名意大利士兵即将奔赴戰場,妻子懷着深深的不舍為他準備口糧。可是家裡幾乎什麼都沒有,妻子隻能用僅剩的面粉、奶酪、雞蛋、咖啡等做成一個甜點。這位士兵每吃一口都會想起他的家,想起思念着他、愛着他的妻子。這個甜點就是提拉米蘇,Tiramisu在意大利語中有“帶我走”的意思,也因此成了愛情的象征。
怎麼樣?是不是很感動?
你以為小果兒會說“好溫情,打動了老夫的少女心?”
錯!這其實是商家為了營銷而編出來的故事。
據說真實的版本是,1971年,餐廳老闆娘Alba Campeol剛生完小孩,身體十分虛弱,Alba的婆婆為她做了意大利傳統甜點薩芭雍。薩芭雍是用雞蛋和甜酒、奶油混合,澆在各種水果上制成的甜品;而給孕産婦吃的,則把甜酒換成水。
薩芭雍長這樣
為了提神,Alba的婆婆在薩芭雍裡加入了些咖啡粉。(盡管很想吐槽給産婦吃咖啡粉這件事,但外國人貌似不太在意。)Alba從中獲得靈感,和廚師一起研發出了新款甜點——提拉米蘇。
毫無疑問,這個故事相比前者顯然過于平淡了。
古今中外像這種“尬編”的故事可不少。
你知道情人節為什麼要送巧克力嗎?其實是日本商家的心機!
原本情人節并沒有送巧克力的風俗。1936年情人節傳到日本,神戶的一家叫做莫洛佐夫的巧克力廠家在報紙上打出廣告:“送給你的情人巧克力吧”,第一次提出”情人節送巧克力“的概念。
上世紀5、60年代,随着日本戰後經濟複蘇,品牌商們開始了頻繁的營銷活動。1958年,瑪麗巧克力在新宿伊勢丹開展了一場“情人節女性向男性贈送巧克力”的專賣活動,鼓勵女性大膽表白愛意。
此後,森永、伊勢丹百貨、SONY的進口商店都先後通過營銷活動,賦予巧克力“愛情告白”的意味,“情人節送巧克力”也逐漸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
至于“巧克力甜蜜中帶有苦澀,就像愛情的滋味”、“巧克力易融化,像愛情一樣脆弱”、”不同口味的巧克力代表不同的意義,送給不同的人”等等說法,都隻是人們的附會而已。
你以為隻有外國有這樣的故事?咱中國編出來的食物故事同樣不少!
在這些故事裡,中國的皇帝都是吃貨,躺槍最多的就數乾隆和李世民!
其中,“乾隆吃後贊不絕口”系列有無錫小籠包、叫化雞、鎮江鍋蓋面、山東菜煎餅、西施豆腐、腸粉、車輪餅、瓦罐煨湯、松鼠鳜魚、櫻桃肉、奧竈面、龍井蝦仁、驢肉火燒......
而“李世民嘗了欲罷不能”系列有老潼關頭夾馍、河南燴面、蘿蔔牛雜、魚蛋湯、禦鴨坊烤鴨、香酥牛肉餅、泡泡油糕、少林寺素餅......
好好的皇帝就這樣成了咱大中華美食代言人。。
其實很多“地方特色小吃”并沒有什麼背後的故事,有的甚至是1949年之後才誕生的,卻為了打造“老字号”的形象而強行加戲,讓自己成為“曆史悠久的名小吃”,來招攬更多生意。
小果兒覺得,為食物賦予有趣的故事本無可厚非,但重點在于“用心”。用心做出美味的食物和用心為食物編故事相加,才能得到最大化的效果,甚至成為一種風俗和文化。和故事相比,食物的味道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在公衆号對話框輸入菜品名
會有做法自動回複給你哦
▽ 更多美食做法請點擊 ▽
·----- 往期回顧 -----·
好吃“蒸”的不騙你
夏天必須吃!
潤腸排毒的好東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