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北極居住着一支民族,叫因紐特人。
前段時間,蘋果爸爸推出一個專欄,介紹了“15款最美的遊戲”,其中包括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比如《紀念碑谷》、《晶體管》、《銀河曆險記3》。遊戲陀螺的西遊欄目上篇講的就是《銀河曆險記3》。其中一款名為《Never Alone》,中文翻譯為《永不孤單》吸引了遊戲陀螺的關注。
該遊戲的ICON顯得有點“格格不入”,是小清新的味道,那一人一狐黑溜溜的眼睛透着靈氣,名字《永不孤單》似乎也在訴說着一個故事。
主機遊戲老司機可能知道這款作品。早在2014年11月,它就登陸PC平台、PS4和Xbox One。上線後,好評如潮,并榮獲了多項大獎和提名,包括獲得2015年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之最佳首發遊戲獎(BAFTA Award for Best Debut Game)。該遊戲于今年6月登陸移動平台(售價30人民币),獲得蘋果編輯選薦。
這是一款操作簡單的橫版解謎類遊戲。玩家控制小女孩Nuna和一條北極狐,為了拯救家園,找出暴風雪源頭進行的一場探險之旅。移動版有一個按鈕可進行角色切換。
文化傳承的價值超越了遊戲本身
一款拍手稱贊的解謎類遊戲往往有着精彩絕倫又出乎意料的設計,這也是很多用戶喜歡這類遊戲的原因。而《Never Alone》在謎題設計上說不上出彩,簡單的跳躍、重複的借助自然之靈過關這些都顯得過于平淡,但這并沒有影響它赢得滿堂的喝彩。
《永不孤單》
因為,它的文化傳承價值已經超越了遊戲本身。《永不孤單》是北極那“白雪皚皚、狂風暴雪”的極地氣候的展示,是那幾乎被遺忘的一支名族--因紐特人的曆史文化的傳承。
據百度百科介紹,因紐特人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蘭、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是地地道道的黃種人。他們的祖先來自中國北方,大約是在一萬年前從亞洲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或者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過去的。
這就不難理解ICON透漏着濃郁的亞洲風。
很多人可能都隻是零星地知道一些這個民族的事情,但它如浩瀚的宇宙、深邃的海洋,充滿着神秘的魅力,讓我們敬畏,也讓我們有了窺探的欲望。
文化洞察短片
該遊戲的一大特色就是擁有24個文化洞察短片,這也是其赢得掌聲的一個重要因素。玩家一邊探險,一邊解鎖文化洞察短片。
遊戲亮點:故事、牙雕動畫、北極狐
說書人娓娓道來一個樸實無華的故事
剛進入遊戲,我們就聽到說書人(配音)用他那低沉、極具魅力的土著語娓娓道來這個故事:
“我要講的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我還小的時候從Nasruk那聽來的。
它講的是一個小姑娘和她的家人,住在離這裡很遠很遠的地方。
小姑娘喜歡打獵,她漸漸長大,學會了做許多事情。
一天,一場猛烈的暴風雪刮了過來,緊接着又是一場暴風雪,之後又是一場。
整個村子都無法打獵,隻能餓着肚子。
但是小姑娘想知道,是什麼把天氣變成這樣的?
于是她就出發尋找暴風雪的源頭。”
村莊因為暴風雪無法打獵
阿拉斯加民間流傳很多傳說,《永不孤單》就是根據其中一個傳說改編,不過原來的故事主角是一位叫Kunuuksaayuka的小男孩。制作組把小男孩改編成叫Nuna的小女孩。官方解釋這樣的改編是希望創造一個強大、智慧和勇敢的女性楷模,因為一直以來,遊戲中的女性角色一直少的可憐,制作組希望這能有所幫助。
在每個關卡前,在遊戲進程中,說書人那充滿智慧的聲音都伴随着我們,幫我們更好的理解這個傳說,理解這個故事。雖然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他的聲音仿佛磁石般把我們吸引其中。而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往往都是樸實無華的故事。
說書人是當地長者James Nagaek。如果你玩了這款遊戲,我想你也一定會愛上這個聲音。一款劇情向的遊戲,這樣的聲音着實加分不少。
牙雕動畫,原始、形象的表現形式
伴随着說書人的聲音,一場場牙雕動畫展現在我們面前。這種原始、形象化的表現手法也是遊戲陀螺喜歡這個遊戲的原因之一。
牙雕介紹
在每個關卡前,都有一段牙雕動畫,配上說書人的聲音,形象生動。遊戲中有一個專門介紹牙雕的文化洞察短片。據短片介紹,牙雕一般用鲸須或象牙制成,其傳統用途是講述故事。牙雕對阿拉斯加土著來說是記錄曆史的重要方式。
萌萌哒、有仙氣的北極狐
開發者在改編過程中加入了北極狐這個角色,與小女孩結伴同行。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設定。在冰天雪地、荒無人煙的惡劣氣候中,萌萌哒的北極狐讓一場孤單的探險變得不再孤單。
Nuna和北極狐
這也不是普通的北極狐,是仙狐,能召喚自然之靈,協助小女孩翻過一個又一個冰雪峭壁,跨過一個又一個冰河海洋。
自然之靈
自然之靈在土著文化中也是有含義的。他們認為,自然之萬物都是有靈氣的。
不過,在遊戲陀螺看來,北極狐的命運很狗血。在一場與惡人的相互對抗中,壞人挾持了北極狐,要求換女孩Nuna的流星索,Nuna沒有接受,惡人一怒之下把北極狐給掐死了。如果北極狐就這麼犧牲了,還能賺取用戶的一滴眼淚。但事情遠沒有結束。
惡人挾持了北極狐
出乎意料的是,在Nuna的“念經”下,北極狐竟然“複活”了,但卻以小男孩的樣子重生!遊戲陀螺真的被這個雷的外焦裡嫩,這個小男孩真的很煞風景,雖然制作團隊可能是為了尊重原來的故事才這麼設定,不過這樣的重生真的很打擊人。
北極狐重生後變成小男孩
研發背後的故事:與土著人群緊密合作
《永不孤單》的研發時間超過2年半,是由Upper One Games和E-Line Media聯合打造和發行的遊戲,也是第一款與阿拉斯加原著人群合作制作的遊戲。
Upper One Games創立于2012年,隸屬于Cook Inlet Tribal Council (CITC)。在過去30年,CITC一直是阿拉斯加地區社會、教育和就業服務的優秀供應商。2012年,CITC有了新的想法,想通過遊戲這個載體把阿拉斯加的文化傳遞到世界各地。因此,CITC CEO Gloria O'Neill開始尋找聯合開發的合作夥伴,在這個過程中,她遇到了E-Line Media總裁和聯合創始人Alan Gershenfeld。
E-Line Media在教育類遊戲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他們也希望可以制作更多傳統、用戶向的産品。為此,他們找來了遊戲界老兵Sean Vesce,擔任創意總監,他曾參做過《MechWarrior II(機甲戰士II)》、《Interstate '76》、和多部《Tomb Raider(古墓麗影)》系列遊戲等。他的加入為《永不孤單》的質量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證。
他們很早就意識到,要做出一款原汁原味呈現阿拉斯加自然風貌和文化的作品,沒有土著人群的緊密協助将會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2012年7月,他們在阿拉斯加連着開了幾天的圓桌會議,出席的有當地的長者、年輕代表、藝術家、說書人以及曆史顧問代表,還有CITC和E-Line Media的代表。而制作組要做的就是以學生的身份而不是以借用人的身份赢得阿拉斯加土著人群的信任。
之後,制作團隊跟阿拉斯加說書人Ishmael Hope就選擇哪個故事展開了幾周的讨論。Ishmael分享了幾百個阿拉斯加民間傳說,最後他們選擇了Kunuuksaayuka這個故事。而Ishmael也以作家兼創意協作者身份協助這個遊戲的制作。
定了故事後,制作組本可以就此打住,開始研發,但他們并沒有。因為之前也有幾個團隊了解阿拉斯加文化,但并沒有取得成功,所以他們一直非常努力的與阿拉斯加人群建立信任,并且尊重阿拉斯加文化。
在伊努皮克人(居住在阿拉斯加北部的因紐特人的一支)的文化中,哪位說書人講那個故事講的時間最長,就認為那個故事是屬于他的,其它的說書人講述那個故事時,就會說“這是某某的故事”,或者“我是從某某聽到的這個故事”。
制作組從Ishmael了解到,Kunuuksaayuka這個故事屬于資深說書人 Robert Nasruk Cleveland。Nasruk生于19世紀末,是曆史上記載的第一個講述Kunuuksaayuka傳說的說書人。
所以,制作組找到Nasruk的女兒Minnie Grey,在獲得她的同意後才改編這個故事。改編過程中,比如把小男孩改成小女孩,也會咨詢她的意見。
左:Minnie Grey,右: Sean Vesce
在視覺上,《永不孤單》呈現出了原汁原味的阿拉斯加。首先,這得益于藝術總監Dima Veryovka的加入,Dima年輕時候就研究北極土著人群的文化,早期作品也收到當地文化的影響。
Dima在阿拉斯加
其次,遊戲中的角色和環境氛圍靈感來源于傳統的阿拉斯加土著藝術,包括油畫、繪畫、雕塑、服飾、面具和雕刻藝術。
概念設計受到阿拉斯加藝術影響
《永不孤單》得到了近40位原住民群衆的協助,包括當地的長老、說書人、藝術家和一些社區的志願者,是他們的密切合作成就了這個讓人充滿敬意的作品。
一個“緻命”的硬傷
在體驗移動版本中,遊戲陀螺切膚感受到了一個“緻命”的硬傷。10分鐘不到,手機發熱非常厲害,必須暫停,等手機熱度消退後才能繼續。這真的不是一個愉快的體驗。所以有條件的用戶,建議體檢主機版。
除此之外,操作靈活度還有待提高,不過這在可接受的範圍内。
總體來說,撇開移動版發熱的問題,這還是一款不錯的作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