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目标:
口語交際
圍繞本組的專題,語文園地中安排了以神話、傳說故事會為内容的口語交際訓練,要求召開神話、傳說故事會。這類訓練,學生在學習三年級上冊教材第五單元《盤古開天地》時已有所涉及。當時布置學生收集并閱讀了不少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如《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有的班級可能還舉辦過神話故事會。但當時都不是作為口語交際課的要求提出來的。而這次訓練,有了前面的鋪墊,再加上本組學習和擴展的内容,學生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資料,學生應該有話可說。指導時,要特别提醒學生注意有關教材中語文能力方面的要求,如,要按一定的順序把内容講清楚,要能夠打動别人,要認真傾聽别人的講述等等,以落實中年級口語訓練的目标。
本次習作是寫想象内容,圍繞“假如我會變”,展示學生的童心、童趣和夢想。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展開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翺翔。教師不要怕學生胡思亂想,異想天開。要明白孩子們的想象是他們聰明才智的表現。中年級的學生習作就是要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教師要想方設法打開學生的思路,比如提示學生可以變成納米醫生到人體内旅行,可以變成神鳥守衛美麗的大森林,可以變成火星居民離開受污染的地球,并倍加珍惜火星清潔美麗的環境……
我的發現
這次“我的發現”,提供了八組共16個詞語,兩兩一組,意圖是讓學生從發現特點的角度區别形近字,增強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比如,“導”與“異”,“旅”與“旋”,“科”與“料”,“載”與“截”,有部分部首與偏旁相同,但字與字讀音不同,意思完全不同。教學時要特别引導學生發現,互相交流。對一些細微部分一定不能放過,比如,“歸”與“舊”,“歸”的第二筆是“撇”,如寫成一豎,則為舊。“狠”字多加一點則為“狼”。養成了細心觀察的習慣,書寫時就不易出錯。還可以引導學生列舉其他學過的形近字進行交流。
日積月累
“讀讀記記”安排的是四組共12個成語,目的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為便于學生識記,在排列上注意了有規律可循。第一橫排,是數字式成語,如四面八方;第二橫排,是ABAC形式,如人山人海;第三橫排,是AABB形式,如結結實實;第四橫排,是反義詞形式,如大驚小怪。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注意發現這些特點,有條件的學生還可以用這種方法适當擴展,收集更多的成語。
“讀讀背背”安排了6條歇後語。歇後語是廣大人民群衆在豐富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一種語言形式。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後一部分是解釋,也就是全句的意義所在。歇後語隻說前一部分,不說後一部分,讓人去體會猜測,所以又叫做歇後語。現在常見的是前後兩部分都說出來。歇後語的類型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喻義歇後語,一類是諧音歇後語。圍繞本組專題,這次選編的是第一類,喻體都是曆史故事或神話傳說。如以曆史故事作比喻的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用神話傳說作比喻的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閱讀并積累一些歇後語,對豐富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大有幫助。教師在教學時可适當做些補充,或引導學生另外收集交流。
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故事出自張彥遠《曆代名畫記》卷七,後人常以它作比喻,指講話、寫文章或從事文學藝術創作,如果能在關鍵處用上一二個名言、警句或略加潤色,便使整個内容更加生動有力,主題更加鮮明。也指處事要抓住主要矛盾。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借助字詞典等工具書自學這個成語故事,讀懂故事内容,理解喻義。然後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舉例說說自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成語故事的教學要區别于略讀課文,一般以學生自學為主,不理解的地方教師可适當給予引導,或者生生之間交流解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