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3在現實世界裡存在着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即使兩棵樹完全一樣大,但距離我們較近的樹看起來會比較大,遠處的則看上去相對要小。我們曾經學習使用橡皮圖章工具
對圖像進行修補,其原理就是将一處的像素原樣複制到另外一處。這在處理具有透視效果的圖像時就會遇到麻煩,如下圖建築物牆面上的幾個窗戶就有着近大遠小的透視感,現在想要将其中一個窗戶去除,可以想到的辦法就是用牆面上的花紋去覆蓋窗戶區域,但仔細看牆面并非單一色,上面的花紋也是帶着透視效果的。在這種情況下,直接使用橡皮圖像工具就很容易留下修改的痕迹。
這種情況下可使用消失點濾鏡來完成,下圖即是消失點濾鏡色設置框,在進入設置框後,默認将使用創建平面工具
〖C〗,該工具用來決定透視的方式,用該工具在下圖4個紅色箭頭處依次點擊,就創建出了透視平面。創建透視平面是必須的操作,否則其他功能都無法使用。
之後就可以使用圖章工具
〖S〗,如下左圖,在某處按下ALT鍵單擊确定采樣點,然後在目标區域按下鼠标并拖動,完成像素的複制。完成後的效果如下右圖,有兩個窗戶被我們用牆面的花紋覆蓋了。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将“對齊”選項關閉,這樣每次在新位置按下鼠标時,都是以采樣點的原始位置為準。如果該選項開啟,那麼在不同位置複制時采樣點的位置也會相應移動。如果要複制一系列的圖像時,比如要将所有一排窗戶複制到其他地方,可以開啟該選項。
-
還可以使用選框工具
〖M〗來複制一片區域,如下左圖,将需要更改的地方創建選區,然後按住CTRL(或将移動模式改為“源”)在圖像中拖動,鼠标所到位置的圖像将會被複制到選區中,到滿意位置時松手既可。之後還可以使用變換工具
〖T〗對選區内複制過來的圖像進行變換,如下右圖。
-
1414消失點濾鏡的主導思想是通過透視平面來模拟近大遠小的效果,因此最初的創建平面就很重要,要分析圖像結構以決定如何創建平面,我們這裡采用的是與建築物外牆吻合的方法,算是比較簡單的了,有的圖像并沒有直接可供我們參考的區域,但可通過分析找到,如下圖,可以認為路旁的樹高度一緻,于是以此創建透視平面。
如果使用圖章工具進行複制,則要注意直徑、硬度、不透明度和修複的設定,太大的直徑容易将不需要的部分也複制出來。此外還可以使用畫筆工具
〖B〗塗抹單一顔色。在使用過程中放大圖像之類的快捷鍵就不必再說了,可用〖CTRL_ALT_Z〗逐步撤銷或〖CTRL_SHIFT_Z〗逐步還原,這隻單獨針對消失點濾鏡内部有效。在Photoshop的曆史記錄中仍将整個消失點濾鏡效果算作一步操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