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概念車”的概念誕生于1938年,公認的第一款概念車是由哈利·厄爾 Harley Earl 設計的别克 Y Job 。在1938年時,這輛車就裝備了嵌入式頭燈、電動車窗、水平水箱護罩、與車身齊平的門把、電動活動頂篷等“超前設備”。
從此之後,“概念車”就成了設計師們展示想象力和可能性的載體。就像清華美院這樣的一流設計院校的本科畢業展,從來都是觀摩學界大神和業界大牌激情碰撞的最佳場所。
也正是因為想象力和可能性的存在,因此“概念車”往往具有一種超越時代的美,甚至越是古早時代的概念車,越具有出人意料的超前想法。
尤其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那個幾乎堪稱全民探索太空的時代,哪怕是‘老爺車’的設計之中都洋溢着一種蓬勃的青春氣息。
1953~1958 通用 Firebird 系列
通用汽車曾經研發了一系列以戰鬥機為原型的概念汽車,也就是Firebird系列。
這個系列據我所知有三款,第一款于1953年推出,依然是那個哈利·厄爾想出的點子。外形幾乎完全按照戰鬥機來設計:玻璃罩駕駛艙,流線型車身,甚至還加上了機翼。
車内也沒有方向盤、油門和刹車,而是使用了戰鬥機使用的單杆操作系統——貨真價實的‘不是開的太快,而是飛的太低’。
據說這輛概念車的馬力在當時也算是相當強勁。不過通用汽車對于概念車的認識還是相當的清晰的——“炫技為主”。因此這輛車并沒有投入生産和推廣。
第二款于1956年推出,相比于之前的戰鬥機外形,這輛更加像一輛‘車’了——當然,也有人認為這輛車更加像一隻鲨魚了。
不過 Firebird II 并非隻是在外形上做了改變,而是幾乎從内到外進行了一次全面升級:钛合金車身,回熱式燃氣渦輪機,四輪獨立懸挂,磁電點火鑰匙等等。
而且,這輛車配備了自動駕駛系統——雖說隻能在特定道路上進行自動駕駛,但也算是先驅了吧。
1958年,Firebird III推出。值得一提的是,這輛車推出于蘇聯人發射了Sputnik 2和萊卡的幾個月後。因此,Firebird III提出了‘用火箭和太空理念設計汽車’的設想。
事實上,這輛車似乎除了飛行系統以外,其他的設備可以說都是對标當年的航天标準設計的:高精度的自動導航,大馬力的渦輪機,同時配有自動照明裝置和恒溫駕駛艙。順便駕駛艙也是極具未來風格,相當的拉風。
Firebird系列作為概念車,可以說确實是代表那個時代人們對于天空的向往,不過這個系列似乎也就到此為止了。伺候Firebird被轉移到通用汽車公司旗下的其他品牌生産線中,當然,依舊是概念車設計。
1954 福特 FX ATMOS
實際上同樣以飛機為原型進行設計的不僅僅是通用,還有福特。1954年的 FX ATMOS 就是福特的飛機概念車。
福特比通用要“現實”那麼一點點,沒有使用特别誇張的造型,僅僅隻是加上了一對尾翼。不過扁平的車身也可以算是一種氣動外形吧。不過必須承認,FX ATMOS 的尾部還是相當有型的,甚至能看出一種早期奧特曼動畫裡汽車的感覺來。
不過 FX ATMOS 真正值得注意的細節是車輛前端的兩個天線——這兩個天線是自動刹車裝置的感應器,雖然還相當原始,但是這确實是自動停車功能的起源了。
1958 福特 Nucleon
前面我們還說福特很“現實”,實際上他們隻是喜歡“憋大招”:先讓你覺得平平無奇,然後突然搞出一個大新聞。
比如說1958年推出的概念車 Nucleon ,這是一輛完全以‘探索科技極限’為目标的實驗性概念車,不過并不是讨論駕駛體驗的,駕駛和乘坐部分隻占了整輛車的一小部分。
整車的重點在于車輛後半部分的核反應堆……對,沒錯這是一輛核能驅動的汽車。
應該承認,福特公司的設計師還是相當具有眼光的,他們在核能被初步開發的時間就意識到了這種能源的和平價值。不過很可惜的是,直到今天人類都還沒能夠完全掌握核能技術的微型化使用。
并且在1979年美國三裡島核電站事故之後,核能反而成為了美國的一個半禁忌詞彙,核能技術的發展處于一個半停滞的遲緩狀态。唉,不知道當年的核能先驅們有何感想呢。
1959 凱迪拉克 Eldorado
Eldorado,源自西班牙語,譯作“黃金國”,傳說中存在于南美洲的古老的黃金與寶石之城。
而凱迪拉克于1959年推出過一款同名的概念車型——不過相比于其他概念車來說,Eldorado其實更像是一款限量版的汽車。
這輛車最大的特點在于它的尾部造型設計:動力感十足的火箭噴氣造型,尤其是那個尾燈還特意設計成尾焰的形狀,更是讓人有一種中二十足的浪漫感。
而且Eldorado對于色彩的适應性極好,除了極富視覺沖擊的紅色,還有很多很多顔色的Eldorado。
不論換成什麼顔色,那種“一飛沖天”的狂熱的駕駛沖動是絲毫不衰減的。
1964 Panhard CD LM64
據傳說,Panhard CD就是一系列以‘速度’為主要指标的競速車型。而LM64則将其推向了一個極緻和高峰。
這輛車的形态,可能才是真正的‘鲨魚’形态吧。得益于造型、材質方面的設計,LM64的阻力系數為0.12,是有史以來空氣動力學效率最高的汽車之一。
據傳說,這輛車曾在一次意外中創下了一項紀錄:0.85升動力容量的雙缸發動機,居然跑出了225公裡/每小時的高速——果然科學的力量是無窮的啊。
1967 蘭博基尼 MARZAL
如果說 Firebird III 隻是一種探索的話,那麼蘭博基尼 Marzal則更進了一步。首先外形上更具有未來感了,銀白車身,超大面積的玻璃座艙,簡直就是按照太空艙的樣式打造的。
巨大且極為動感的鷗翼門更是增添了整車的氣勢——畢竟這種門一出現,往往意味着這輛車可能至少要占用兩到三輛車的停車位,并且你還真的沒什麼脾氣。
不過也有人吐槽過蘭博基尼的玻璃座艙的設計——很多女性駕駛者說,這樣坐在車裡就不太能穿裙子了,尤其是不能穿短裙。
1969 别克 Century Cruisier
當然處于太空時代的人們,也不都是天天想着要上天的,也有一些面向家庭的概念車型——嗯,豪華概念車型。比如說别克的 Century Cruisier。
家庭車歸家庭車,顔值是不能下降的。這輛車依然采用了動感十足的流線型造型,扁平的車身反而讓這輛家庭車有了一種跑車的感覺。
并且從尾部造型來看,别克實際上也未能免俗:大家都在策劃着上天,難道别克就能獨樹一幟?概念車,就要有個概念車的樣子嘛。
這輛車最‘家庭’的地方在于其内部空間:在這個四人座的駕駛艙中,還隐藏了一台電視,一個桌子,還有一台冰箱。在1969年之前有這種配置的個人座駕,我也隻知道張居正的那台32人擡的大轎子了。
1970 法拉利 512 S MODULO
之前提到的很多車,都是我後來大學畢業後從各路資料中獲知的。但是這輛法拉利卻是我在大學時就已經知曉的經典概念車。
當時是一位老師給我們放了一部紀錄片,似乎是一位在法拉利擔任設計領導的日本設計師的故事。而其中就提到這位大牛有時會坐在這輛法拉利中尋求靈感。
這輛車幾乎完全是按照宇宙航行器的樣式打造的‘幻想之車’:極具創意的車身構造,整個車體通過一個水平溝槽明顯地分成兩個殼體部分——
完全舍棄了傳統的車門樣式,而是替換為類似科幻飛行器的進出形式——當然紀錄片中那位設計師吐槽了一句,這個車門是有問題的,隻能打開一個很小的縫隙,讓人很勉強地擠進車中。
還有幾乎完全被車體包覆的輪胎——這在那個紀錄片中也有着重點出,似乎那位設計師極力要求設計師們設計出低腰線,輪胎包覆在車體之中的超跑來。
這輛車在1970年展出時就轟動了歐美和日本,而至今看來少有這樣的幻想車輛:将科幻、未來與現實如此完美的結合到一處的優雅跑車。
事實上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很多品牌的概念車都是極富想象力的。
比如有在車體造型上做出華麗曲面的Vivant 77,
有為了讓路上通行量更高,而設計出的更窄的GYRO-X
在浪漫卻又冷酷的太空時代,人類的想象力在這些概念車上同樣的體現的淋漓盡緻。
就像我一直想表達的那樣,也許想象力和行動力,才是設計師最強大的秘密武器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