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錫市新吳區鴻山街道與蕩口鎮之間,有一座名因橋得名的村落“七房橋”,她也因孕育了錢氏一門七院士,而被稱作“院士村”。如今,一群大學生來到這裡,以“微光”點亮微光,助力這座甯靜的鄉村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七房橋村不僅有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更有全國獨一無二的院士村文化符号,為什麼不能利用我們的所學,把她打造成為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IP呢?”無錫科技職業學院文旅學院的同學們一拍即合,他們成立了‘微光’工作室,開始着力于“一村一品”文化旅遊資源IP塑造。
學生們依托“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貫徹學院“新吳模式”辦學理念,立足鴻山街道,以七房橋村為項目第一個落地點。通過調研采訪,學生了解到目前鄉村發展中存在農村産業結構不合理、旅遊發展同質化等痛點問題。針對這些鄉村振興中的短闆,這支青年團隊多次踩點調研,将鴻山街道和七房橋村的旅遊資源、生态資源、文化資源加以整合,以“文農旅融合”的創新理念,設計策劃了“傳家訓、樹家風,助推家風文明———鴻山·七房橋村首屆家風文化節”活動,以節事旅遊聚集聯動效應,帶動七房橋村休閑農業、生态旅遊、文化體驗三方面旅遊經濟産業鍊的衍生。
學生團隊通過這次活動,深切感受到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要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去幫助鄉村改善生活環境,帶動村民與時俱進,達到緻富增收。
目前,項目團隊已經得到了鴻山街道和當地公益組織樂樂義工坊的認可,并且在研學基地打造、無錫紅色舊址旅遊路線開發等方面與無錫教育旅行社開展了合作,後期将就項目的進一步落地執行與當地政府和會展公司開展三方合作。文化旅遊學院副院長張麗同時也是該項目負責人表示,農村蘊含巨大的創造活力和發展潛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好鄉村的建設離不開廣大高校學子的積極參與。希望準備創業或在創業路上的大學生們,把握機遇,不怕吃苦,敢于創新,為國家的鄉村振興事業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通訊員 張麗 丁婧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丁波
校對 徐珩
來源:紫牛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