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時間:40分鐘 滿分:100分
一、下面每組中都有一個錯别字,用"____"标出,并在"( )"裡改正過來。(8分)
1.身段 恩慧 暴發 示意 美中不足 ( )
2.悲哀 平衡 訪友 榨油 決口不提 ( )
3.山丘 推辭 脅調 忘卻 理所當然 ( )
4.諾言 典禮 聯結 俯沖 難以至信 ( )
二、讀拼音,寫詞語。(12分)
三、選字填空。(12分)
(悔 誨)
1.教( ) ( )改 後( )不已 ( )人不倦
(壁 璧 碧)
2.牆( ) 和氏( ) 銅牆鐵( ) 金( )輝煌
(噪 燥 躁)
3.聒( ) 幹( ) 急( ) 暴( )
四、下列說法正确的打"√",錯誤的打"×"。(10分)
1."兜"字的第三筆是
。( )
2."區"字的第二筆是
。( )
3."鶴"字是左右結構,部首是"鳥"。( )
4."蘭"字加一筆變成"羊","龍"字減一筆變成"尤"。( )
5."脊"字的第三筆是撇。( )
五、看拼音,寫一寫。(16分)
[mù]( )布 羨( ) 墳( ) 日( )
[shì]( )言 姓( ) ( )題 ( )世
[jiǎo]( )健 ( )潔 打( ) ( )度
[chóu]( )謝 ( )人 絲( ) ( )悶
六、照樣子變成新字,再組詞。(16分)
1.例:容—榕(榕樹)
兔—______( ) 厲—______( )
鮮—______( ) 備—______( )
2.例:瑚—__胡__(二胡)
該—______( ) 挽—______( )
嫌—______( ) 蔡—______( )
七、用"____"畫出句子中的錯别字,并改正過來。(10分)
1.看了精采的《西遊記》就會丢下煩索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傳》就不會看瑣然無味的《蕩寇志》。( )
2.開始我看得斤斤有味,天長日久,就感到不過隐了。( )
3.夕陽西沉,夜暮降臨,那風聲、蟲鳴,聽起來也愉發叫人心礦神怡。( )
4.恍恍忽忽我又置身于兩年一度的屆會中。( )
八、閱讀練習。(16分)
蘋果裡的"五角星"
一天,上幼兒園的兒子拿出一把小刀,又從冰箱裡取出一個蘋果,說:"爸爸,我要讓您看看裡頭藏着什麼。""我知道蘋果裡面是什麼。"我說。"來,還是讓我切給您看看吧。"他說着把蘋果一切兩半——切錯了。我們都知道,正确的切法應該是從頂部切向底部。而他呢,卻是把蘋果橫放着,攔腰切下去。然後,他把切好的蘋果放到我面前,說:"爸爸,看哪(wɑ nɑ),裡頭有顆五角星呢。"
真的,從衡切面看,蘋果該裡(竟然 果然)顯示出一個清淅的五角星形壯。我這一生不(bú bù)知吃過多少蘋果,總是規規巨巨地把它們一切兩半,卻從未疑心有什麼瘾藏的圖按!于是,在那一天,我的兒子把這個消息帶回家來,徹低改變了我。
不論是誰,第一次切"錯"蘋果,大概都僅出于好(hào hǎo)奇,或由于疏忽所緻。使我深有感觸的是,這深藏其中、不為人知的圖案(竟然 果然)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它不知從什麼地方傳到我兒子的幼兒園,接着便傳給我,現在我又傳給大家。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麼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
1.圈出第二段中的錯别字,并在橫線上改正過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劃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讀音、詞語。(5分)
3."深"的解釋有:①從上到下或從外到裡的距離大;②深奧;③很,十分。"深有感觸"一詞中的"深"應選第( )種解釋;"深藏其中"一詞中的"深"應選第( )種解釋。(2分)
4."我"平時是怎樣切蘋果的?請用"____"畫出有關語句。(2分)
5.讀完本文,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2 易錯字
一、1.慧 惠 2.決 絕 3.脅 協 4.至 置
二、黎明 漆黑 閑逸 孤獨 汛期 陷坑 妨礙
荒唐 拐彎 闖入 遮蔽 飄浮
三、1.誨 悔 悔 誨 2.壁 璧 壁 碧
3.噪 燥 躁 躁
四、1.× 2.× 3.√ 4.√ 5.√
五、幕 慕 墓 暮 誓 氏 試 逝
矯 皎 攪 角 酬 仇 綢 愁
六、示例:1.逸 飄逸 勵 鼓勵 藓 苔藓
憊 疲憊
2.亥 亥時 免 免費 兼 兼職
祭 祭奠
七、1.采 索 瑣 彩 瑣 索
2.斤斤 隐 津津 瘾
3.暮 愉 礦 幕 愈 曠
4.忽忽 屆 惚惚 廟
八、1.
橫 核 晰 狀 矩矩 隐 案 底
2.(wɑ) (竟然) (bú) (hǎo) (果然)
3.③ ①
4.我們都知道……從頂部切向底部。 我這一生……一切兩半
5.創造力往往源于對容易疏忽的小處細節的觀察與把握,創造也往往是從小處細節着手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