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一向高傲的順豐,突然對電商放下了腰杆,隻要商家滿足了2000票/月的量,就能拿到同城8元、省内9元、省外10元起的合作商戶優惠價。
一時之間,小米、優衣庫等一大批優質電商品牌直接把順豐列為獨家合作快遞,正是這一波操作并借助2014年的雙11,順豐單量一舉打進快遞行業前四。
其時,通達系們的價格還在5元上下,日子過的并不錯,但顧客數據是阿裡的商業核心,阿裡絕不願意自己的數據通過順豐流失到騰訊雲上,所以聯合四通一達,把單價下放到3塊,可是,順豐卻因為整體利潤下降超過8個億,随後就砍掉了這個對于順豐來說屬于低價的業務闆塊,留下通達系在3塊的關口上苦苦掙紮。
2019年年末,順豐以低至4元的單價,把唯品會的物流業務收入囊中,對比2013年的那波2000票/月即可享受優惠的操作,順豐或許還将對其他的阿裡系高端電商進行發起攻城戰,畢竟,現在的電商市場中,日發貨2萬票以上的比比皆是。
而此時的通達系,卻已經在長期的互撕中,在電商平台的威逼利誘之下,成功的壓榨完了自身的利潤空間,手裡已經沒了能打的出手的牌了。
江湖上傳言:不怕通達漲價,就怕順豐降價。
下一步,大家會怎麼玩?
近日,各大快運企業如安能、壹米滴答、中通快運、韻達快運、百世快運、優速等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對現有價格進行上調,快運的基層網點對于漲價自然有各種各樣的看法,各種抱怨都有,但總部漲價的在于基本需求,卻是因為目前快運市場上最緻命的一個通病:從上到下,都不賺錢!而快運的加盟網點更是,隻有極少極少的網點能盈利,大多數網點能少虧點就謝天謝地了。
可以說,快運比快遞提前一步的體會到了不漲價立馬就死的絕境,漲價初期必然會流失部分客戶,對總部來說,甚至會失去一部分加盟網點,但少收一點,先把各項成本夯實,再通過路線優化、服務品質提升、産品差異化等途徑,逐漸的争回客戶、争回市場,也并非不可能。
成功失敗與否,都是優勝劣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