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們~!
天氣預報在你們的印象中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最常見到的也許就是溫度、濕度、
刮風與否、有雨雪否、大霧等因素了。
其實,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
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氣象服務,
比如森林火險預警、交通天氣預報、農業氣象預報等等。
近日起,天氣預報又添加“新成員”啦!
▽
臭 氧 預 報
臭氧的名字,廣為大家熟知,
“有時,它被人們稱為保護者,
有時卻被認為是污染”。
也有人說它“在天是佛,在地是魔”...
為何會出現如此轉變呢?
今天,我們就讓象博士帶我們一起走近它~
晴朗少雲,天空碧藍,在很多人眼中,這樣的場景與空氣污染根本挨不上邊兒。也有網友說,進入夏季,霧、霾“退場”,終于可以大口大口呼吸新鮮空氣了。然而,在5月底至6月初,如果有人留心查看空氣質量測報,會發現華北、華中、黃淮甚至長三角地區,都出現過中度以上的空氣污染。
有媒體說,這都是“臭氧”惹的禍。臭氧污染究竟是什麼?其危害和PM2.5相比如何?
對于臭氧污染這種
“看不見的健康威脅”,
因何需要得到高度重視?
為何在全國範圍内開展臭氧氣象預報?
1. “隐形殺手”,了解一下?
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常溫常壓下為淡藍色氣體,微量時有“ 清新”味,濃度高時有強烈刺激的味道。臭氧本身并不是“污染”,少量臭氧具有消毒及滅菌效用。
地球上大部分的臭氧處于距地面25公裡左右的平流層中,它們吸收掉了太陽放射出的大量對人類、動物及植物有害的紫外線輻射,成為地球的重要屏障。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很早就提倡“保護臭氧層”。
圖片來源:網絡
但當近地面的臭氧濃度過高,就會對人類及生态環境造成損害,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臭氧污染。
圖片來源:網絡
這就是為啥“在天是佛,在地是魔”的緣故了。
了解下這個健康的“隐形殺手”吧!
天氣預報為何要把臭氧污染加進來?
氣象部門之所以高度關注臭氧污染,是因為這類空氣污染受氣象因素影響大。臭氧“ 喜光怕雨愛高溫”,降水少、氣溫高、輻射強的環境,會加速揮發性有機物的光化學反應;大氣層結構穩定、風速較弱的氣象條件則有利于臭氧污染的局地累積。
因此,臭氧污染有着典型季節特征,從春末起,尤其晴熱的夏秋時節,是臭氧污染的高發期。
臭氧的危害與PM2.5孰輕孰重?
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工程師呂夢瑤說,嚴格來說,兩者沒有可比性。但當PM2.5超标時,空氣能見度下降,人們更容易感知污染的存在,及時采取防範措施;而除了儀器監測,普通人難以察覺臭氧濃度超标,進而容易忽視這一污染。
“這就好比潛伏起來的殺手,破壞性更大。”呂夢瑤說。此外,臭氧作為強氧化劑,會将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氣态污染物轉化成硫酸鹽、硝酸鹽等細顆粒物,這些恰恰是PM2.5的組成成分。
2. 臭氧預報,告訴你潛在的健康威脅
從歐美發達國家的大氣污染治理過程來看,在以二氧化硫、PM2.5為主要污染物的煤煙型污染得到控制後,空氣質量問題便會主要集中在臭氧污染方面。
近年來,在我國PM2.5污染得到控制的同時,臭氧污染有所加重。2017年全國地面臭氧平均濃度為94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2016年分别升高13.3%、9.3%。
中央氣象台6月5日6時發布的《環境氣象公報》顯示, 5日至7日,華北、黃淮、江淮等地白天輻射強、氣溫高,有利于光化學反應和臭氧濃度升高,将有輕至中度臭氧污染。 8日起,上述地區降水增多,臭氧污染有所緩解。
▲在與公報配發的全國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圖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體現臭氧污染的“光化學煙霧”這一符号及其落區。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台
在全國氣象部門加強和規範臭氧氣象預報業務,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臭氧氣象預報服務水平,增強臭氧污染防禦能力,最大程度避免和減輕臭氧污染可能對公衆健康、社會生産生活造成的不利影響。
全國臭氧氣象預報業務規範出爐
記者6月1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全國臭氧氣象預報業務規範》已正式印發并實施。 往後,每年5月至10月,全國氣象部門相關業務單位将據此開展臭氧氣象預報業務。 中國氣象局京津冀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已率先在全國開展規範化的臭氧氣象預報業務。
根據規範,臭氧氣象預報業務包括臭氧污染氣象條件落區預報和臭氧濃度站點預報。其中,臭氧污染氣象條件預報納入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業務,當預計臭氧為首要污染物且達到輕度及以上污染時,氣象部門将在空氣污染氣象條件落區圖上标注“光化學煙霧”符号;臭氧濃度預報納入空氣質量預報業務。
該規範将臭氧污染氣象條件預報等級劃分為六級。從一級至六級分别表示:很不利于臭氧生成、不利于臭氧生成、較有利于臭氧生成、有利于臭氧生成、非常有利于臭氧生成和極有利于臭氧生成。
根據我國空氣質量監測标準,臭氧1小時平均濃度超過200微克/立方米,即為超标;某一日臭氧濃度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超過160微克/立方米時,即為臭氧污染日。
3. 臭氧氣象預報如何出爐?
那麼,
氣象部門如何預報臭氧污染?
一份完整的臭氧污染氣象預報
包含哪些流程?
其背後又有哪些氣象科技支撐?
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張碧輝說,“目前,臭氧污染氣象條件預報已被正式納入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業務中。”如此一來,全國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業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可針對霧霾天氣造成的PM2.5 污染、沙塵天氣造成的PM10 污染和光化學煙霧中的臭氧污染這三種主要類型的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進行全面分析和預報。
一份完整的臭氧污染氣象條件預報産品包含圖形産品和文字産品。圖形産品為空氣污染氣象條件落區預報圖,主要内容包括臭氧污染圖例和氣象條件落區、标題、發布時間、預報時效、不同類型污染的圖例等;文字産品内容為全國臭氧污染氣象條件預報狀況及服務提示的描述。
張恒德表示:“近年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在開展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時,已針對夏秋季高溫環境,提及臭氧污染氣象預報相關内容。此次,将臭氧預報業務全國化推廣,是希望能将該業務進一步規範,強化國家級業務單位的對下指導職責;同時,推動全國氣象部門合作研發臭氧氣象預報技術,共同提升預報能力。”
▌參考資料:《中國氣象報》2018年6月4日一版、2018年6月5日三版《臭氧氣象預報如何出爐》、2016年9月9日四版《我國臭氧污染加劇 碧空如洗仍有隐憂》、2015年6月5日四版《“于無聲處”的健康殺手—— 臭氧污染》
▌作者:本報記者 黃彬 段昊書 馮子晏 趙彥哲
▌圖片來源:人民網、中國氣象報社、中央氣象台、新華網、中國氣象網、部分來自網絡
▌責任編輯:張小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