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覺得唇顫音作為日常練聲的工具效果不是很好,對于我來說它更适合熱身。
唇顫音的狀态有很多,5個人做出來可能有5種狀态,所以十分容易練錯,一旦是錯的,如果天天做,那隻會讓錯更加頑固。
最明顯的分辨對錯的方法,就是在做的時候,會不會明顯的“咔蹦”一下換過去,如果是這樣,你換過去後的就是假聲。如果天天這樣練,隻會讓斷層越來越大。
但也有三種情況不會出現這種“咔蹦”的情況但也是錯的:
一是高喉位的唇顫音,硬頂,換聲前可以頂到high c左右,然後再往後聲帶撐不住會裂開變成假聲,形成斷層。但由于換聲前高喉位的音色很擠壓,使得跟換了後的假聲音色區别不大,聽起來不會“咔蹦”一下。這是最錯的唇顫音。
二是很虛的唇顫音,換聲很早,事實上不是換聲早,而是大聲裂來的早,也不會有明顯的音色斷層,這種唇顫音就像你張口就在用假聲唱歌。我兩年前覺得每天嘟這個“假聲”,嘟一年,閉合好了,不就是混2了嗎?然後我用了一年時間這樣做,完全負責任的說,無用功。同時我知道也有其他人有這樣的想法,一樣沒有用。這是最浪費時間與精力的方式。
三是蹑手蹑腳的唇顫音,大概在e f左右,你知道有斷層來了,便小心翼翼的用咽部做出一點改變,換過去了,使得斷層感消失。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方式,唱歌沒有辦法這樣。唇顫音的目的是迫使你松掉咽部肌肉,這樣的唇顫音是一種假象。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讓老師幫你做一個專業的發聲測試,先找到你的問題幫你調整一下)
注意:練聲一旦錯了,就會一直錯下去,直到無可救藥。所以你真心想在聲樂學習道路上走得更遠,為自己找一位好的導師很必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