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今天的微信步數我怎麼沒看到你的排名啊?”
“哦,我關了這個功能了,所以你看不見”
“為啥?關了不就不知道自己每天走了多少步了?”
“我反而覺得開着這個功能讓我有壓力,畢竟你們天天的步數都超過了一萬步,而我經常隻有幾千、幾百步,我都不好意思,所以關了”
每天都會看自己走了多少步,沒到一萬就繼續走,何大爺就是這樣的,他認為人老了就應該多運動,生命在于運動,不動就會生鏽,各種病就容易找上門,他每天吃完晚飯後都會下樓走路,平均下來一天15000步左右。
生命在于運動?每天堅持走這麼多步,到底是有利于健康長壽,還是容易折壽呢?若有好處,具體有哪些?若傷身,傷的是哪裡?
生命在于運動還是靜止?一說到這個話題,可能有的人就會拿烏龜舉例,覺得不動更好,但人類與它并不好比較。
實際上,動和靜不是對立的,凡事講究适度,我認為其實生命既在于動也在于靜,關鍵是看我們能否把握好其中的度。而這個度,則要根據每個人的年齡、健康與疾病情況等因素具體分析,沒有統一标準,也沒有硬性規定。
每天都堅持走15000步,到底是延壽還是折壽呢?毋庸置疑,适度運動有益健康。
對于自身來說,隻要步行這項運動是适合自己的,并且方法正确、運動合理,那麼它對身體一般是有多個好處的,有利于降低疾病風險,延年益壽,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腸胃會受益——有助于改善吸收和消化
現在很多人不缺營養,反而存在營養過剩的問題,肥胖應該引起重視。經常吃太多,會增加腸胃負擔,出現剛吃過飯就肚子脹疼、惡心的不适。而步行可以促進消化和代謝,幫助減輕不适,對于腸道健康有好處。
·心肺會受益——改善其功能,對于促進疾病恢複有好處
走路的強度比其他一些運動低,人體更容易耐受,既運動了,又不容易太累。對于一些患有慢性病的人來說,這是比較适合的項目,有助于促進身體恢複。
·骨骼會受益——強健骨骼,延緩衰老
骨齡年輕,人老得更慢。用進廢退,經常用它會比較強健,若長期不用,老化速度則容易加快。
·對保持血糖等指标平穩有積極影響——降低三高風險
堅持走路鍛煉,有助于改善體内胰島功能,還能促進代謝,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預防慢性病。
·對心理健康也有積極影響——放松身心,減少焦慮、抑郁的情緒
戶外步行,呼吸新鮮空氣,也能幫助我們釋放壓力,轉移注意力,而且運動過程中人體會分泌一些物質,可以幫助我們緩解不良情緒,變得更快樂。
由此可見,每天堅持步行是有這麼多好處的。但如果方式錯誤,長期走下去,也可能走出下面這些問題,可能就會折壽了:
如果每天都走15000步,但走錯了,可能對于心肺、骨骼等健康都有負面影響,容易增加心髒疾病、骨骼疾病風險。對于已經患有的人來說,可能會增加複發幾率,尤其是高齡老人,若是鍛煉過多,身體受到的影響或更大,比如生活中有的人就因此一病不起,影響壽命,也會大大降低生活質量。
另外,走時間長感覺累了,但目标還沒達到,自己心裡也會有負擔,也容易焦慮。特别在生活中,有的朋友會和他人相互比較,自己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那麼,怎樣走路是對的?怎樣走是不可取的呢?步數是很多人關心的一點
很多人都認為日行萬步才健康,或者越多越好,但并非如此,走多少比較合理這要因人而異。
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發現:
每天走多少其實和年齡有關,沒到60歲,每天走八千到一萬比較好,而過了60歲,其實每天走六千到八千則是更有利于健康的,走太多并不是好事。
當然了,這不是絕對的,沒有誰規定多少歲應該走多少,具體還要因人而異,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追求太多的步數,适度即可。
走路姿勢也很重要
好多人喜歡走路玩手機,這就是不可取的,或者内八字、外八字。建議大家正常走路,擡頭挺胸。
走的時間地點對健康影響也不同
不建議大家在特别餓或特别飽的時候走,建議吃完飯過個半小時左右。
不建議大家在馬路邊走,灰塵較多,可以在小區公園或者體育場鍛煉。
綜上所述,一個人每天走15000步,堅持下去,對身體是好還是壞,關鍵在于怎麼走,走對了則有以上幾點好處,走錯了或就會帶來健康風險,關于走路的注意事項,希望大家看完此文要了解,走錯了的及時做出調整。
參考資料:
1. 堅持走路鍛煉,會給身體帶來5大好處,但走路時需注意這3點!鄧州政法.2022.08.01
2. 長期散步能把這5類病“走沒”?建議:50歲以後,這樣做.光明網.2022.03.26
3. 每天走多少步最好?最新柳葉刀研究發現,步數和年齡也有關.丁香醫生.2022.03.0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